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西吉县实行禁牧封育的成效与做法
2013-01-27冯立峰
冯立峰
(西吉县水土保持工作站,宁夏西吉 756200)
1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情况
西吉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位于黄土高原腹地,属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县份,全县土地总面积3 143.85 km2,水土流失面积达2 833.2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90%。境内有黄土丘陵区、土石山区和河谷川道区3种地貌类型,有葫芦河、清水河、祖厉河3条主要水系,有滥泥河、马莲河等57条支流,地形破碎,沟壑纵横。严重的水土流失冲刷、切割土壤,侵蚀河床,吞食农田,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曾有专家断言,严重的水土流失和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是导致西海固地区贫穷落后的最根本原因,如果不从根本上予以解决,宁南山区经济发展就没有出路,群众致富就是一句空话。
为了从根本上防治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近年来,在各级党政组织及业务部门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西吉县委、县政府把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提出了“生态立县”战略,坚持“政府导演、水保搭台、各业唱戏、农民受益”的工作机制,结合退耕还林(草)、农田基本建设、生态移民搬迁、农业结构调整、禁牧封育等,按照“林草上陡坡、农田上缓坡,坝系进沟道、科技进农田、养殖进农户”的“二上三进”治理思路,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草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以兴建骨干工程为龙头,以坝系建设为主体,集中连片治理,实现了“治沟骨干工程出精品,流域治理出典型,治理区域出效益”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了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推动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截至2011年底,共兴建骨干坝111座,控制流域面积741.72 km2,总库容达到12 445.2万 m3,拦泥库容5 728.5 万 m3,可淤地 845.6 hm2,可发展水浇地1 917 hm2;兴建中(小)型淤地坝98座,总库容1 544.3万 m3,拦泥库容829.4万 m3,可淤地198.42 hm2;累计治理面积515.36 km2,其中机修梯田24 291.71 hm2、造林14 496.96 hm2、种草 8 591.36 hm2、封禁4 156 hm2、建小型水保工程4 072座。治理区基本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目标,其中小甘井、庙儿岔、下堡、马营、龙王坝、嘴头、夏大路7条小流域被水利部、财政部评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为全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树立了成功的典范,并有效带动了治理区经济增长。调查统计显示,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区内人均占有基本农田0.2 hm2以上,年人均产粮稳定在450~600 kg,年人均纯收入稳定在4 000元左右。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稳定地解决了治理区群众的温饱,促进了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为西吉县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西吉县特殊的气候及地理环境,干旱少雨、蒸发强烈、风大沙多,多年平均降水量仅410 mm,水面蒸发量却高达1 502 mm左右,因而人工治理水土流失的难度非常大;同时全县拥有47 830 hm2荒山,由于多年来的超载放牧、滥垦乱挖、陡坡开荒,草场退化日趋加剧,加上生产建设带来的人为水土流失,全县生态环境呈现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局面。
进入21世纪,县委、县政府在全面总结历史经验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从“建设和谐富裕新西吉,与全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全县生态建设的思路进行了重大调整,从以人工治理为主转为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建设思路。现在,全县所有乡镇均已实现了封山禁牧和草原承包的预期目标,47 830 hm2荒山已承包到户,171 385只放牧羊只全部“下山入圈”,实现了舍饲圈养,8 194 hm2草原完成了围栏,西吉生态建设揭开了全新的一页。
2 禁牧封育成效
2.1 禁牧封育改善了生态环境
在禁牧封育政策的惠泽下,全县荒山植被和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的休养生息,草场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绿草如茵的景象,许多过去的荒山秃岭、不毛之地重新披上了绿装,退化的草原得到了有效恢复,林木覆盖率由原来的11%提高到23.2%,植被覆盖率由封禁前的35%提高到70%,产草量明显提高,林草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全县基本上没有了裸地,土壤蓄水保土、涵养水源能力提高,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野兔、山鸡等野生动物随处可见,初步实现了山川秀美。实践证明,实行禁牧封育,加强封育保护,充分发挥大自然的力量,依靠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能够大面积地快速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水土流失危害。这一措施不仅在葫芦河川道区、东部土石山区等降雨量较多的地带效果明显,在西部干旱片带效果更为显著,是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一举多得、费省效宏的好措施。
2.2 禁牧封育促进了畜牧业发展
禁牧封育的实施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解决了畜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的矛盾,促进了经济畜牧业向生态畜牧业转变,粗放经营向舍饲集约化经营转变,单一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畜牧业大县向畜牧业强县转变,建立起了具有西吉县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格局,为禁牧封育区群众带来了实惠。禁牧封育后各乡镇积极改品种、兴草业、建基地,实行“羊只下山、人工种草、舍饲养殖、规模经营”的现代化养殖方式,初步形成了以什字、兴隆、马莲为核心辐射葫芦河川道区的肉牛生产基地,以东部土石山区的沙沟、白崖为核心辐射西部黄土丘陵区的肉羊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改变了广大农牧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自然放牧、粗放经营的落后生产方式。据2011年年底调查,全县肉牛存栏94 496头、羊存栏171 385只,牧业产值由封禁前的1.36亿元提高到4.29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禁牧前的1 300元提高到4 016元,净增2 716元,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2.3 禁牧封育加深了人们对生态修复理念的认识
禁牧封育的实施,提高了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活跃了农村市场,极大地带动了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多年来,虽然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坚持不懈地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但是仍然还有大面积的水土流失需要治理。而禁牧封育以后,全县生态环境就有了很大改善,广大农民也逐渐接受了这一新生事物,认为禁牧封育是一项让草原休养生息的好办法,是实现生存发展的正确选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依靠生态自我修复的思路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3 主要做法与经验
3.1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禁牧封育措施
2012年3 月,县委重新研究调整了禁牧封育领导小组,由县委分管副书记任组长、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封山禁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委督查室、林业局、森林派出所为成员单位,具体负责督查考核全县禁牧封育工作。修订了禁牧封育考核办法,加大了考核力度,考核围绕禁牧封育工作职责、任务、目标,分组织领导、队伍建设、宣传工作、督查工作、其他工作5个大项18个小项进行考核。认真贯彻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禁牧封育条例》规定,结合西吉县禁牧实际情况,制定了《西吉县禁牧封育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禁牧封育管理责任主体,建立健全了禁牧封育工作领导机构和部门联合执法、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采取“领导包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包户,重点区域专人负责”的办法,逐村逐户落实禁牧封育责任。同时,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使禁牧封育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3.2 加强宣传,营造禁牧舆论氛围
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单位)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或采取发放宣传单、张贴禁牧封育告知书、刷写标语等多种形式,加强了禁牧封育、保护生态的政策宣传,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宣传声势,把区、市党委政府关于切实加强禁牧封育工作通知的有关精神传达到村组和农户,做到了禁牧封育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禁牧封育工作有效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3.3 加强重点区域防范,加大禁牧监管力度
在禁牧区的主要出入口、围栏区域、人畜活动区域设立了草原林地界桩和标牌,公开禁牧举报电话,鼓励群众举报偷牧行为,在易出现偷牧区域,特别是公路沿线、行政区域交界处等,集中开展专项治理。对宣传教育后仍违法放牧的人员依法严肃处理。对不听劝阻进草原、林地违法放牧的人员,乡镇人民政府依法处以每只羊30元的罚款;对阻碍禁牧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乡镇人民政府联系县森林公安和当地派出所依法给予治安处罚,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若草原承包农户和全县19个乡(镇)聘请的572名护林员,不履行职责,对偷牧现象不制止、不举报的,扣发补助资金和护林款。
3.4 加强督查,严格责任追究
县禁牧封育督查组对全县19个乡(镇)的禁牧封育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督查,实行半月一督查、一季度一考核,并及时通报督查考核结果。对领导得力、管理严格、措施到位、成效显著的单位给予表彰,对领导责任不落实、管护措施不到位造成森林资源较大损失的,严格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并在县电视台通报批评。
3.5 发挥淤地坝灌溉效益,巩固禁牧封育成果
1 hm2水浇地的生产能力相当于5 hm2的旱地,能解决30人的吃饭问题。目前,全县各类库坝工程累计发展水浇地1.353万hm2,正常年份实现粮食净增产2 030万kg,产值达到2 436万元,也就是说,在不足全县1/5的耕地上生产出了全县1/3的粮食。发展淤地坝工程成为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生活问题的一条捷径,是贫困地区农民的人造“绿色工厂”。可以说,一座坝就是一座桥梁,一个粮仓,一片绿洲。同时,淤地坝将泥沙就地拦蓄,使荒沟变成了良田,增加了耕地面积。坝地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抗旱能力强,成为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据大坪水土保持试验站实测,坝地土壤含水量是坡耕地的1.8倍,粮食产量是梯田的2~3倍,是坡耕地的4~6倍。黄家川上游群众对坝地的增产增收效果有着深刻的认识,2001年全县遭遇特大干旱,坡耕地单产仅600 kg/hm2,而黄家川、二府营坝地单产均在4 500 kg/hm2以上,是坡耕地的7.5倍。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为巩固禁牧封育成果,促进生态修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6 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促进生态自然修复
对部分居住在生态环境恶劣、土地承载力低的西部干旱片带的居民,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既让西部干旱片带居民摆脱了恶劣的生存环境,又减少了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自然生态系统得以尽快修复。结合小城镇建设和第三产业建设,把县内移民安置方式与葫芦河川道区百公里特色蔬菜产业带示范工程和闽宁产业园区建设、草畜产业发展和旱作节水农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谋划,因地制宜,制定出台县内移民扶持政策及产业发展方案,让移民就近务工或从事产业发展,实现了稳定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