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海”中寻觅璀璨的珍珠——浅论党报会议新闻的改革与创新
2013-01-28谢文东
□谢文东
(拂晓报社,安徽 宿州 234000)
作为党委机关报,会议新闻既是党报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也是党报重要版面的“主食”。然而,党报上篇幅较多的会议新闻同时也是让办报人最费心思、让读者议论最多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感到党报的会议新闻过多、过长,写法公式化,语言干瘪,空话套话多。广大干部群众是否喜欢阅读党报,不但关系着党报办报方针、宗旨的落实,更关系着党报的生存和发展。
在新闻实践中,要想写好会议新闻十分的不易。那种只是依据会议材料圈圈点点,而后穿靴戴帽,“轻车熟路”克隆出一篇报道的记者,只能算是轻率的、不负责任的记者。优秀的记者自然要警惕这种自以为是的做法。它要求跳出既有框架,认真搜寻资讯,精心建构框架,独辟蹊径的切入,艺术化的营构,最终写出可读性十足的会议新闻。笔者认为,会议新闻要想打破传统定势,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就必须做到从新闻理念、报道方式和新闻写作等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会议新闻。
所有的改革都是从改变观念开始的,会议新闻的改革创新亦然,有赖于确立体现创新精神的新理念。
会议新闻的理念创新,应打破“小时政”的框框,迈向“大时政”的广阔天地。以党报为代表的主流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不断地调整和变革,增强自己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而改进会议报道更离不开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现实中,许多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过多过长,就是在领导长期的有意无意的“过问”下形成的。因此,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最为重要的是各级党政领导要从自身做起,转变“官念”,尊重新闻规律,不再把新闻媒体的版面作为自己的权利和地位的体现。
在党报中,要始终坚持“三贴近”的原则,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从新时期新闻媒体所肩负的使命上讲,坚持“三贴近”是宣传思想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途径,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因此,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首先要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不仅要及时传达党和政府的决策、方针、政策,而且又要及时表达人民的意愿,把笔触对准群众,多报道和反映人民群众推进改进发展的伟大实践。其次要牢固树立群众第一的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坚持人民群众就是新闻的主体和报道对象,始终做到心里装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全心全意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作为党报,创新会议报道方式,是会议新闻改革的一个亮点。就传播者自身而言,党报的记者编辑们需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一边是改变自己一向以党和政府的代言人自居的心理定位,适当拉开与信息源之间的距离,从过去完全被同化的关系转变为观察者的位置,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脑袋思考;另一边是改变自己对受众以教导者自命的心理定位,以受众的心理需求作为自己采访报道的角度选择标准。这样一来,在会议报道中就不会像传声筒似的播发领导讲话和参加会议的领导人的名单,而是在征得各级党政领导和机关部门理解支持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新闻规律和新闻价值来决定报刊上该登什么,不登什么,少登什么。
要做到用受众的视角寻觅会议的意旨所在,把受众最关心的问题放在最显著的版面和时间,把受众利害攸关的内容讲深讲透,将受众不甚清楚的东西用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方式传递给他们。
作为党报记者或编辑,新闻理念和报道方式的改革,在很大的层面上突出了思想观念的转变。只有当这两方面从根本上力求突破的时候,才能尝试用一种全新的笔触和思维去创新会议新闻的写作技巧、方法以及风格。因此,在会议新闻的写作中,我们要从选材、标题、导语、结构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在选材上,要找到党、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契合点,寻求他们共同关注的新闻。报道中要注意把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党和政府的工作挂起钩来,把握好党和政府正在着手解决的问题与群众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共同点。这就需要记者带一双新闻的“慧眼”,通过细微观察,捕捉“活”的报道材料。
在标题制作中,要灵活多变,抓住人心。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它是要将新闻内容浓缩成“压缩饼干”,以最精练的语言表达丰富内容。换句话说,就是要通过标题来立思想、立精神、立形象。立思想就是会议新闻的标题要具有思想性、政治性,能够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的观点和情感;立精神,即蕴藏在新闻标题中的鼓动性、引导性,充分显示出一种冲击读者心灵的精神;立形象,就是要通过具体的事实、语言、细节、环境等,把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
在导语写作上,要追求新颖,力戒呆板。在会议新闻导语中,要抓住核心事实来写,并充分考虑到能吸引读者。一是在导语中要突出鲜明的个性。在导语中突出个性,就是要考虑身份、职业方面的特色来写。二是在导语中要增加一定的信息量,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向受众传递更多的信息。三是在导语中要突出新闻事实的主旨。四是在导语中也允许环境气氛的描写。在一定的情况下,环境气氛的描写,也能不露声色地把真实意图灌输给读者。
在新闻的篇幅上,以“短”字为目标,做到简短精干。要在有效的版面中,缩短报道篇幅,多发报道,传递更多的信息;同时,应突出新鲜的内容,凸显新闻价值,则更为接近读者的阅读习惯。应该坚决摒弃过去在会议程序记录上的繁文缛节,摒弃过去照录讲话、照搬材料、记流水账似的被动的工作方式,将大量的时间留下捕捉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热点难点问题,大量的版面留给事关全局、读者关心的重大决策或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信息。
在体裁的选择上,讲究新活,力避单一。我们平时看到的会议新闻,大多是采用消息这种体裁进行报道的。消息是我们报道新闻的常规武器,是传播新闻信息的快速手段,是新闻报道的主导体裁。但这并不是说,报道会议只限采用消息这种单一的体裁形式,我们还可用新闻的其它体裁来传播会议中的新信息。比如,通讯、侧记、会议花絮、人物专访、评论、述评、会议主持人答记者问、现场报道等等。有时还可运用组合报道的形式,先发一篇政策性、理论性强的消息,再配发一些解释性、分析性报道,甚至可以采用图表、图片、图画等手段,从各个方面吸引读者视线,竭力提高受众的关注度和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