APP下载

“黑花生事件”引发的思考

2013-01-29

中国蔬菜 2013年7期
关键词:花生米花青素花生

王 正

“黑花生事件”引发的思考

王 正

2013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一段“小插曲”引发了社会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与思考。会议现场,某人大代表将几粒黑色的花生放进水中,水变黑后称 “黑花生百分百人工染色”,一时间舆论哗然,结果,给黑花生产业带来负面的影响。

黑花生是不是都被人工染色?相关食品营养专家第一时间作出了解答。在央广《中国之声政务直通》的栏目上,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黑花生遇水呈现深紫色是自然现象,并当场吃下了该人大代表带来的黑花生。

原来,黑花生是彩色花生的一种,其营养价值高于普通花生,每百克黑花生含微量元素锌3.7 g、硒8.3 g,比普通花生分别高出48%和101%,是营养保健佳品。因其营养价值高,销路广,经济附加值比较高,近年来在我国多个省区的种植规模正逐渐扩大。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王静表示,黑花生的营养价值主要在它的“黑衣”里,其主要成分为花色苷类色素,花色苷具有抗氧化、抗突变、抗肿瘤、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等功能。

花色苷又称花青素,其结构为花青素与糖类以糖苷键结合,是一种常见的水溶性植物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果实、茎、叶和根器官的细胞液中,使其呈现由红、紫红到蓝等不同颜色。与黑花生米的表皮类似,黑米、黑豆的表皮具有一样的花青素。

“仅靠溶出颜色不能判定真伪。泡的效果和黑花生的多少、品种的特性、浸泡水的温度和水的酸碱性等都有关系。”食品营养专家范志红解释道,花生数量多,自然泡出来的颜色也越深;水温高,则泡出的颜色也越快;水的酸碱性与颜色有关,在酸性的水溶液中发红,而在碱性中变蓝绿。

通过以上多位专家的论述可以说明,黑花生“遇水变黑是被染色”的说法是欠科学的。

那么如何正确判断黑花生与染色花生的区别呢?

中国绿色农业服务联盟贾胤伟秘书长说:一是用手搓,黑花生花青素溶于水,但不会粘在手上。二是通过看,先看花生形状,黑花生比普通花生细长,并且两头尖,与普通胖胖圆圆的红花生米有区别;再看剥开的外皮,如果是被染色的花生,花生仁也会被染成黑色。三是用刀切开黑花生米,尽管花生的外皮是黑色的,但果仁是白白净净的,这就说明是纯正的黑花生米,相反如果是被染色的,不仅花生表皮色泽深,花生果仁颜色也浑浊不干净。另外,染色花生看不清胚芽,其破裂处一般都会沾上色素。相关专家还表示,将黑花生放进白醋里,颜色变红也能说明不是被染色的。

其实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争论,“黑花生事件”并不是第一个。2011年,江苏瓜农使用膨大剂致西瓜爆裂的报道同样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就像民众对于黑花生了解较少一样,他们对于西瓜裂瓜的事实也不甚清楚,当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主任许勇研究员作出了科学解答:西瓜裂瓜的主要原因是久旱逢雨,膨大剂使用不当加剧了裂瓜的发生。通过这两次事件可以看到,除“三聚氰胺”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给消费者造成的不安全感外,由于消费者对于农业生产的不了解,相关知识的匮乏,也造成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误解和担忧。今后如何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呢?

作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从类似事件中吸取教训,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的前提下,坚决不生产、不经营、不使用特别是坚决抵制假冒伪劣产品,防患于未然。如科学公开生产过程中消费者关心的关键环节,又如在产品包装上提示假冒隐患并注明防伪方法,以科学客观的事实赢得消费者信赖。

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应当坚守媒体职责,不应以吸引眼球为目的,以偏概全、夸大事实。尊重事实,尊重科学,正确引导社会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另外也要充分利用媒体传播平台的优势,发现欺骗行为要积极批评,发现虚假信息也要及时辟谣,减免无端的社会风浪。

由于大多数的城镇居民,早已远离农业生产,对于一些科普知识缺乏了解,如果今后类似事件一旦发生,政府相关人员及科研机构要作好应急预案,比如召开新闻发布会请食品专家释疑,为事件做出科学合理的解答,尽量降低或消除给农户与消费者带来的困扰。

《中国蔬菜》编辑部

猜你喜欢

花生米花青素花生
山葡萄原花青素在食品中的稳定性研究
掏花生
四粒花生米
花生米翻跟头
四颗花生米
菠菜花生米
花青素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细胞GST-π表达的影响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