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三次常务理事会议纪要

2013-01-25王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主任委员生理学会员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三次常务理事会于2012年11月25~27日在广东省韶关市召开,出席会议的常务理事有鲍郎、陈国强、杜斌、姜勇、姜志胜、李萍、李永渝、李志超、刘秀华、卢建、陆大祥、施广霞、余细勇、王华东、王建枝、王万铁、王学江、吴立玲、张海鹏、张书霞、张幼怡和朱广瑾教授,陈琪、高钰琪、曹亚、陈赛娟、陈命家教授因事请假未到会,陈琪、陈赛娟和陈命家教授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副秘书长朱毅、王谦教授、学会秘书宋宗恩、余晓星,学会网站负责人戚仁斌教授、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编辑部主任胡巢凤教授列席了会议。

会议由吴立玲理事长主持。到会的副理事长、秘书长和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分别介绍了各自分管的工作在2011~2012年度的进展、存在问题及2013年的工作计划。

一、出版工作

王华东副理事长就2011~2012年学会主办的4份期刊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

(一)《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2年出版发行12期,印发总数48000册,刊发文章412篇。稿源比2011年有所增加,坚持刊用高水平论文,退稿率超过60%,发表周期5~6个月。编辑部于2011年12月完成了第六届《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编辑委员会换届工作,实现编委的年轻化、国际化。2012年7月分批派送所有编辑人员参加广东省新闻出版署举办的“期刊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学习,组织开展杂志编辑研究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编辑部不断完善网站建设,免费提供现刊及过刊全文,开放全文时滞由2011年的2个月缩短至2012年的15天;在网站主页增加了预发表目录;2012年1月开通了审稿专家和作者的手机通知服务。

2011年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基础医学类排名第一;2009~2011年连续3年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基础医学类综合排名第一;2011年11月被评为2010年度“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2011年被评为第二届“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1年11月荣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二)《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2年为双月刊,已发行10000册。今年的来稿数量与去年相比略有增加,退稿率23%。

已被国内多数重要数据库收录,并被多家权威文献机构授予核心期刊称号,在国外本刊已被MEDLINE/Index Medicus、EBSCO、CA、WPRIM 等检索系统收录。

主要存在编辑人员不足、人员老化和经费不足的问题。网络技术的发展对纸质版发行造成明显冲击。

(三)《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2年为月刊,全年共发行18000册。2012年加强对外交流,取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启用网上投稿系统,论文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逐年上升。这两年来稿量明显增加,存在稿件发表周期较长和因此影响投稿数量的问题。

(四)《糖尿病新世界》

为半月刊科普刊物,全年出版科普期刊24本,2012年发行8万册。编辑还应更深层次地与内分泌科专家和糖尿病患者交流学习。2011年3月中国科协组织的期刊核验因期刊标注不规范予以缓验,纠正后通过科协期刊审查。2012年7月份《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社拟重新调整杂志的研究方向和市场定位,申请将杂志的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变更为卫生部所属的单位主办,主管部门变更为卫生部。《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的原有征订用户、职工和债权债务由《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社妥善处理和全部承担。同时《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社将进行转企改制。但目前还处在向学会申请办理相关手续的过程中。

(五)网站建设

在吴立玲理事长、学会办公室、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编辑部胡巢凤主任和学会网站工作组戚仁斌教授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学会网站的备案工作,现学会网站已全面开通,网址与原来相同。

二、教学工作

陈琪副理事长派代表汇报了学会的教学工作。

筹备2013年国际病理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计划于在2013年11月8~11日在中国南京召开。已获得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同意举办会议的批复文件。中国病生学会秘书处完成了国家继续教育学分申请。已确定了部分国内外特邀报告专家名单(包括中国、瑞典、俄罗斯、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学者)。

编撰了《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病理生理学卷,预计于2013年出版。编写了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病理生理学》第八版,已完成修订稿工作。出版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的《新编病理生理学》第三版。启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的《病理生理学》编写工作。第四军医大学李志超教授等编撰了适用于病理生理学在内的四门课程整合的《器官-系统模块实施PBL教学的指导手册》。

学会积极开展多种教学沙龙及教学研讨会。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采用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和PBL的教学模式。南京医科大学进行了病理生理学PBL教学试点。

学会还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及专业知识培训。

三、外事工作

王建枝副理事长汇报了2011~2012年的外事工作。

计划于2013年组团赴圣地亚哥参加国际心脏病研究会(ISHR)第21届世界大会。ISHR中国分会经中国科协批准,成功申办2019年在中国北京举办第23届世界大会。

2013年组团赴台湾参加“第九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

向中国科协报批了2013年在南京召开国际教学研讨会。会议将围绕“病理生理学课程建设、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研讨,邀请国际知名病理生理学家作特邀报告和专题报告,并有多种形式的教学交流。

2013年在广州召开国际转基因技术大会。

四、学术工作

高钰琪副理事长因事请假未能参加会议。向大会提交了明年的学术会议计划。

五、组织工作

朱广瑾副理事长报告了学会的组织工作。

2011~2012年新增会员369人,会员总数4476人,进行会员统一编号、会员登记、收取会费、逐步完善学会的网上会员会籍管理等项目。

2011~2012年换届的专业委员会有:

1.心血管专业委员会,选举余细勇任第八届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琪、张幼怡和朱毅任副主任委员。徐明任第八届心血管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季勇任副主任委员。

2.国际心脏研究会(ISHR)中国分会第六届执委会,韩启德任荣誉主席,惠汝太任主席,杨黄恬、张幼怡、余细勇任副主席,朱毅任秘书,吴立玲任司库。

3.受体第四届专业委员会,张幼怡任主任委员,姜勇、汪南平、陈琪任副主任委员。

4.动物病理生理第六届专业委员会,张书霞任主任委员,高洪、吴东来、乔健任副主任委员。

5.缺氧和呼吸专业委员会即将换届,成立第五届专业委员会,黄庆愿拟任主任委员,胡清华、龚永生拟任副主任委员。

六、学会办公室工作

张幼怡秘书长汇报了学会办公室日常工作及学会财务情况。

2011年2月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专业委员会的财务委托学会办公室代管。办理网站备案,恢复学会网站正常运行。

2012年共向中国科协申报项目6项,获得资助3项,分别是:①中国科协学会改革发展基础工程资助类项目:“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会员工作体系建设”;②高端前沿学术交流活动项目:“国际心脏研究会(ISHR)中国分会(第十一届)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受体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大会”;③中国科协继续教育试点项目:“国际心脏研究会(ISHR)中国分会(第十一届)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受体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大会”。

协助会员参加各种评比和推荐工作。

此外,办公室就学会章程核准及报批、各项年检、审计、协助会员参与各种评选及评比等做了大量工作。

七、各专业委员会工作报告

参会的各位主任委员们汇报了过去一年来的工作,各专业委员会积极组织会员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加强学术交流。积极发展会员,扩大会员的覆盖面。同时,向常务理事会报告了明年将要举办的学术会议。

八、有关决议

常务理事会就以下几个议题进行了讨论,并形成决议如下:

1.增补杜斌教授、陈赛娟教授、余细勇教授和张书霞教授为常务理事。

2.担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委员者应积极发展会员,必须参加专业委员会的学术会议,2次无故不参加学术会议视为自动退出。另外,为避免任职过多,1人不宜在3个以上的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专业委员会中担任委员。

3.参会的22名常务理事以举手表决的方式就成立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机能实验教学专业委员会和血管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进行了讨论和表决。15票同意成立机能实验教学专业委员会。对血管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的名称常务理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认为现名称还需进一步修改,12票同意先开展学术活动,待确定新的名称及科学内涵后再上报常务理事会。

4.按照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的章程,目前没有设立三级学组的相关规定,各专业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三级学组需先报常务理事会讨论,并制定相关的规定和修改章程。需根据民政部和科协的要求,全国性学会所属的专业委员会等均按照学科专业命名。各专业委员会因工作需要可成立相关的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需报学会备案。

5.明年的常务理事会在上海召开,由常务理事陈国强校长承办。

猜你喜欢

主任委员生理学会员
冷向阳当选九三学社吉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
冷向阳当选九三学社吉林省委员主任委员
冷向阳当选九三学社吉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质疑与思考: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十个问题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