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格里特的绘画艺术

2013-01-28徐夏林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河南新乡453000

大众文艺 2013年13期
关键词:潜意识手法画家

徐夏林(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0)

雷内·马格里特出生于比利时的莱西纳,从小就开始学习绘画,18岁在布鲁塞尔艺术学院学习艺术,初期马格里特主要受到意大利画家基里柯的影响,对未来主义和立体主义产生兴趣并逐渐走向了超现实主义的道路。超现实主义是一种纯粹的精神自动主义,不受任何美学标准或行为道德的约束,强调用语言、文字或其他的任何方式去传达真实的思想过程。马格里特作为超现实主义的重要画家,其作品多运用写实手法表现一些带有哲思的荒谬幻像。马格利特作品中传达出的气息既不像达利绘画表现的那样痛苦、恐惧、也不像培根绘画表现的那样病态、畸形,他的作品更多地表现出清新、高雅、和谐却不失神奇、魔幻、思辨的效果。

一、写实手法表现潜意识

马格里特的超现实主义绘画表现得较多地是个人潜在的内心意识,画家通过写实的画面表现出脑海中一系列梦幻般的潜意识状态,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哲诗性的内心。马格里特利用一些非常理的主题,制造一种神秘、魔幻、悬疑的气氛,通过这种气氛让人不断地为之处于焦虑、疑问、感叹、好奇、柔和、温顺等莫名的情绪中。从作品《威胁的刺客》可以看到马格里特通过生活场景表现非现实的异样状态,画家把许多没有联系的情节与恐惧、色情和普通的生活场景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潜意识景象”。 在画面中用写实的手法描绘神秘死去的女人、留声机、拿着道具神情诡异的男子、外套、帽子……营造出一种再造的现场感,给人以画外的无限遐想。马格里特另一幅创作于1925年的作品《迷路的骑士》也表现出潜意识状态,画面中骑手骑着马在幽静的树林中行走,树林高大,人物和马相对矮小,人物马匹和树木的形象相互错位、遮挡,形成了一种不正常的“真实性”,契合了一种神谧的心理状态。

二、图像与文字的矛盾表述

对图像表现与文字描述的偏离、对立是马格里特绘画超现实主义风格的重要特征。马格里特曾经发表过一篇《词语与图像》的文章,画家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视觉符号与词语符号的指代意义以及它们相互影响的问题。画家通过文字对图像的“再描述”来混淆物体作为真实情况的实际意义,用理性手法重塑同样用理性推演出来的视觉经验,从而形成新的辨识系统,使我们对形象与文字有了事实认知程度以外的思考。《形象的叛逆》就是这种矛盾表述的代表性作品,整个作品的表现与描述形成了一个明显的矛盾关系,作品中表现一个巨大的烟斗,烟斗下方则写了一行文字:“这不是一只烟斗”,图像表现与文字描述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对立,这便使观众对形象与文字产生迷惑。从而形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再现与被再现之间的复杂关系。其中马格利特后期创作的作品《这不是一个苹果》《窗帘宫殿》《青春的泉源》《恐吓制止者》等都具有这样的特征。

三、不同形象的非常理组合

把不同的形象通过非常理的组合并“合理”表现出来是马格里特绘画的另一个重要特征。马格里特认为不同的形象间存在着内在相似性,通过寻找表现形象之间的内在相似性,来解决形象与形象间形体的矛盾与对立,使之协调、合理。作品《红色模型》表现了鞋子和脚的两个具体形象,但其表现出的艺术魅力与单独描绘两个形象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画家将两个具有相关性的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出现了一种梦幻般的幻象。画面开始描绘的是一双脚,然后逐步从脚渐变成一双鞋,于是创造出脚与鞋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个新形象。马格里特的绘画虽然运用的是写实手法,但其作品已经完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而是上升一种有意识的对“形”的研究,画家把生活中的不同形象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简洁、明快、高雅、魔幻般的印象。

四、画面与画面巧妙重叠

作品《欧几里得几何学的漫步场所》在运用画面的重叠上就很有代表性,整幅作品设计得非常巧妙,画面中表现的画架上放着一幅风景画,画面恰恰放在窗前,与窗户完全重叠,给人以视觉上的错觉,很容易把画面直接当成窗外的风景。同时,从画面看左边的锥形是街道的透视效果,右边表现塔尖的锥形也给人以街道的感觉,形成了双重的错觉,街道看起来像是的塔尖,塔尖看起来像是另一条笔直的大街。他让画面中的形象具有了双重意义,使真实变得模棱两可,画中画画的可能是街道,也可能就是一张挂在墙上的风景画,对空间内外的诠释形成了多重定义。期间马格里特还创作了《艰困的穿越》《傍晚的征兆》《人类的状态一》等类似作品。

总之,马格里特作为超现实主义最为独特的画家,其创作是在用绘画方式诠释哲学、心理学、精神病理学等诸多领域。画家通过对潜意识的描绘、打破图像与文字的逻辑关系、建立不同物象的非理性组合等手法,形成独树一帜的艺术表现形式。虽然马格里特表现的是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却赋予其新的含义,充分展示出画家明晰可见的内心世界,也最终成就了他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的地位。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 朱疆源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2]何政广、张光琪:《马格利特》[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潜意识手法画家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分析还是吸收
——浅析弗洛伊德与荣格对待潜意识的不同态度
七步洗手法
酷炫小画家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多元叙事手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