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肾镜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的临床观察

2013-01-25孙玉朝王忠臣郭利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7期
关键词:肾盏瘘管肾盂

潘 禄 孙玉朝 王忠臣 郭利俊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泌尿外科,内蒙古 牙克石 022150

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我院采用经皮肾镜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共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49~65岁,平均56岁。右侧4例,左侧2例。其中1例有腰部疼痛不适感,2例有肾积水,1例有间歇性肉眼血尿,2例无明显症状体检时发现。行彩超、双肾CT平扫加增强扫描及静脉肾盂造影 (IVP)检查,确诊为单发深部肾盂旁囊肿。IVP提示肾盂肾盏受压,肾盏轻度积水。CT显示深部肾盂旁囊肿,大小4.8~6.5 cm,静脉注射造影剂后无增强现象。

1.2 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满意后,病人截石位,患侧输尿管逆行插管后改俯卧位。腹部垫高,用注射器从输尿管导管注水使肾盂及肾盏充盈积水,在十二肋下用彩超确定穿刺位置,在超声引导下,用肾穿刺针穿刺入肾盂旁囊肿突入的肾盏。穿刺满意后,从肾穿刺置入导丝,在导丝引导下用筋膜扩张器依次从 F6扩张至F16,推入 F16剥皮鞘,建立经皮肾操作通道。置入7.5 F输尿管硬镜。检查寻找到淡蓝色隆起的囊肿,确定囊肿需切开部位及范围后,设置科医人100W+钬激光功率45瓦切开肾盂及囊肿壁,充分切开,保证引流通畅,切开满意后,查无活动性出血,置入F6双J管,保留F14肾脏造瘘管一枚,拔出剥皮鞘,缝合穿刺处切口并固定肾造瘘管。术后留置尿管,术后3-4天关闭肾造瘘管,观察48小时无发热、腰痛等症状后拔除肾脏造瘘管,术后6~8周拔除双J管。

2 结果

6例全部手术成功,手术时间30~45 min,失血平均50ml,无肾蒂血管损伤。均无并发症发生,一般病人术后7~9天治愈出院。随访到5例术后患者,随访6~24个月,复查彩超、CT检查囊肿消失,复查IVP无肾盂及肾盏积水,囊肿无复发。

3 讨论

3.1 肾盂旁囊肿严格地来说是由于肾门部淋巴或其它非实质性组织发生的囊肿[1],肾盂旁囊肿多为先天性病变,尿路梗阻、局部的淋巴管扩张和慢性炎症是可能的诱发因素,确切病因不明。发病率占肾囊肿1%~3%,可发生于任何年龄,50~70岁多发,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2]。多数患者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若囊肿增大压迫邻近组织结构,可出现腰部胀痛、血尿、高血压、泌尿系感染及肾积水等症状。

临床上肾盂旁囊肿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诊断,彩超表现为无回声囊性球形或卵圆形,囊壁光滑,无血流信号。CT检查对诊断本病的作用是最肯定的,CT检查在形态学上与B超相似,CT值-10~20HU,近似水密度,注射造影剂后无增强,IVP检查示肾盏、肾盏受压积水,并可除外肾盂、肾盏占位性病变。MRI检查在T1加权影像为低信号强度,在T2加权影像为高信号强度,MRI对囊肿内出血、血肿机化及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有特异性。

由于本病多发于单侧,病程缓慢,为良性病变,早期患者多无自觉症状,影像学无明显肾盂压迫者,一般小于5.0 cm定期复查,当囊肿直径>5cm,或出现压迫症状及并发症时,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

3.2 肾盂旁囊肿的治疗传统方法采用开放性囊肿去顶、脂肪填塞术,技术成熟,操作简单,解剖结构清楚,并发症少,可同时处理肾脏及周围的其他病变[3]。但传统开放手术对机体损伤较大,且术后恢复慢,住院时间长[4]。现在已被各种微创技术所取代。超声指导下肾囊肿穿刺抽液并注射硬化剂治疗,但有17% ~44%的复发率[5]。肾盂旁囊肿穿刺并注射硬化剂的治疗术中可出现肾盂损伤、出血等并发症,硬化剂注入肾盂内,术后可引起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腹腔镜手术治疗肾盂旁囊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出血少及效果好等优点,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操作不断熟练,腹腔镜在泌尿外科已广泛应用于肾盂旁囊肿的治疗。但由于深部肾盂旁囊肿位置较深,且囊肿切除难度大,行去顶减压,囊肿处肾实质较厚去顶手术出血多,囊腔无法充分切开引流,术后引流不畅,容易复发,必要时需二次手术治疗,由于术后瘢痕粘连等,行二次手术治疗更加困难,增加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

3.3 我院经皮肾镜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治疗深部肾盂旁囊肿6例,穿刺前用注射器从输尿管导管注水使肾盂及肾盏充盈积水,以免穿刺入囊肿中,术中将囊肿充分切开使囊液流入肾盂内形成内引流,使囊肿明显减小或消失。囊肿切开的要充分,避免囊肿复发,钬激光切开囊肿壁止血效果好,出血少,术野清晰,避免损伤,安全性高,留置双J管,并把近端拉入囊肿内,预防切开处粘连导致囊肿复发,术后留置双J管6~8周。

[1]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707-1718.

[2]张廷继,李昭夷,王小波等.肾盂旁囊肿5例报告[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9,14(3):199.

[3]李泽良,孔垂泽,王毅等.肾盂旁囊肿[J].中华外科杂志,2003,41(3):208-210.

[4]李光辉,陈兴屹,仇广明等.肾盂旁囊肿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4(4):245-246.

[5]闫拥军,卜宏民,王连梁等.后腹腔镜治疗肾盂旁囊肿7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8):7026.

猜你喜欢

肾盏瘘管肾盂
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21例体会
结核性肾积水与非结核性肾积水的影像学差异
胎儿肾盂扩张相关疾病的三维超声诊断研究
猪回肠食糜的取样方法
并行导丝法在更换肾造瘘管中的应用:附33例次报道
集合系统CT三维重建精准指导经皮肾镜手术目标肾盏选择和穿刺的临床研究
肾衰合剂对大鼠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保护作用
腔内悬吊联合置管引流治疗瘘管性脓肿
马蹄肾自发性肾盂破裂伴尿外渗1例报告
纤维胆道镜在肾盂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