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深化音乐教学改革的研究

2013-01-28宋艳丽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大众文艺 2013年13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音乐专业

宋艳丽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素质教育是学生教育中重要的部分,如何更有效的提高素质教育的效率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而音乐作为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在音乐教育中渗透着素质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素质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在音乐教学改革中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对音乐教学改革的意义

首先,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与美术课程共同成为学校审美教育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音乐教学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综合促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艺术、素质。而如今很多学校不重视音乐教学,一味地将文化课作为教学重点,将考试分数和就业率作为教学目标。这样的思想误区和行为就使音乐教学受到各方面的轻视,无法真正发挥其深层的作用和意义。随着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将素质教育纳入教学重点,素质教育观的确立和实施为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其次,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奠定了音乐教育的地位,音乐教学由于其独特性而对素质教育有着特别的意义,因此,音乐教学会越来越受到重视,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也会得到更好的发挥。然而,应试教育的思想由于其根源已久,在音乐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音乐教学中还存在着用专业教育的眼光和要求看待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问题;有一些学校的音乐教学只是流于形式,在教育部门进行考察的时候精心安排音乐公开课,而在平日的音乐教学中则丝毫不重视;还有一些学校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将成绩作为教学重点,只对一些音乐尖子人才进行重点教育和培养,忽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重视。将文化科目的教学搬到了音乐教学中,这完全违背了音乐教学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目标。随着我国对音乐教学的改革,音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要真正发挥音乐教学本身的目的和意义,还是需要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方向。

二、音乐教学中深化素质教育的措施

1.以“人”为本,将全体学生作为音乐教学的训练对象。应试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成绩作为教学的衡量标准,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它是将“人”作为教学的衡量标准。素质教育是将学生看作是一种学习的工具,学生无法发挥思想空间和潜力而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素质教育是把学生看作有生命意识的人,可以自由思想的教学主人,因此,要推行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首先是要学生看做是教学中的主体,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主体意识,也就是人的独立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展。比如说在课堂上教授学生学习乐器,这就要考虑到乐器的特点,是否容易学习等等,要考虑到这一点从而注重学生在群体性、协调性方面的教学,而有的学生可能学习过,有的学生没有接触过乐器,因而还要考虑到学生基础能力的差异。既要发挥有基础的同学的优势,又要照顾没有基础的同学的自尊。方式需要多种多样,比如将学生分为小组,有乐器基础的学生使用乐器,不会使用乐器的就负责演唱、跳舞等等,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同时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互相帮助、指导,团结一心,努力奋进,最终演奏出节奏整齐、声部和谐的乐章的时候,相信他们也会被感动。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默契的合奏中激发蕴藏在心底的自我精神与集体精神,不仅可以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感受能力、表现能力与合作能力,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团队素质和健康心理素质。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审美素质的培养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教学目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重点突出音乐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审美素质。

美无处不在,然而现在的人们普遍缺乏欣赏美的眼光和心境。因此在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就应该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而音乐正有着以情动人、以美感人的特殊功能,因此在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应努力通过各种手段发挥音乐的这种特殊功能。例如在音乐课堂上欣赏歌曲《草原牧歌》,在欣赏这首歌的时候应该努力搜索材料,如草原的图片和视频,最好是学生亲自去旅行的生活照以及一些描绘草原美丽风光的照片,以此为学生创设了感受这首艺术歌曲所表达的意境的学习环境:草原上一片绿海无垠,万里晴空,牧羊人手执羊鞭阵阵吆喝,不时又策马奔腾。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电教传媒,投影出巨幅草原画面,照明灯上布置一些深浅不一的绿色彩条,使教室的光线适度柔和,黑板上工整、清晰的大歌片十分醒目,当播放音乐时,从电视片、网络上搜集的草原风貌的视频资料,如草原、野花、绿草、蜜蜂、绵羊等等,这首艺术歌曲的形象便有静、有动。在这音与像完美结合的教学氛围中给学生一种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动之以情,并引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感受着大草原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在音乐教学的改革中,教师无疑处于核心位置,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手段和职业素养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的效果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从而影响着着教学的效果。任何办学方针与教学设想都必须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来体现。因此,要实现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深化音乐教学改革的目标,就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音乐教育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这就要求了教师首先要具备很强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要对音乐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认识,要能够非常熟练、全面地掌握音乐专业基础知识和音乐教学的技巧。同其他学科一样,音乐教学也讲究实践能力,教师要一方面加强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教授,还要组织辅导学生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不定期的进行音乐教育研究讨论等等。要做到这些要求,音乐教师就要具备崇高的敬业精神,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音乐教学工作中去,同时还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而目前许多高校的音乐教师都毕业于专业的音乐院校,所学的专业也不一样,有的专攻声乐、有的专攻器乐、有的专攻音乐理论等等,往往教师只把自己所学的专业作为自己的教学内容,对于专业之外的则不予理会。然而,作为一位公共音乐教师就必须拓宽音乐知识和技能的知识面,不断提高音乐修养与文化水平,从各方面知识中吸取营养、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在为学生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的将自身的修养和人格魅力教授给学生。所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是确保音乐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所在,学校必须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公共音乐教师队伍,这样才能从专业水平和素质教育两方面促进学生的提高。

4.支持学校社会的建设。高校由于其课程安排的特殊性,音乐课程安排都很少,如果仅仅依靠课堂讲学实现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深化音乐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无稽之谈,要课内课外相结合,并以课外为主。高校中的社团便是一种很好的方式,社团是学生开展活动的一个重要阵地,高校应支持学校社团的建设,如大学生艺术合唱团、舞蹈团、军乐团、民乐团、电声乐队等,可以组织高校专业老师对这些社团予以辅导。学校在资金、设备等方面给予适当的补助,并多组织活动,通过多听、多看、多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音乐专业水平,还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和学习氛围,在无形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个人素质。

三、结束语

音乐是一种丰富人们心灵世界的神奇力量,能够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和想象,音乐教学更是传承人类文化艺术结晶的最佳途径之一。音乐教育本身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所不能比拟的特点,如何充分发挥音乐在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功能, 掌握时代的脉搏,关注社会变革,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是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长期探讨的课题。

[1]胡大白,杨雪梅,张锡侯,罗煜,李高申,樊继轩,汤保梅,王军胜,时会永,李艳杰,董黎丽,褚清源,冯玉荣,陶继新,刘万福.民办本科高校培养目标定位与育人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06:1-36.

[2]李治,杨杏芳.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历史演进的“四阶段论”——兼及“后素质教育阶段”的提出与开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2:131-134.

[3]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组,钱国旗.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04:109-119.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音乐专业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彰显育人风采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音乐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