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相同性别的原发性膜增殖性肾炎的临床研究

2013-01-27李翠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3年22期
关键词:增殖性泼尼松肾炎

李翠梅

非相同性别的原发性膜增殖性肾炎的临床研究

李翠梅

目的 研究非相同性别的原发性膜增殖性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总共60例非相同性别原发性膜增殖性肾炎患者, 分为三组, 命名为甲组、乙组、丙组, 每组各20例, 分别采用单一泼尼松, 采用泼尼松加环磷酰胺, 以及采用泼尼松加霉酚酸酯等三种不同的方法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 甲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20%, 乙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45%,丙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 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膜增殖性肾炎在不同性别的成年人中比较常见, 通常采用糖皮质激素加霉酚酸酯的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并且副作用较少, 能够大幅度地减少蛋白尿, 恢复肾功能。

原发性;膜增殖性肾炎;临床研究;临床治疗

原发性膜增殖性肾炎由于有着较为复杂的临床症状表现, 因此一直以来, 对这种疾病的有效治疗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通常只有对患者进行非常细致的检查, 采取全面综合的治疗手段, 才能使患者的康复概率高一点[1]。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膜增殖性肾炎患者60例, 其中20例采用单一泼尼松治疗, 男13例, 女7例, 平均年龄(41.2±9.4)岁, 命名为甲组;20例采用泼尼松加环磷酰胺治疗, 男12例, 女8例, 平均年龄(39.6±10.8)岁, 命名为乙组;20例采用泼尼松加霉酚酸酯治疗,男14例, 女6例, 平均年龄(41.4±8.6)岁, 命名为丙组。三组患者均出现了蛋白尿、血尿、高血压、肾功能异常等症状。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症状表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三组患者均采用免疫抑制治疗以及抗血脂、抗血小板、抗凝等辅助手段治疗。在治疗的核心部分, 免疫抑制治疗的内容中,三组患者的治疗方案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甲组采用单一的泼尼松治疗, 药量视患者的体重而定, 一般每日服用0.9 mg/kg左右的泼尼松, 在服药一月以后可视情况进行减药处理,开始减药之后每三周缩减药物用量的10%, 当减到每日口服药量只有10 mg时, 可采取隔日服药的方法, 最后减到最小有效剂量时方可停止, 一般治疗时间在半年以上。乙组采用泼尼松加环磷酰胺的方法治疗, 一方面采用泼尼松, 采取和甲组治疗相同的方案进行药物口服, 另一方面, 向患者体内每日静脉推注0.2 g的环磷酰胺, 或者每月静脉滴注0.8 g左右的环磷酰胺, 当注射总量累计达到7 g左右时, 可停止注射[2]。丙组采用泼尼松加霉酚酸酯的方法治疗, 泼尼松每日的服用量为0.5 mg/kg, 霉酚酸酯每日的服用量为1.5 g, 每日分两次服用, 在服药3个月之后, 可视情况采取减药措施, 将霉酚酸酯的服用量降至每日1.0 g, 服药时间在一年以上。三组患者中均有一部分患者存在新月体形成的现象, 对于这类患者, 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 加入了每日静脉滴注500 mg甲基泼尼松龙的附加治疗手段, 3 d为一个静脉滴注疗程, 当新月体消失后停止滴注。

1. 3 评价指标 在进行治疗一年之后进行效果评价, 一般可分为三个级别:将患者症状表现消失, 肾功能恢复正常, 尿蛋白量<0.3 g/ d评价为显效;将患者症状表现部分消失, 肾功能有所恢复, 尿蛋白量有较大程度的降低评价为有效;将患者症状表现无改善, 肾功能紊乱, 尿蛋白量>3.5 g/d评价为无效。以显效例数加上有效例数作为总有效例数。

1. 4 统计学方法 本院60例患者的研究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 x-±s)表示, 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以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一年的治疗之后, 三组患者的病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甲组患者有1例显效, 3例有效, 16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20%;乙组患者有3例显效, 6例有效, 11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45%;丙组患者有8例显效, 6例有效, 6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70%。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医疗预防水平的逐渐提高, 许多地方的原发性膜增殖性肾炎的发病率有了很大程度上的下降, 但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地区来说, 这种疾病依然困扰着许多人, 破坏了人们的健康幸福生活。一般原发性膜增殖性肾炎的临床症状表现非常复杂, 包括了蛋白尿、血尿、肾功能衰竭、贫血等主要症状, 治疗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一般采用单一的泼尼松药物治疗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有效率非常低, 而在治疗过程中加入环磷酰胺, 虽然能够短时间内使患者的尿蛋白量有所降低, 但难以对肾脏形成真正的保护作用, 在不久之后尿蛋白量就会重新上升,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3]。因此, 需要采用新的治疗方法, 才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尿蛋白量, 使患者的肾功能重新恢复正常。

从本研究数据中可以看出来, 在对患者使用泼尼松加霉酚酸酯的方法之后, 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于原来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患者在这种方法的治疗下, 有一大半都能够大幅降低尿蛋白量, 恢复肾功能, 使病情得到缓解甚至完全治愈。对于依然被膜增殖性肾炎所困扰的患者来说, 这种新颖的治疗方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更对相关医学领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而在不同年龄段的发病概率有较大的差别, 通常儿童出现原发性膜增殖性肾炎的情况较为少见, 并且即使出现了相关症状, 其病情一般也比较轻。而成人则更加容易发生较为严重的原发性膜增殖性肾炎, 严重影响了肾功能, 肾脏衰竭的现象十分严重, 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

[1] 张亚莉, 冯婕, 姜莎莎, 等.不同性别的原发性膜增殖性肾炎的临床及病理分析.中国综合临床, 2012, 28(9):951-954.

[2] 吴东, 蔡建芳, 陈嘉林, 等.肾病综合征.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1, 10(9):655.

[3] 郭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中外健康文摘, 2012, 09(13):189.

R693.13

A

1674-9316(2013)22-0032-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3.22.014

048000 山西省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肾内科

猜你喜欢

增殖性泼尼松肾炎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中的意义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骨髓增殖性肿瘤急变期的治疗进展
爵床抑制肾炎细胞增殖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
重离子辐射治癌获得活体实验证据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JAK2V617F基因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的疗效及对脂联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