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发挥内控评审的独特职能

2013-01-26蔡媛媛

中国石化 2013年4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流程经营

□ 蔡媛媛

内部控制评审(以下简称内控评审)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有效性所进行的审计和评价活动,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展内控评审是内部控制规范对内部审计的要求,是企业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需要,也是内部审计履行审计职能的需要。

目前企业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内控职责认识不到位。许多人认为内控主要是审计部门(内控办)的事情,与经营部门无关。其实内控应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内控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经营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控制活动是企业日常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效的内控系统能够迅速采取应变措施,而审计部门大多是事后监督,纠正问题的成本较高。

用日常检查替代内控评审。由于审计人员较少,知识结构单一,无法开展内控评审,不少单位以日常内控检查代替,使内控评审失去了应有作用。

同级内控评审作用有限。开展内控评审项目时,审计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控制活动,即业务流程的设计和执行情况。因此,必然要涉及与审计部门处于同一层级的流程责任部门,这会使内部审计对企业内部同级职能部门的监督受到影响,内部审计很难保持独立性。

专业知识不够,难以全面实施。目前审计人员多为财务人员,缺乏企业经营管理、信息技术、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导致对内部控制中一些业务流程的评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完善内部控制管理的措施

强化内控培训。必须加大对现有审计人员内部控制审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力度,不仅要培训内部控制流程和关键控制点,还要进行经营管理、信息技术、风险管理等知识的培训,不断拓宽审计人员知识面,提高审计技能。此外,由于内部控制会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进,因此,审计人员在开展内控评审前必须进行审前培训,真正把握内部控制的要点。

充分利用审计成果提升内控管理水平。企业可以利用内审部门熟悉相关单位情况的优势,依据成本效益原则,将内控评审和其他审计项目检查同时进行,既降低了审计成本,又提高了审计效率。一是根据内控评审的结果,选取企业存在重要风险、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采取审计抽样法进行重点查证;二是在开展其他项目审计时,以查出问题为线索,顺藤摸瓜,选择部分单位开展内控评审工作;三是创新内控评审的技术方法,提升内控评审水平。

完善内控查证手段。内控评审在评审过程中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重点审计关键内部控制流程和控制点,采用座谈、询问、抽样、审核、观察、分析性复核、穿行测试等多种审计方法进行。应创新评审技术和方法,提升审计层次,站在独特的审计视角发现并揭示流程背后深层次的问题,认真分析问题性质及成因,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改进经营管理。

探索风险审计模式。除了对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内部控制要素进行评审外,目前内部审计正积极探索开展对风险评估要素的评审,运用风险管理技术将内部控制审计与风险管理审计有机融合,帮助企业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防范和控制各种风险,为以后全面开展风险管理审计奠定基础,真正发挥内部控制审计风险防控的作用。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流程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