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美术教育中的“美”与“术”

2013-01-28永丰县教育体育局江西吉安331500

大众文艺 2013年14期
关键词:饕餮技巧美的

帅 颖 (永丰县教育体育局 江西 吉安 331500)

美是什么?追溯“美”字的起源和原意,根据后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美,甘也,从羊从大”,美起源于劳动,来自生活,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探索和讨论,希望了解什么是美,希望了解审美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就美术教育而言,就是要让学生了解美,感受美,欣赏美,从而让他们更懂得生活,热爱生活!但是现在的中学美术教育却把“美术”分开来了,只教会了学生“术”,而不能理解“美”“术”是一种技法、技巧,照葫芦画瓢式的教育依旧是当今中学美术课堂的主要方法。下面就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以及美术教育的方向等存在的问题,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中学美术教育现状

现在的中学美术教育注重传授学生绘画的技术、技法,很多学生一接触美术印象就是排线条、画石膏、画静物、明暗、光线,好像这些就是美术的全部。诚然这些是美术的基础,没有掌握一定的技术、技巧是无法完成一张好的作品,没有扎实的美术功底更谈不上其他,就像人还没学会走路就去跑肯定是要摔跤的,但是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掌握这些技巧,更深层次是要让学生领悟到什么是“美”,有自己创作“美”的能力。不少学生素描、水粉可以说画得都很不错了,可是欣赏“美”的能力却很差,一副名画说不出它美在哪里,对于美术史也是一问三不知,这样只能培养出出色的画匠,而达不到美术教育的目的。而出现这样的状况,就我分析有几点原因:一是应试教育;现在高考美术专业必须要考素描、水粉,而忽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这就造成学生重专业轻文化,重“术”轻“美”,盲目的砖研技巧,而没有提高自己美术认识;二是家长的功利心理;很多学生并不是自己对美术感兴趣而来学习的,而是家长逼来学的,认为学美术是考大学的捷径;三是整个美术教育的社会大环境;现在社会上形形色色的美术教育培训机构,鱼目混珠,很多美术教师都是些在校大学生,还有很多是没有美术资质的人员,为了利益不顾一切。上面等等这些原因导致现在的美术教育的浮躁,没有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走入艺术大门。

二、理解“美”,掌握“术”

在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巧外,还要学习欣赏“美”,首先要能理解“美”,为什么要说“理解”美呢?“理解”在审美中有好几层内容,首先是对对象内容的认识,对艺术题材、人物、故事、情节以及技法、技巧的理解认识,这构成美术欣赏的前提条件。在西方画中,十字架、蛇、羊都是有一定含义的,十字架是耶稣受难象征,蛇引诱人把禁果吃了,羊象征迷途的羊羔。如果你不了解他们的含义,就不能欣赏他们,中国画《白蛇传》《桃园三结义》,要是不知道这些故事,就会问这三个人在干嘛。其次,对艺术作品创作的过程、背景要理解。我国夏代的青铜器纹饰体现了早期宗法制社会的统治者的威严,饕餮纹,一种凶狠可怖的兽面纹,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的神。以饕餮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具有肯定自身,保护社会,协上下、承天体的祯祥意义,作为那个充满战争、屠杀、俘获的时代的标准符号。这时的青铜器纹饰呈现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随着巫术宗教传统的退色,青铜饕餮也失其权威,逐渐理性化、世间化,逐渐只能作为表现工艺技巧水平的艺术作品了。如果你不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就无法体会青铜艺术狞厉的美了。还例如:梵高的《向日葵》,如果你不能对画家本人个性、品格进行了解,对创作的背景了解,那你就无法欣赏画中这盘俯仰张弛挣扎的向日葵的内在涵义,充溢着张力的新生命在凋残痛苦的旧社会中诞生,显示出画家对自然、生命、人生的独特情感的体验,传达出一种既热烈又悲伤,既骚动又孤寂的心理情绪。所以,理解“美”在美术教育中尤为重要,是审美教育的前提。当然,理解“美”也要掌握“术”,美术教育除了教会学生理解美、欣赏美,还要让学生掌握“术”,没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是无法完成一张作品的,俗话说:一日不练手生,只有通过学生刻苦的练习,在取得美术素养的同时掌握绘画技巧,才能不断的探索艺术之路。

美的发展,决定他们的归根结底仍然是现实生活。从远古时期龙飞凤舞的图腾,历经狰狞的青铜时代、魏晋的石窟、盛唐的草书,到宋元的山水意境,这些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美的体现,美术创造总是不断的往前发展的过程,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我们国家几千年历史的美学,领略灿烂的美术文化,理解、欣赏美从而到创造美,是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美术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对于“美”与“术”我们需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不能分割,既要掌握“术”,又要理解“美”。

[1]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猜你喜欢

饕餮技巧美的
山海经之凶兽狍鸮
饕餮吃掉了春天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打破平衡
它就是饕餮
指正要有技巧
美的校 美的人
提问的技巧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