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施工期环境保护与减缓措施探讨

2013-01-26李振安熊太玲

治淮 2013年12期
关键词:施工期河道废水

李振安 熊太玲

(河南省信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信阳 464000)

水利工程施工期环境保护与减缓措施探讨

李振安 熊太玲

(河南省信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信阳 464000)

本文以河南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外资项目为例,对水利工程施工期环境保护与减缓措施进行探讨,强调施工期应加强水、气、声及固废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给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水利工程 施工期 环境保护

1 施工期环境保护任务

河南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外资项目主要是信阳市的沿淮圩区、驻马店市的小洪河下游洼地和周口市的贾鲁河、颍河下游洼地,共包括6个圩区、14条干支河道,总流域面积约2813.43km2。其施工期环境保护任务主要包括水质保护、空气质量保护、噪声防护、生活垃圾处置、人群健康保护等内容。

2 工程环境质量现状

2.1 污染源调查

本工程大部分位于农村区域,经济欠发达,工业污染源较少,主要为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染源。有少量工程涉及的河流穿越城区或位于城郊,这些河流接纳了城镇的生活污水及少量工业废水。

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河南项目区监测的12个断面中,可以满足水质目标(Ⅳ类水)的有6个,达50%。小清河、杜一沟由于接纳平舆、上蔡两县的居民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超标因子主要是DO、COD和氨氮;芦义沟、双狼沟、重建沟水质超标因子主要是DO、COD和氨氮,其超标除因为接纳沿河部分村镇生活污水以外,还与其干流污染较为严重的贾鲁河、颍河影响有关。

总体来说,淮河干流水质总体较好,河南的贾鲁河、颍河下游洼地的河流水质较差,多为劣V类水质。

2.3 河道疏浚底泥现状

项目区底泥中重金属含量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pH>7.5)的要求,重金属含量不超标,可以作为农田、林地、果园等农用土壤使用。

2.4 声环境质量现状

工程大部分位于农村区域,工矿企业少,除交通噪声外,无其他较大噪声源,噪声背景值较低,声环境状况较好。

2.5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河南大部分为农村地区,地形开阔,周围无其他大气污染源,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2.6 生态环境现状

本项目涉及的自然栖息地有1个:淮滨淮南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功能为保护珍稀鸟类、野生动物及其他生物。工程位于保护区周边,不在保护区范围内。

3 施工期环境保护与减缓措施

3.1 水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地表水环境影响主要在施工期。施工期排放废水主要包括基坑排水、施工机械和车辆的含油冲洗废水、混凝土养护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等。

3.1.1 基坑排水

基坑排水主要是河道疏浚工程分段打围堰,分段排除河道明水和河道地下渗水。工程施工均选择在枯水期(1月初至2月底)施工,此段时间降雨量较小,土壤干燥,需治理的区内河道几乎没有来水,所以排水量不大。基坑排水主要是河道明水和地下渗水,小洪河下游大部分河道明水水质较好,芦义沟、双狼沟等几条贾鲁河、颍河下游河道明水水质较差,地下渗水水质较好。

3.1.2 机械、车辆冲洗废水

本工程施工机械、车辆检修含油废水约1040m3/d,施工机械和车辆的修理及冲洗利用工程附近已有的修配厂,施工现场仅考虑机械零配件的更换,因此机械车辆检修冲洗含油废水可利用修配厂原有的隔油池和油水分离器等处理设施处理,处理达标后排放。

3.1.3 混凝土拌和废水

工程施工混凝土拌和养护碱性废水产生量共计8.46万m3,建议应在施工区设置沉淀池对砂料冲洗废水和混凝土拌合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后排放,沉淀池大小以保障废水停留时间在6h以上为标准,其他混凝土集中施工区应修建简易沉淀池,严禁将未处理的混凝土施工废水直接排入周边水体。处理后废水全部回用于砂石料再冲洗或混凝土的拌和养护。

3.1.4 生活污水

本工程施工高峰期生活污水排放量508m3/d,大部分位于农村区域,施工人员生活营地多利用周边村庄现有生活设施,未利用现有生活设施的临时生活区需设置简易厕所,粪便定期清除用作农肥。

3.2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粉尘、燃油废气和交通扬尘等,其影响范围一般为施工场地周围200~250m。

3.2.1 施工粉尘

施工原材料场地堆放整齐,水泥等容易产生粉尘的物料在临时存放时必须采取防风遮盖措施;混凝土拌和系统必须采取防尘除尘措施,达到相应的环境保护要求;拆除房屋时应注意洒水,用遮盖物遮盖;注意洒水降尘;料场在大风天气或空气干燥易产生扬尘的天气条件下,采用洒水等措施,减少扬尘污染;城郊段的施工场所应加大洒水密度;临时堆放的土方表面要经常洒水保持一定湿度。

3.2.2 燃油废气

燃油机械和车辆必须保证在正常状态下使用,并安装必须的尾气净化和消烟除尘装置,保证废气达标排放,并定期对尾气净化器和消烟除尘等装置进行检测与维护。

3.2.3 交通扬尘

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土方和水泥等材料在运输过程中要用挡板和蓬布封闭,车辆不应装载过满,以免在运输途中震动洒落。

3.3 声环境保护措施

3.3.1 污染源控制

各施工单位要采取降噪防噪措施,对施工强度较大的机械及车辆操作人员、操作规程等管理方面要严格要求,必要时运输车辆可考虑安装消声装置,施工过程中要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对机械设备精心养护,保持良好的运行工况,减低设备运行噪声,降低混凝土拌和系统振动器噪音,将高频振动器施工改为低频率振动器以减少施工噪声。

3.3.2 施工人员防护

混凝土搅拌机等高噪声机械的现场作业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噪声防护物品,操作人员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6h。

3.3.3 敏感点防护

对敏感点附近施工区,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停止22:00~6:00的高噪声源作业活动。当车辆经过居民区时,运输车辆宜限速行驶,禁鸣高音喇叭,并合理安排运输时间,尽量避免车辆噪声影响居民的休息。在工程沿线50m以内的村庄附近施工时,应设置临时隔声墙。

3.4 固体废物处置

本工程施工期间主体工程弃土量约为288.14万m3,主要是河道疏浚工程产生的底泥以及堤防工程产生的弃土。没有堤防任务,可在河道两侧的空洼地放置填平后采取复耕措施,不可随意堆放;河道疏浚底泥晾晒后作为筑堤用土,多余土方用于堤后洼地整平。

生产废料要回收利用;拆除桥梁、涵闸、各类临时房屋等建筑垃圾1.1万m3,要及时清理;施工期产生生活垃圾约425t,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生活垃圾。配备垃圾清运车,设垃圾清扫人员,负责生活区内卫生清扫、垃圾收集等,搞好环境卫生。

3.5 人群健康保护措施

为了保证施工人员及施工区域人群健康,防止因工程建设造成疾病传播,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措施:在工程动工以前,结合场地平整工作,对施工区进行一次清理消毒;妥善处理各种废水和生活垃圾,定期进行现场消毒;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及施工单位管理者应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制定相应的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搞好施工营地的卫生防疫工作;加强对移民安置区的卫生管理,采取消毒、灭鼠等预防疾病的措施。

3.6 淮干淮南湿地保护区施工期保护鸟类措施

本次工程沿淮洼地共设16座提排站,其中淮滨县11座,均位于保护区周边,不在保护区范围内,但仍需注意施工时间应尽量避开候鸟聚集时间,并禁止夜间施工;施工车辆禁止鸣笛,各噪声源和施工人员活动应尽量远离鸟类和兽类栖息地;施工活动须严格执行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定,严禁施工人员捕捉鸟类

猜你喜欢

施工期河道废水
绢云母片岩引水隧洞施工期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蒸发浓缩工艺处理高盐废水的原理与应用
电解法在处理废水中的应用例析
皮革废水治理方案的探讨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山区钢桁梁斜拉桥施工期抖振时域分析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