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吉林长白山特产经济对策
2013-01-26鄢仲天石庆龙丁丽华
鄢仲天,石庆龙,丁丽华
(1.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科技系,吉林 四平 136101;2.吉林省农科院果树所)
1 吉林长白山的地理位置和主要林副特产概况
1.1 长白山地理位置与范围
长白山区位于吉林省东部,系指威虎山及龙岗山一线以东地区。包括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通化地区和吉林市所属桦甸、蛟河、磐石三个县共21个市县,面积约7万km2,占全省面积的40%。
1.2 长白山的丰富的特产资源
1.2.1 林木资源。长白山区林木覆盖率为68%,林木蓄积量7.1亿m3,30年来,为国家提供商品材1亿m3多。近几年来,年产木材600万m3,居全国第二位。吉林长白山与云贵高原的横断山区号称地球肺之一,天然涵养水源之绿地,对于调节我国气候起到良好作用。长白山区年度天然降水一般比相邻平原地区要多下雨10%以上。因此,长白山区即使旱年月,也不感觉怎么旱。所以山区植物茂密,森林成长快,野生动物很多,药材盛产。
1.2.2 药材资源。据《长白山植物药志》长白山区有药用植物875种、其中人参产量1982年为700t,占全国产量的50%。另有人参茎叶1700t,其中包含可提取的具有治疗心血管疾病高效的人参皂甙成分为60t,相当于现产人参根须所含人参皂甙两倍以上。此外,其他名贵植物药材储藏量也很丰富。据初步调查有:木灵芝0.65万kg,贝母21万kg,天麻76万kg,黄芪68万kg,党参522万kg,刺人参1206万kg,五味子2693万kg,刺五加5亿kg。动物药用资源有36种,如梅花鹿、马鹿94000头,年产干茸2万kg,占全国产量40%;还有鹿茸血0.45万kg。名贵的哈什蚂,即中国林蛙,也是长白山区的特产。总之,长白山区是我国三大天然药库之一,许多药用植物有抗衰老,抗癌作用,其资源和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认识和发掘。这些药用动植物资源如合理开发,可以做到永续利用。
1.2.3 其它野生资源。长白山区有野生植物2000多种,除800多种药用植物外,其他许多植物也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山葡萄、笃斯越桔、软枣猕猴桃等可作高级果汁,天女木兰可作高级香料。薇菜、蕨菜、松茸蘑等是出口产品中创汇较高的品种。
2 药材栽培概况
吉林长白山地区人参、黄芪、党参、五味子、刺五加等名贵药材栽培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在长白山区的人参栽培,在2000年以前,以园人参栽培为主,但是园人参的数量虽然大,但是市场价位不高。因此,为了满足市场消费者需求,特别是天然山参需求旺盛,而天然山参稀少价格昂贵,还那满足不了需要。因此,长白山区人参农民,就想出了一个把园子里人参,移栽到森林的划片区域进行野化环境下人参栽培新方式,这样一来人参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周期延长到10年、15年、20年、25年、30年,而从产出情况看,参农所获得物质回报大大提高,一根野化环境培养出来人参,虽然达不到天然野山参几千、几万、几十万,甚至百万的价位。但是比园子里人参的萝卜价位要高几十或几百倍,一根三品叶、五品叶野化人参,可以卖到几百、几千甚至万元人民币。
3 野生动物养殖及加工概况
梅花鹿、紫貂、黑熊、林蛙的养殖历史悠久,林农们饲养培育经验丰富。并且还设有吉林左家特产研究所,对长白山区林副特产专门研究,还与白城市、松原市的紫貂、貉、狐狸众多居民养殖户建立了经常技术指导和提供种畜的业务互动关系。同时吉林左家特产研究所还与黑龙江林业大学等高等院校保持学术交流,同时左家特产研究所还自己办中药加工厂,生产以梅花鹿鹿茸等为原料利心丸,即吉林特研药业有限公司,因为治疗心脏病效果良好,深受消费者信赖。目前,梅花鹿饲养场和大型养殖户,紫貂饲养场和大型养殖户,林蛙饲养场和大型养殖户,一般多与生产中药的药厂鉴定供销合同。从调查市场数据来看,白城、松原的紫貂、狐狸、貉的养殖业是吉林省最为普遍和发达地区。此外,山区、半山区的通化市、辽源市、伊通县的梅花鹿养殖也具有一定规模,但是多为散户,产品销售随机性很大。订单产品销售比重不大。客观上对深入发展不利,因为现代市场是要求产销一条龙,产业链断裂,不利于长久发展。同时市场信息知晓不完全,容易造成产需不平衡和价格剧烈波动,对养殖户扩大再生产不利。
4 加快长白山特产经济发展的步伐应加强的措施
4.1 政府运用激励机制,最大限度调动特产经济各个方面积极性。政府应当在政策、法律、财政、银行信贷、产销衔接各个方面,出台有利于特产经济发展的措施办法,并为散户集约化经营给与指导,或者搭桥促成散户与公司联合,保护竞争中各方应得利益,调动产业重组积极性。由于散户处于产业链末端,技术方面和资金方面往往不如公司,没有政府出面支持,一般不敢和公司联合,害怕吃大亏。
4.2 无论是梅花鹿、紫貂、黑熊、林蛙的公司,还是养殖大户、散户,必须清楚产业化和集约化是生产发展必然趋势,规模化养殖,才能在市场竞争大风大浪中,经得起考验。我国加入WTO,西方发达国家森林特产养殖也必然加入我国市场竞争,不管你乐意不乐意,都得必须面对,不能回避。
4.3 必须发挥长白山区中药材生产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中药材原材料产品。比如:长白山区园子人参野生栽培就是有益尝试。木灵芝,贝母,天麻,黄芪,党参,刺人参,五味子,刺五加等中药材生产与科学研究要加强,市场需求的调研也要及时跟上,加大林地空地利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劳动力技术培训,不但要增加产量,更重要的是保证质量和提高质量,要充分认识好药治病,坏药要命的道理。长白山动物药用资源有36种,要大力改善生态环境,是动物生存空间和食物得到保证,人类尽可能不干扰动物休养生息,依法对杀害动物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4.4 政府想办法扶持技术能力强,资本金不足散户的生产和经营,发挥他们一技之长,促进长白山区特产经济长期健康有序发展。
4.5 养殖户+公司+中药工厂=共赢与成功的新模式,应该大力提倡。发展民族特产经济是振兴长白山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做好各个方面工作。使特产经济始终处于良好发展的环境之中,力求特产是绿色有机产品,利于消费者的健康长寿,大力发展高效林业生产,促进长白山经济持续发展和后劲十足。
4.6 生产要发展,科学技术教育是先行。所以、特产学校、林业大学、农业大学,要在教材、教师、试验各个方面,给特产经济以关注和支持,培养特产经济人才,培训一线养殖户和劳动者,发挥大专院校在国民经济中应有推动作用。
[1]石庆龙,丁丽华.略谈北方山梨山丁子野生资源保护[J].北方园艺,1992(2).
[2]丁丽华,石庆龙.论广泛利用五边闲地栽植经济林的意义[J].现代化农业,2009(3).
[3]石庆龙.发展高效农业的意义[J].吉林林学院学报,2000,16(12).
[4]石庆龙.吉林省发展绿色品牌农业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