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间果园早春蔬菜间作模式在半干旱地区的应用

2013-01-26高大鹏

中国林副特产 2013年4期
关键词:行间塑料薄膜林果

高大鹏

(辽宁省建平县建平镇林果服务站,辽宁 建平 122400)

辽宁西北部地区,包括朝阳市的建平县、喀左县等部分县市,地处内蒙古高原向东南延伸及科尔沁草原的南部,以低山丘陵区为主要地貌特征,年无霜期115~155天,年有效积温2800~3300℃,年平均降水量450~550mm,且集中于7~8月份,该区土壤以褐土为主,位于 E 119°15′~120°02′,N 41°17′~42°20′,该区水土流失严重。耕地中水田少,旱田多;旱田中坡地多,平地少;坡地中薄地多,肥地少。该区充足的光照资源、较高的有效积温及丰富的土地资源又有利于林果及各类农业生产。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我们规模地组织实施了退耕还林栽果项目,为了使林果农在退耕栽果中收入不减,我们进行了林间果园早春蔬菜间作新模式。

1 半干旱地区林间果园早春间作蔬菜模式的效益分析

辽西北低山丘陵区林间果园早春蔬菜间作模式,是一种在林间果园进行蔬菜种植的优化模式。该模式的优点是:投资收回周期短、快,经济效益高。林果行间间作菜效益高达5000~10000元/667m2·a。林果-菜间作模式适合城郊、平肥地块。我们在林间果园间作模式化栽培中,研究了林间果园早春蔬菜小拱棚地膜覆盖间作技术模式,不仅利用了早春林果行间的充足光、热资源,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林地果园的总体效益。

2 林间果园间作蔬菜品种

辽西北低山丘陵区林间果园早春蔬菜间作的蔬菜品种主要是:茼蒿、结球生菜、大蒜、小葱、苦苣、萝卜、甘蓝、芹菜、辣椒等耐阴或较耐阴类型的蔬菜。实行林果-菜间作模式,因间作物具有较高的肥水条件,极其有助于林木果树树体增根扩冠,提早结果。

3 林间果园间作蔬菜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林间果园间作蔬菜科学的经济利用了土地、更充分利用了光热气候资源。在幼龄林地、果园中实施蔬菜间作,可使林地、果园的光热能利用率得到大幅提高,从而更尽科学合理的利用了光热气候资源。更有效地利用了林果地空间,使林果和间作经济向立体方向发展,在果园、林地幼龄树行间间作蔬菜作物,不仅具有良好的光能利用效应,而且具有充分的通风透光效果,充分利用了距离地面0~60cm的林果地空间,与林木、果树对空间和光资源的利用互不影响或影响不大。

4 蔬菜早春小拱棚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蔬菜早春小拱棚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主要是小拱棚的设施与结构。建小拱棚应在地面封冻前或冬季即将过后,在预先打好的菜畦上,用小竹竿弯成高1~1.2m,宽1~3m的拱形棚架,长度以地块栽培面积而定,一般为5~10m,林果行间最好以南北行向建造为宜,此行向采光率高,棚架建好后,上面覆盖塑料薄膜。拱棚的宽度超过2m的,中间应设一排木柱或钢筋混凝土柱,并在其上加设纵向竹竿或拉紧的镀锌铅丝,以加固骨架,使其承受棚上较大的负荷。塑料薄膜四周埋入土中并踏实。为防止塑料薄膜被风吹开,在小拱棚上面间隔1m左右,用绳子做压膜线,两端栓上木桩、石头钉入地下。1m宽或以下的小拱棚还可插外骨架,把薄膜压牢,形成一个拱圆形的覆盖畦。为便于放风,可将塑料薄膜四个底边卷入细竹竿,用30~40cm长的8#铁线上端弯成回钩,按50cm左右的距离,贴着薄膜卷边插入土中,把塑料薄膜固定,即可省去埋土的麻烦,又便于放风。为提高塑料小拱棚的防风保温效果,夜间可在膜外加盖稻草帘、草包片、苇毛苫、牛皮纸等。为便于操作,棚与棚之间要留有50cm宽的距离。在小拱棚建好的基础上棚内进行各类适宜早春栽培的蔬菜生产,并采用地膜覆盖技术,以进一步增加升温保温的效果。这种小拱棚由于有一定空间,其保温效果比单纯采用地膜覆盖要好的多,因此,它的收获期比地膜覆盖栽培提前10~15天。此期,林木和果树尚未展叶和形成叶幕,光资源恰好由间作物充分利用。早春小拱棚地膜覆盖可以生产芹菜、韭菜等各类蔬菜,是一种林果行间间作的优化模式。

猜你喜欢

行间塑料薄膜林果
蟹棒表面的塑料薄膜要不要一起煮?
行间生草对深州蜜桃园土壤肥力、pH和盐度影响
冬季给猪搭建屋中屋可防寒
行间种植油菜增加梨着果率和改善果实品质
平山县主要林果有害生物的发生及防治
参观2018书刋国博会
农用塑料薄膜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线行间
阿克苏林果虫害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请和一只胖子相恩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