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煌教授经验方急症应用举隅

2013-01-25彭慕斌彭应涛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4期
关键词:经方浮肿异位症

彭慕斌 彭应涛

(湖北省应城市中医医院,湖北 应城 432400)

黄煌教授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著名经方医学家,长期从事经方医学的研究及临床实践,学验俱丰,造诣精深。笔者有幸聆听黄教授学术报告数次,并阅读其《经方的魅力》等书籍,深受启发,将其经验方用于中医急症临床,收到满意疗效,特介绍如下。

1 退热汤案

郑某,女性,52岁,农民。2012年11月16日初诊。患者于半月前,感冒后出现不规则发热,体温高达39.8℃,伴恶寒,汗出,周身酸痛。在社区诊所予抗病毒、抗感染治疗(具体药物不详)7 d,仍高热不退,于11月10日转上级医院,骨髓细胞学正常、ENA全套阴性、结核抗体阴性、细菌及痰培养无优势细菌生长,仅胸片示双下支气管炎、双侧胸腔少量积液。经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抗炎6 d,仍呈不规则高热,诊断为肺部感染;结缔组织病可能;其他待排。建议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因经济原因,患者出院后来我处要求中药诊治。询知病已半月,仍发热、恶寒,时作时止,汗出,伴周身不适,口干,尿黄,咳嗽,咯痰不爽。察舌红、苔薄白少津,脉浮数。虑为外感之邪,由表入里,里热内盛,予退热汤:柴胡20 g,黄芩15 g,连翘50 g,生甘草10 g。3剂,水煎取汁800 mL,每日分4次内服完。服药1剂,当晚汗出热退。3剂服后,发热止,余症均退,但汗出较多,遂宗上方加太子参。处方:柴胡10 g,黄芩12 g,连翘15 g,甘草 6 g,太子参15 g。服药 3剂,再未发热,出汗亦大为减少。停药观察数日,病情无反复,复查胸片双侧胸腔积液消失。2013年1月16日随访,病愈后一切正常。

按:退热方是黄教授的经验方,由小柴胡汤去人参、半夏、生姜、大枣,加连翘组成,主治感冒发高热,汗出热不退或无汗身热者[1]。小柴胡汤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该方虽不发汗,但患者服药后出汗较多,且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正如张仲景所言“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2 四味健步汤案

章某,男性,72岁。2011年9月26日初诊。患者有“糖尿病”病史数年,近6个月来,反复咳嗽、喘气,且双下肢重度浮肿,呈凹陷性,下午尤重,抬高下肢则浮肿减轻,步履困难。曾在某医院住院1个月,诊断为2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后血糖正常,病情稳定,但双下肢浮肿不见改善,排除心、肝、肾、内分泌及低蛋白血症等因素,遂来本院就诊。患者乘轮椅推进诊室,面色萎黄,神情暗淡,语言低沉,舌质色暗,边有瘀紫,脉细涩。参合脉证,虑为羁病日久,阴虚内热,耗津灼液,血行瘀滞,水液内停,予四味健步汤加味:赤芍30 g,石斛 30 g,怀牛膝 30 g,丹参 20 g。5 剂,水煎取汁300 mL,分2次内服。服药5剂,尿量增多,下肢浮肿稍减。再宗上方5剂,下肢浮肿减轻过半,精神转佳,尚感乏力,纳差、恶心。宗上方加厚朴8 g,生姜5 g,再服5剂,下肢浮肿消失,舌质紫暗改善,仅下午足踝部略肿。遂宗上方加太子参、黄芪、白术等调理善后。

按:此案相当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系久病致瘀之结果,其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2]。患者久病体虚,阴虚津亏,又兼血瘀,可谓“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四味健步汤养阴活血利水,药中病机,仅服15剂,下肢浮肿很快消失。本着“治病必求于本”之旨,浮肿症状缓解后,又加参、芪、术益气养阴,以资巩固。

3 桂茯加大黄牛膝方

丁某,女性,42岁。2011年3月9日就诊。患者痛经进行性加剧5年,每次月经期前1 d开始疼痛,下腹冷痛连及腰骶,放射至大腿内侧,辗转反侧,呻吟不止,经血晦暗、夹块,伴恶心、呕吐,肛门坠胀,苔白,脉沉,服芬必得胶囊方可缓解疼痛。月经干净后疼痛遂止,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妇科已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建议手术根治,患者因恐惧手术而来我科试治。先后予以温经汤、当归芍药散内服数月,痛经症状不见缓解。笔者思及黄煌教授的桂茯加大黄牛膝方,遂用该方合青囊丸试治。处方:桂枝15 g,茯苓20 g,牡丹皮15 g,赤芍15 g,桃仁 15 g,怀牛膝 15 g,制大黄 10 g,香附 12 g,台乌药12 g。7剂,水煎取汁600 mL,分3次内服,并辅以丹红散(院内制剂)外敷下腹部,每日1次。用药后未出现不适反应,宗上方再服7剂。3月21日月经至,下腹疼痛稍减,仅第2日服用芬必得1粒,患者信心倍增。宗上方续服1月,4月18日月经至,下腹疼痛大减,再未服用止痛药。连续服用上方3月,经期下腹疼痛轻微,可以忍受,能正常生活及工作,也不用服止痛药物。2013年1月12日随访,病情稳定。

按:患者痛经数年,已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从辨病角度为瘀血为患。根据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机理,活血化瘀应属常规治法,但温经汤温经散寒,养血祛瘀,用于冲任虚寒,瘀血内阻之痛经。当归芍药散养血调经,利水止痛,也为痛经常用方,两方均有化瘀止痛之功,但作用远不及桂茯加大黄牛膝方。该方系桂枝茯苓丸加大黄、牛膝组成,桂枝茯苓丸是《金匮要略》经典活血化瘀方剂,古代作蜜丸或汤剂服用能缓消症块。现代用本方加减治疗子宫肌瘤、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有瘀血征象者,亦获疗效[3]。全方以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之法,使气血通畅,同时配方中桂枝助阳解表,温通经脉,具有较好的镇静、镇痛作用;茯苓利水渗湿而益心脾之气,可助行瘀血,兼有镇静作用[4]。桂枝茯苓丸加大黄,虽无虫破瘀,但寓下瘀血汤方义,配牛膝更能引血下行。原方加此二味,能加强桂枝茯苓丸化瘀止痛之力。沉疴之疾,投以重剂,坚持服用而获捷效。

4 结语

笔者体验,黄煌教授的经验方只要方证对应,均获良效。其经验方系据经方化裁,在长达40年的临床实践中反复揣摩,才形成自己独特的验方。退热汤经小柴胡汤化裁而来,郑某持续发热半月,仅服药1剂即汗出热退,不能不令人称奇,此方类似验案不胜枚举。四味健步汤药仅4味(赤芍、石斛、怀牛膝、丹参),看似平淡无奇,章某糖尿病合并双下肢重度浮肿久治不效,服药15剂即浮肿消失;桂茯加大黄牛膝方虽未能治愈丁某子宫内膜异位症,但使其痛经大为缓解,且避免外科手术之苦。

上述3则医案有一个共同特点,均是先用西药治疗不效才看中医。这种就医的思维模式具有一定普遍性,同时也反映出当前中医界面临的境况。笔者在“读经典、做临床”的过程中,应学好经方、用好经方,切实提高临床效果,用疗效说话。正如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指出 “临床疗效是迄今为止一切医学的核心问题”[5],吾辈应以提高疗效为目标而加倍努力。

[1]黄煌.经方的魅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77.

[2]唐汉平,李宝华.自拟益气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30 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4):654.

[3]黄煌.黄煌经方使用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45.

[4]常改芝.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及对血清CA125 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5):831.

[5]朱良春.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朱良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50.

猜你喜欢

经方浮肿异位症
对经方薯蓣丸的认识及临床思考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腰椎椎管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miRNA-145负向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中OCT4的表达
COX-2、NFP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证候的表达研究
孕妇下肢浮肿怎么办
大龄孕妈要提防孕期浮肿
消除面部浮肿的足底按摩
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Ⅰ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临床研究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