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活动要更加贴近群众
2013-01-28吕巧云
□吕巧云
(牡丹晚报,山东 菏泽 274000)
“三贴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贴近群众。离群众越近,离真理就越近。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地市报要突出地方特色,使活动选题、内容和形式更加贴近群众,更好地服务于基层广大人民群众,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活动选题更加贴近群众
选题要报道社会新事物,追踪改革新进展,宣扬建设新成果,展示人物新风貌,反映实践新经验,揭示发展新规律。山东《菏泽日报》、《牡丹晚报》彰显地方特色,今年初组织开展了“黄河情”大型采访活动。黄河在山东省菏泽市境内全长157公里,曹县、单县境内还有黄河故道数十公里。千百年来,黄河造就了菏泽灿烂的文明和历史。报社选派两组骨干力量,分“滩区行”和“故道行”两步实施,制定了周密细致的采访方案,在重要版面分别开设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黄河情 故道行”大型系列报道专栏,集中宣传黄河故道、黄河滩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巨大变化,展示广大干部群众的崭新精神风貌,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活动内容更加贴近群众
广大新闻工作者要投身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生活主流,吸取丰富营养,挖掘生动事例,使新闻宣传更加入情入理,充满生活气息,更好地服务生活、引导生活。在“黄河情”大型采访活动中,广大读者最关心的是黄河故道和滩区发生了哪些变化?这里的干部群众有什么酸甜苦辣?活动启动以来,采访组从“黄河入鲁第一村”——东明县焦园乡斜新庄村开始,重点了解黄河的变迁、黄河故道、黄河滩区群众生产生活、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人文历史、民俗文化及文化旅游开发等情况,记者采取“蹲点式”、“体验式”方式,深入黄河古道、黄河滩区的村居、企业及群众家中,深入细致地采访基层一线的工人、农民,亲身感受他们的生活状况,了解了大量生动翔实的第一手材料。
活动表现形式更加贴近群众
记者把握黄河故道和滩区各自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注重鲜活报道,善于吸收群众语言,突出特色、生动活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采写的文章有现象,有剖析,有思考,有建议,扎实贴切、观点鲜明,给人以启示。文章中有记者的身影,有与当事人的对话,把现场观感和基层群众的所思所想,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报纸先后刊发了《黄河故道上的坚守》、《家家户户果飘香》、《辛庄变新庄》、《让第一村再多些第一》、《黄河滩变身黄金岸》、《滩区旅游,吸引人更要留住人》等数百篇消息、通讯、故事、调查等。“黄河情”大型系列报道来自基层,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可读性,使广大读者真切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