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探讨

2013-01-25矫克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7期
关键词:孕产妇婴儿胎儿

矫克云

吉林省珲春市医院,吉林 珲春 133300

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探讨

矫克云

吉林省珲春市医院,吉林 珲春 133300

目的:通过收集我院收治孕产妇的孕产度健康教育方法及护理效果等资料,有针对性地对孕产妇展开健康教育,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维护产妇的健康。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568名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总结。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孕产妇掌握健康知识,促进母婴健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健康教育可以增加护患间的情感沟通,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孕产妇的认知水平,减少产褥期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孕产妇康复及婴儿健康成长,提高围产期的健康质量。

孕产妇;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是千百年来人类繁衍的自然规律。孕产妇大多数是需要医护人员帮助其完成生理功能的正常人。但在怀孕到分娩以及产后恢复的整个过程中,仍会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孕产妇以及胎儿的健康。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及孕产妇与其家属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不断增加,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提供高水平的健康教育已经成了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健康教育是医院的重要职能 ,护士作为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在整个教育过程扮演着关键性角色,而教育方法和技巧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1]。医务人员需根据不同对象和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灵活多样的方式为患者及家属进行系统健康教育[2]。现对我院妇产科一年中开展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如下探讨。

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1日至2012年11月20日收治的孕产妇15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分娩总数1463例,自然分娩1010例,剖宫产453例。1463例产妇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效果良好。

2 健康教育方法

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孕期健康教育、入院教育、分娩知识教育、产褥期健康教育和婴儿保健5个部分[3]。

2.1 孕期健康教育 很多首次怀孕的准妈妈们,由于紧张兴奋没有孕育经验而显得手足无措,又因孕妇的年龄、认知及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使孕妇及家属均给予这个未出生的孩子无限的关注,优生优育的愿望更加强烈。孕期健康教育可以指导准妈妈们正确的保健措施,有利于胎儿健康生长发育。我院在孕妇来院孕检时就通过口头讲授、宣传手册、宣传长廊等方式向孕妇讲解孕期的保健知识及特殊变化。使孕妇对妊娠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有初步的了解。同时我院对孕妇在孕期的检查、营养、保健、胎教等方面进行指导。

2.1.1 产前检查 通过产前检查,能够及早发现并防治合并症 (孕妇原有疾病如心脏病)和并发症 (孕期后发生的疾病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时纠正异常胎位和发现胎儿异常,确定分娩方式。指导孕妇及时建立围生保健卡,进行有关项目的检查及填写。并在整个孕期按时来院进行产前检查,应于妊娠20~36周间每四周检查一次,妊娠36周起每周检查一次。

2.1.2 膳食营养 孕早期大多数妇女会发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于妊娠12周左右自行消失。指导孕妇不必紧张,但应该加强营养。孕期摄取的营养要同时供给自身和胎儿,丰富均衡的营养对胎儿大脑和体格的发育至关重要。孕期需摄取高于平时的热量、蛋白质、钙、铁及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膳食种类应多样化,每种营养素的供给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注意平衡膳食。

2.1.3 开展胎教 国外大量科学研究已经证明,胎儿在宫腔内有感觉,对刺激有反应,妊娠24周胎儿已经开始有听觉。可以每天定时放一些抒情优美的音乐进行音乐胎教。也可利用对话、抚摸、适当的锻炼等对胎儿进行早期教育。此外,孕妇思维和联想所产生的神经递质也能传入胎儿脑部。所以平时要指导孕妇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情,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

2.1.4 其他健康指导 指导孕妇适当活动与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卧床时应多采取左侧卧位;注意个人卫生,洗澡以淋浴为宜;衣着宜宽松、保暖、舒适、柔软,应穿有宽大后跟,鞋底柔软防滑的鞋子,不宜穿高跟鞋;随着乳房增大而更换胸罩;避免染发烫发及接触有害的化学物质;禁忌吸烟、吸毒及饮酒,避免发生流产、早产、畸形、死胎等;妊娠12周(包括第12周)之前及妊娠32周之后避免性生活,以防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及感染;谨慎用药,如确实需要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指导孕妇学会自测胎动;指导产妇识别先兆临产,有异常及时来院检查。

2.2 入院教育 孕妇入院后,医院的特定环境会使她们产生陌生感和恐惧感。护理人员首先要主动热情接待,安排床位,介绍主管医生、负责护士、医院的住院环境,同时向孕产妇作自我介绍,取得孕产妇及家属的信任,从而进行双向交流,建立一种指导合作式的护患关系[4]。通过图文结合的宣传手册讲解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及乳房的护理。指导孕妇合理营养、注意卫生、自我监测胎动及观察临产征象。向孕妇讲解分娩的一般过程及相关知识,如:见红是分娩的生理现象;胎膜已破应保持外阴清洁并抬高臀部卧床休息,避免活动。防止羊水流出过多及脐带脱垂。向孕妇讲解每一产程应该如何配合,说明分娩的阵痛及应对措施。关心体贴孕妇,消除她们的顾虑,稳定孕妇和家属的情绪,尽量减少影响分娩的不利因素。鼓励并支持自然分娩,树立孕妇的信心,调动她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确保顺利完成分娩。对于需要进行剖宫产的孕妇,说明术前术后各项检查及操作的相关知识及临床意义,讲解手术与麻醉的一般过程、如何配合及注意事项。耐心解释孕妇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好孕妇的心理护理,使她们能安心愉悦的等待新生命的到来。

2.3 分娩知识教育 孕妇分娩是家庭的大事,孕妇在分娩的关键时期会有不同的需求,了解产妇在这个特护时期的需求,能够切实改善我们的服务质量[5]。分娩时指导产妇做好自我调节,保持平稳心态。

2.3.1 第一产程 从出现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这段时期让产妇了解胎先露下降及宫缩的意义,树立产妇分娩的信心,顺利完成分娩;提供良好的待产环境,指导家属在旁给予产妇安慰与支持,尽量减少不良因素的影响;讲解分娩阵痛及应对措施,如深呼吸、抓住护士的手,腰骶部胀痛可用手掌按摩来缓解,也通过听音乐与谈话来分散产妇的注意力,减轻其疼痛的感觉;在宫缩间歇时注意休息,保持体力;鼓励产妇少量多次进食,宜进高热量、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并摄取足够的水分,保持分娩过程中充足的精力与体力;指导产妇每2~3小时按时排尿一次,防止膀胱过度充盈,影响胎头先露下降及宫缩。

2.3.2 第二产程 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阶段,指导产妇宫缩时正确使用腹压,屏气用力,促使胎头下降,宫缩间歇时,放松休息,等待下次宫缩;在胎儿即将娩出时,指导产妇配合助产士张大嘴呼吸用力或放松,以避免产妇因用力过猛或胎儿娩出过快造成母婴的产伤;切忌紧张恐惧,大喊大叫,不配合医护人员导致体力不支,宫缩乏力、难产等。

2.3.3 第三产程 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期间向产妇讲解胎盘剥离阴道流血是正常现象不必担心,耐心等待胎盘娩出;如有产道或外阴裂伤需要缝合时,操作尽量轻柔,应向产妇做好解释工作,做好产妇心理护理。

2.4 产褥期健康教育 刚刚生产后的产妇,身心都经历了一次既辛苦又危险的转变,身体虚弱,需要好好护理和保健,否则有可能产生一些产后不适症状,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自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 (除乳房外)均恢复至未孕状态的时期为产褥期,一般为6~8周。

2.4.1 产后观察 注意观察产妇的宫缩情况及阴道出血量,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教会产妇识别子宫复旧、腹部或会阴切口及恶露的异常情况,督促产后4小时按时排尿,以防止膀胱膨胀影响子宫收缩而引起的分娩后出血。

2.4.2 合理膳食 为了使产妇补充分娩过程中身体的消耗及哺乳的需要,应指导产妇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少食多餐,多食新鲜水果、蔬菜预防便秘,补充维生素和铁剂,多饮汤汁以促进乳汁分泌。

2.4.3 预防感染 指导产妇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每天除用温开水冲洗外阴外还应每天用2%碘伏棉球消毒会阴2次。会阴侧切者应取健侧卧位,防止切口感染。勤更换会阴垫、内衣裤及床单。

2.4.4 注意休息 产妇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的睡眠要保证8~10个小时,指导产妇学会母婴同步休息。告知产妇及家属定时通风的好处,保持室内安静、舒适、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为产妇的休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2.4.5 产后锻炼 产后的6~12小时开始鼓励产妇及早下床活动,以利子宫复旧及恶露排出。从分娩后的第一天就可以开始做产后体操了 (会阴侧切及外阴裂伤的产妇需待拆线后或适当推迟)。动作从简单到复杂、从少量到多次,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2.4.6 母乳喂养 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早开奶的重要性,指导产妇学会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

母乳中含有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最容易被婴儿消化和吸收,还含有大量的免疫活性物质,可以保护婴儿免受感染,增强婴儿的抵抗力;可增近母子间的感情,也有利于婴儿早期的智力发育;母乳喂养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还可降低母体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母乳的温度宜于婴儿食用,而且清洁、新鲜、温度适宜、方便经济。

早接触、早吸吮、勤哺乳可使婴儿及早感受来自母亲的爱护,适应吸吮母亲乳头的感觉,刺激母体尽早分泌乳汁,对母乳喂养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示范指导的方式教产妇学会正确哺乳与含接的姿势及方法:产妇应全身放松,取比较舒适的体位。一手环抱婴儿,另一手托住乳房。以乳头刺激婴儿口唇,待婴儿张大嘴时,立即将乳头放入,尽量使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并注意不要堵住婴儿鼻孔。当一侧乳房吸空后再换吸另一侧乳房,如乳汁过多婴儿吃不完时,应在每次哺乳后将乳汁排空,以利新的乳汁分泌。每次哺乳结束后应将婴儿竖着抱起,将头靠在母体上,由下自上轻拍背部1~2分钟,使胃内的空气排出防止吐奶。纯母乳喂养应达到4~6个月。2.4.7 避孕及产后检查 产后42天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注意避孕。不哺乳者可采取药物避孕,哺乳者采用工具避孕为宜。剖宫产术后至少应避孕2年。嘱产妇产后42天带婴儿一起到医院门诊进行健康检查。如此期间出现阴道流血过多、发热、乳房异常等情况应及时来院检查。

2.5 婴儿保健 向产妇及家属讲解婴儿正常的生理特点,教会产妇正确观察婴儿的体温、大小便及黄疸情况,以便有异常可及早发现。婴儿也应注意卫生,应勤换尿布,防止臀红。婴儿沐浴时间应选在哺乳后1小时,防止婴儿呕吐。沐浴顺序为:眼睛、面部、颈部、身体、四肢、最后为生殖器部位和臀部。婴儿脐带要保持清洁干燥,防止尿液浸湿引发感染。教产妇学会婴儿抚触的正确手法及注意事项,促进婴儿健康成长。

3 结果

我院收治的1463例分娩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21例,产后尿潴留28例,纯母乳喂养1405例,乳腺炎6例,无产褥感染发生。通过问卷调查,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

总之,护理领域面对健康教育理论的发展,应与时俱进,迎接新时代护理工作的挑战,促进全民的健康水平[6]。通过对孕产妇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不仅促进了婴儿的健康护理,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还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孕产妇的认知水平及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使护士的自身价值在护理工作中得到良好的体现。

[1]彭雪娟,滕海英.提高护士健康教育技巧的探讨 [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3):212-213.

[2]刘玉梅,杨泉.不同文化程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的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427.

[3]盛伟东.基层医院孕产妇健康教育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09,04(8):21.

[4]贺娟子,任晓芳.孕产妇护理中的健康教育方法及体会 [J].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0)B:904.

[5]黄彦清,叶桂香,程晓燕等.对产妇第二产程服务需求的调查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6,21(15):64.

[6]余江,王仙园.21世纪健康促进理论在护理领域的应用发展 [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37-438.

R714

A

1007-8517(2013)17-0093-02

2013.07.03)

猜你喜欢

孕产妇婴儿胎儿
婴儿为何睡得多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
婴儿房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婴儿为何会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