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秦始皇兵马俑

2013-01-28孙艳艳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济南250300

大众文艺 2013年10期
关键词:秦始皇陵陶俑兵马俑

孙艳艳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山东济南 250300)

一、秦始皇陵的简介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南依骊山,层恋叠嶂,山林葱郁;北临渭水,逶迤曲转,银蛇横卧。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非常有气势。

要说到秦始皇陵首先是了解那个时代背景,秦始皇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姓蠃,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公元前259年出生于赵国京都邯郸,公元前246年立为秦王那是仅有13岁,到了22岁时就加冕亲政。从公元前236年到公元前221年这15年的时间,开始征伐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个诸侯国,彻底结束了战国群雄割据的历史,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秦王朝。“秦皇扫六合,虎势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段话说的就是秦朝的强大战斗力,能把全国统一起来非常之伟大,这位叱咤风云的旷世君主秦始皇,在当时发展的非常好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千秋伟业,还留下了这座带有神秘色彩的皇家陵园。

秦始皇陵的修建于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初即位开工修建的,前后修建了38年之久,比埃及金字塔的修造时间还要长8年多,所用徭役、刑徒72万余人,这相当于修建埃及金字塔人数的8倍。陵园建制仿都邑,陵墓周围呈回字型,筑有内、外两重城垣,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基址。

秦始皇陵是仿照当时秦国都城咸阳建造,大体呈回字形,秦始皇陵墓周围筑有内外两重城墙,陵园内城垣周长3870米,外城垣周长6210米,陵区内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秦始皇陵的封土夯筑而成,形成了三级阶梯,状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底面积约25万平方米,高115米,但由于经历二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封土底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高度为87米,整座陵区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秦始皇陵更集中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秦始皇把自己生前的成就和辉煌完好无损带到了地下。

秦始皇陵地下宫殿是陵墓建筑的核心部分,位于封土堆之下。《史记》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考古家发现地宫面积约18万平方米,中心点的深度约30米。陵园以封土堆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众多,内涵丰富、规模空前,除闻名遐迩的兵马俑陪葬坑、铜车马坑之外 ,又新发现了大型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余处,数十年来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达10万余件。在陵园里设立有多处文物展台,展示了秦陵近二十年来出土的部分文物;布置有水道展区,重现当年陵园内科学周密的排水设施;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肯定还会有更大的意想不到的发现。

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秦始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国第一个规模宏大,布局讲究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寝,现存陵冢高76米,陵园布置完全仿造秦都咸阳,分为内外两城,内城周长2.5公里,外城周长6.3公里。陵冢位于内城西南,坐西面东,放置秦棺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始皇陵的建筑群核心,目前还没有开发。

兵马俑采用陶俑作为陪葬品,因而得名。它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堪称艺术精品。它的特点是它的高度性和写实性。秦始皇兵马俑坑所展现的军队阵容是完全按照当时的军队实际情况设计制作的。其中秦俑和陶马、车也是按实物的大小设计和制作的。陶俑有真人那样大小,由工匠加工后烧制,是全部为手工劳动,没有使用任何模具,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容貌精神各异,体态也是不尽相同。所表达出的人物形体比例准确,形象更是栩栩如生。

二、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1974年,在秦始皇陵东发现三个大型的陪葬兵马俑的坑,并相继进行挖掘和保护,三个坑呈现出品字形,据统计总面积22780平方米,坑内主要是和真人大小的陶俑和一些和真马一样大小的陶马,数量在7400余件之多。三个坑分别定名为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简单的介绍这三个坑。

一号坑是这三个里面最大的一个,坑的深度为5米,面积14260平方米,坑内有6000多陶俑陶马,井然有序的排列成环形方阵。坑的东面有三组横向排列的武士俑,手握弓弩远程兵器,好像是前锋部队,在其后面6000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手里拿着矛、戈戟等兵器,同35辆驷马战车在11个过洞里排列成38路纵队。南北两翼的后卫部队。

二号兵马俑坑平面呈现出曲尺形,面积6000平方米,坐西面朝东,共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0多辆。并有大量的金属兵器。主要由骑兵、步兵、弩兵和一些战车混合编组的大型的军阵。可以分为弩兵阵、驷马战车阵、车兵骑兵俑混合长方阵、骑兵俑方阵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

三号坑的兵马俑平面呈现出凹字形,面积约520平方米,它与一号坑、二号坑是有机的统一体。是统帅三军的指挥所。出土68个陶俑和4个马和1辆战车。

秦始皇兵马俑的写实并不是简单地按照现实摹刻下来的,而是经过了艺术性的处理手法。不同的人物外形,不同的官阶,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精神面貌,都用着不同的手法刻画着。由此可以看出它的造型以及刻画不仅仅实现了“形似”而且还达到了“神似”。秦俑以刻画头部为主,所以头部刻画最为精致,有的眉宇凝聚,端庄肃穆;有的面孔清秀,微微含笑;有的带有皱纹,一脸老成;有的面带微笑,和蔼可亲……通过对面部表情的精心刻画将秦兵的精神面貌表达的十分生动。秦俑的传神特征还通过艺术的夸张和提炼来表现,对他们的刻画绝不是追求细枝末节,而是抓住最关键的部位进行夸张和提炼。比如说,将眉毛加粗加厚使脸部更有体积感,或胡子扬起让人感觉有战场风吹的感觉,虽与现实人不符但是这种处理手法更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在马上也同样是经过了艺术的处理,除了马头的塑造较为具体外,四肢和胸部都采用了国画里的大写意的表达手法,菱角分明,肌腱隆凸,臀部浑圆,腰部微凹,显得强健有力。没有过多的线条,那种流畅丰富的韵律,让人感觉就像真马在奔腾一样。很真实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兵马俑的特点

灵活多样的艺术技巧也是秦始皇兵马俑的一大特点,秦俑的刻画不是单一的,而是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技巧。对比就是其中之一,如刻画细微的铠甲和简洁的下身衣纹,精致的五官、发式和简单的身躯。这些对比处理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出整体的效果,是形象更简单化,在朴拙中见精致,局部刻画精细但不失整体气势。另外秦俑也是圆雕,浮雕,线雕的统一体。手法上运用塑、雕、堆、捏、贴、画、刻等民间常用的传统技法,成功的塑造出生动的勇士形象。每个陶俑和马都是完整的统一体,可谓是多种手法于一身,但整体又很有气势。

1.兵马俑及场景的设计

兵马俑的造型是按照各兵种列阵时的情形设计的,既表现了威武之师的形象,突出了机智勇敢,坚强不屈的总体特征,又刻画出了兵马的神态,突出了兵马俑的个性。这些兵马俑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秦代雕塑家的兵马俑的服饰是按照当时的军装和战马的装饰创作的。士兵俑的服饰种类繁多,不同的兵种有不同的服饰,同一兵种在不同方阵,服饰也各不相同,军吏和士兵的军服也有所差异。战马的装饰不拘一格:骑兵乘坐的坐的战马和拉车的战马各有不同。无论是士兵佣的服饰,还是对战马的装饰都追求形似。就连缀甲片的皮筋,扣接革带的带钩,绑扎腿部的绷带,系鞋的带子,鞋底的针脚都一丝不苟的刻画了。不仅如此还根据情况巧妙设色,使这些服饰显得绚丽多彩。

说到了这里,其实兵马俑的本来面目是彩绘的。由于经过火烧和自然地破坏,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色彩绚丽的样子,但是所幸仍有一部分陶俑和套马身上有残存的痕迹,有红.绿.黄蓝.白.黑等多种,可以想象俑坑刚建成时,绚丽多彩的陶俑整齐站立的军姿,奔驰的骏马,那个场面是多么的灿烂和壮观。更令人称道的是并不是秦兵马俑身上的颜色千篇一律,而是经过严格的色彩搭配,体现出整体的色彩效果。兵马俑的彩绘艺术有四个特点:一是色彩明快,鲜艳绚丽。二是色彩对比强烈。三是上身服色偏艳,下身服色偏暗,能给人庄重而踏实的感觉。四是彩绘与雕塑互补,如马嘴和鼻孔塑的较小,但绘上红舌.白齿和肉红色的鼻孔后,就有了鼻孔翕张.张口嘶鸣。为整个色彩效果添加了动力。

2.兵马俑的意义及影响

秦俑雕塑在中国雕塑史上的地位在于,它以其众多的高质量的作品居于这一时期中国美术史的中心地位,从中国美术史的角度看,唯有在这个时期,雕塑成为了整个美术的中心,因此这一时期的雕塑格外令人珍视。

秦俑艺术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地位是重要的,它是前代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又深刻影响着后世的雕塑发展和进步,他将我国写实主义的传统发扬光大,为后代的雕塑艺术崛起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新的雕塑方法,也为雕塑的发展拓宽了道路。秦俑艺术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的一个典范,它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技巧为后世所继承和发展,使其艺术传统源远流长。

四、结语

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是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一个典范,它的风格和技巧被我们后人继承和发展,让传统艺术源远流长。直到我们今天来自全世界的人都怀揣着无比惊奇和称赞之情来观赏这一世界奇迹。秦始皇兵马俑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供全世界的人们欣赏和学习。那种艺术风格更值得我们学习和瞻仰。

这一时期的雕塑在艺术上十分注重团块感和厚重感,尤以注重力量、气势和动态表现的刚健风格而雄踞在中国雕塑史上。这一时期的作品还显得古朴、粗粝、浑重,但这个时期的人民在精神上需要的是统一的意志、强悍的筋骨、进取的力量,在雕塑上来不及也不需要过于精致、细腻的刻画,它在总体格调上只能是简洁的、粗犷的、强有力的。

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这一巨大气魄和强健精神是后世再也没有超过的,它为中国雕塑的历史上留下了永远值得珍视的一夜,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1]梁思成.中国雕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犀然.中国雕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3]王家斌、王鹤.中国雕塑史[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2

[4]孙振华.中国古代雕塑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7

猜你喜欢

秦始皇陵陶俑兵马俑
兵马俑修复:为你,千千万万遍
秦始皇陵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
社会版(五)
浅谈秦兵马俑
陶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为何没有女俑?
济南危山汉兵马俑坑发掘纪实
由弋射之矢看秦始皇陵车马坑
来自远古的使者—陶俑
哭泣的汉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