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兜兰属植物的引种和栽培初报

2013-01-25曾宋君吴坤林张建霞陈之林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3年5期
关键词:萼片斑点种类

曾宋君,陈 砚,吴坤林,张建霞,陈之林,段 俊*

(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华南农业植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50;2.广州华大锦兰花卉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510517)

兜兰(Paphiopedilum)又称拖鞋兰、仙履兰等,全世界目前被发现的种类约有88个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至太平洋岛屿[1-3]。我国兜兰属植物丰富,约有 27 个种[1,4-5]。近年来,又有 3 个新种被发现[2,6-9]。兜兰由于独特的花朵造型、绚丽的花朵色彩、持久的观赏花期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国际花卉市场上十分流行的高档花卉,由于人们对其过度的追逐而对野生资源进行了毁灭性的采挖,兜兰已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植物物种之一,所有野生种类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 I而被禁止交易[10-1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进行了兜兰属植物的种质资源的引种和相关研究,已收集到了所有原产我国的所有27种兜兰种类并种植于华南植物园科研温室中并开花[10],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结合这些种类在华南植物园的引种栽培的适应性状况,评价了我国兜兰属植物的观赏价值及在华南地区的应用前景[12]。本文对不产于我国的国外的兜兰属植物进行引种、栽培和迁地保护,能为世界兜兰属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引种方法

2003年至2011年期间,通过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对外引种平台、广州华大锦兰花卉有限公司、台湾拖鞋兰协会、云南保山市绿波生物有限公司等从国外引进兜兰种类,除少数作为交流的兜兰为野生株外,大部分为无菌播种瓶苗或已种植的无菌播种苗。另外,少数种类是从民间兰花爱好者手中得到。

引种的兜兰栽培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保育温室中,温室具有水帘和加温设施。引种时严格执行检疫制度,杜绝病虫害进入温室。在种植前对引种的兜兰进行消毒,即用0.1%的甲基托布津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15 min,用水冲净晾干后再种植。

1.2 栽培条件和栽培方法

引种栽培的方法同国产兜兰属植物的引种栽培的方法基本一致[10]。对于一些价格昂贵的种类在基质选择和管理方面更为精细,对不同生长习性的兜兰种类进行分区管理。

1.2.1 温度和环境

温室冬天利用燃油加温机使温度保持在10℃以上,夏天利用水帘降温并加强通风保持在35℃以下。在栽培过程中,利用环流风机保持温室良好的通风状况[10]。

1.2.2 光照

温室具有内外两层遮阳网,外遮阳为70%黑色遮阳网,内遮阳为50%的银灰色遮阳网。冬季阳光弱或其它季节阴天时,打开两层遮阳网;夏秋季阳光强时利用两层遮阳网遮荫,通常情况下采用外遮荫网遮荫[10]。

1.2.3 栽培器皿和栽培基质

试管苗出瓶时一般采用1.5~1.7寸(1寸约为3.3 cm,下同)白色塑料杯;株形较小的兜兰种类换盆时采用2.5~2.7寸白色塑料杯栽培,株形较大的植株采用3.5寸白色塑料杯栽培。栽培基质为陶粒、兰石、蕨根和栎树皮。上盆栽培时先用粗陶粒垫底约1/4以利通气,上层为兰石∶蕨根∶栎树皮(2∶1∶1)的混合基质。对于一些珍稀的种类,用从日本进口的植金石代替兰石[10]。

1.2.4 浇水和施肥方法

保持栽培温室50% ~80%的空气湿度,特别在夏季高温季节和冬季要严防空气湿度过大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生长季节每天浇水1次,秋季干燥时在植株周围的地面、台架、道路和植株上喷水增加空气湿度,冬季气温在15℃以下时减少浇水,只保持基质湿润即可。

引种栽培的兜兰在刚上盆或换盆时10 d内不施肥,10~15 d后植株恢复生长时在盆面上撒施肥效为半年的氮、磷、钾营养配比为14∶14∶14的长效缓释奥绿肥,每半月施喷施1次氮、磷、钾营养配比为20∶20∶20的“花多多R”复合肥1 000倍液,冬天温度低于15℃时,停止施叶面肥[10]。

1.2.5 病虫害防治

栽培过程中每半个月喷施1次80%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多菌灵800倍液,并交替使用;每半月喷施40%的氧化乐果乳剂1 000倍液预防虫害发生。一旦发生病虫危害,则根据不同的病虫害种类及时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防治[10]。

1.3 引种成活率统计和生长情况观察

在栽培过程中,观察引种的兜兰的生长状况,统计引种1~2年内引种植株的成活率,统计引种后2~5年能开花的植株数,计算开花植株的百分数。

2 结果和分析

2003年至2011年,我们已引种到44种国外兜兰属植物并在种华南植物园保育温室中栽培,所有种类均成活,36种已开花,但引种成活率、生长状态和开花率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植株生长状态较好且易开花的种类有费氏兜兰、瘤瓣兜兰、雪白兜兰、报春兜兰、南印兜兰、楼氏兜兰、古德兜兰、菲律宾兜兰、苏氏兜兰、越南兜兰等。生长状况较差的兜兰种类有缘毛兜兰、黑氏兜兰、马氏兜兰、皱瓣兜兰、长须兜兰、玛丽兜兰、威氏兜兰等。下面分别介绍所引种的国外兜兰的生长状况。

(1)尖齿兜兰(P.acmodontum)。易栽培与开花的种类之一,花期2~4月,喜微酸性栽培基质。花单朵,中萼片与合萼片白色,具有暗紫色或紫绿色条纹;花瓣上半部紫色,下半部绿色并有黑色斑点,唇瓣橄榄绿或浅褐色。2006年引种的2株为成年植株,2008年开始每年开花。

(2)棉岛兜兰(P.adductum)。较易栽培的种类,喜较高的空气空气湿度和充足的阳光。花期4~5月。花序具2~3花,有时可达5花,几乎时开放;中萼片与合萼片上有栗色粗条纹;花瓣下半部浅黄色并有栗色斑点;唇瓣浅黄色,前面有紫褐色脉纹。2008年引种为3株小苗,现有2株已开花。

(3)斑瓣兜兰(P.argus)。较易栽培的种类,花期3~4月,比其它兜兰更喜酸性栽培基质。花单朵,中萼片白色,具绿色脉,近基部有紫色斑点;花瓣白色,具绿色脉,近先端有具密集的黑色疣点;唇瓣下部绿色并有深色脉,上部紫褐色;退化雄蕊浅褐绿色或浅黄绿色,中央有深绿色脉纹。2008年引种为2株小苗,现有1株已开花。

(4)髯毛兜兰(P.barbatum)。第一个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HS)正式注册登录的兜兰属的人工杂交种P.Harrisianum的亲本,是较易栽培和开花的种类,花期6~7月和12月至翌年1月。对冷凉和通风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花单朵,中萼片白色,具紫色条纹,合萼片浅黄绿色,具绿色脉;花瓣紫色至浅栗色,沿下半部上侧边缘具少数黑色疣状突起;唇瓣栗色至紫栗色,2008年引种为3株小苗,现有2株已开花。

(5)瘤瓣兜兰(P.callosum)。是兜兰中最易栽培和开花的种类之一,花期夏季。中萼片底部偏绿,顶端白色,斑纹紫黑色,花瓣基部绿色,尖端红色,有黑色瘤状物。花朵色彩鲜艳,花期长,本身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欧洲是标准的切花,以它为亲本获得了许多观赏价值极高的后代,其中由胼胝兜兰(P.callosum)和劳伦斯兜兰(P.lawrenceanum)杂交而来的摩帝(P.Maudiae)及其杂交后代,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栽培最广,并多次获奖。2004年引种为10株大苗,每年几乎全部开花。

(6)缘毛兜兰(P.ciliolare)。兜兰中较难栽培的种类之一。花期5月。花单朵,中萼片与合萼片浅紫褐色至浅紫红色,上部与边缘通常白色;花瓣白色至浅紫红色,有深紫色脉和浓密的黑色斑点;唇瓣浅紫褐色或栗色。2008年引种为2株小苗,1株成活,另1株已开花。

(7)沙巴兜兰(P.dayanum)。较易栽培的种类,需要低温诱导才能开花,花期3~5月。花单朵,中萼片与合萼片白色,具绿色脉;花瓣浅紫红色,有暗色脉;唇瓣栗色或紫褐色。2004年引种的4株小苗,有2株已开花。

(8)南印兜兰(P.druryi)。兜兰中最易栽培和开花的种类之一,花期3~4月。花单朵,浅绿黄色或黄色;中萼片与花瓣上有暗色脉和1条栗褐色中央纵带;合萼片色较浅,有2条黑紫色纵线;唇瓣有时有模糊的浅栗色斑。2004年引种为5株大苗,每年全部开花。

(9)边缘兜兰(P.exul)。较易栽培的种类之一。花期4~6月。在光线较强和高湿条件下较易开花。花单朵,中萼片黄色或绿黄色,具宽阔的白色边缘,中央有凸起的栗色斑点;合萼片浅黄绿色,有暗色脉,花瓣黄色或绿黄色。2008年引种5株小苗,4株成活,2株已开花。

(10)费氏兜兰(P.fairrieanum)。易栽培开花的种类之一。温室中栽培时花期10月至翌年2月,花单朵或2朵;花型奇特,中萼片波状,中萼片、合萼片与花瓣白色或绿白色,有紫色纵脉,本身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以费氏兜兰为亲本的杂交种成熟快、易开花,一般具有波状背萼片和S型花瓣,观赏价值高。目前,以费氏兜兰作为亲本在RHS上进行登录的杂交种是所有兜兰原生种中最多的。2007年引种5株小苗,均成活,4株已开花。

(11)巨叶兜兰(P.gigantifolium)。较易栽培的种类,从小苗至开花需3~5年,花期4~6月。兜兰属中株型最大的植株,叶长可达60 cm。每花序具花3~5朵,中萼片黄绿色,下半部有3~5条栗色纵条纹;合萼片黄绿色,下部具有2条栗色纵条纹;花瓣浅黄绿色,具红褐色斑点;唇瓣粉红褐色,有深色脉。2008年引种5株小苗,均成活,至2011年有3株已开花。

(12)疣点兜兰(P.glanduliferum)。较易栽培的种类。每花序具2~5花,几乎同时开放,花期3~5月。中萼片、合萼片与花瓣浅黄色或乳白色,具栗色脉;唇瓣与退化雄蕊浅黄绿色或浅褐红色,有深色脉纹。2008年引种5株小苗,均成活,至2011年有3株已开花。

(13)苍叶兜兰(P.glaucophyllum)。较易栽培的种类,花期3~5月。花序具多花,花依次开放,同一时间仅1花或2花开放,中萼片与合萼片中央黄绿色或绿褐色,有暗色脉,边缘乳白色或绿白色;花瓣乳白色或绿白色,有暗色脉,具紫色粗斑点;唇瓣粉红色,有深紫色细斑点,边缘浅黄色。2008年引种5株小苗,均成活,至2011年有3株已开花。

(14)古德兜兰(P.godefroyae)。较易栽培的种类,花期3~7月。但对肥料的要求较低。花单朵或2朵,乳白色,萼片与花瓣上有紫色斑点和条纹,唇瓣与退化雄蕊上有时有紫色细斑点,观赏价值较高。2008年引种5株小苗,均成活,至2011年全部开花。

(15)黑氏兜兰(P.haynaldianum)。较难栽培的种类。花期2月。花序具花3~6,有时可达到12朵。中萼片近白色,基部有栗色斑点;花瓣上半部浅紫色,下半部浅绿黄色并有褐色粗斑点;唇瓣黄绿色,有暗色脉。2007年引种3株小苗,2株成活,至2011年1株开花。

(16)恒氏兜兰(P.hennisianum)。较易栽培的种类。花期3~5月。花单朵,萼片与花瓣白色,具绿色或紫绿色脉;唇瓣浅紫褐色,有绿色晕和深色脉纹。2007年引种5株小苗,4株成活,至2011年3株已开花。

(17)虎克兜兰(P.hookerae)。较易栽培和开花的种类。花期3~5月。花单朵,中萼片与合萼片绿色,边缘黄白色或浅黄绿色,有暗色脉;花瓣绿色,边缘和上部为紫红色,下部有浅黑色斑点;唇瓣下部浅绿色,上部紫褐色。2006年引种2株小苗,全部成活和开花。

(18)爪哇兜兰(P.javanicum)。是非常容易栽培和开花的种类。花期11~12月或4~8月。花单朵,中萼片与合萼片浅绿色,有暗绿色脉,有时边缘有浅粉红色晕;花瓣下部浅绿色并有暗栗色小斑点,上部粉红紫色,唇瓣浅绿褐色,有暗色脉。2006年引种5株大苗,全部成活且每年均开花。

(19)柯氏兜兰(P.kolopakingii)。较易栽培和开花的种类。花期9月,需要较大的空气湿度和较充足的阳光。每花序具5~15朵,花几乎现时开放;中萼片与合萼片乳白色或浅黄绿色,有红褐色脉;花瓣绿色,有浅红褐色脉;唇瓣浅黄绿色,具暗色脉纹。2009年引种3株中苗,全部成活,有1株已开花。

(21)李氏兜兰(P.liemianum)。易栽培和开花的种类。始花期为3~5月。花序多花,依次开放,同一时间仅1花开放。中萼片中央绿色并有暗色脉,边缘近白色;合萼片黄绿色有暗色脉;花瓣近白色黄白色,常有排成横带状的紫色斑;唇瓣粉红紫色,有深紫色细斑点。2008年引种3株中苗,全部成活,有2株已开花。

(22)楼氏兜兰(P.lowii)。易栽培和开花的种类。始花期为4~6月,花序具3~7花,依次开放,有时2~3朵同时开放。中萼片和合萼片浅绿色或绿色,略有暗色脉;中萼片基部有暗紫色晕;花瓣上部上半部浅绿色或绿黄色并有栗色斑点;唇瓣浅绿褐色至浅紫褐色,有暗色脉纹。2006年引种5株成年苗,全部成活且每年均能开花。

(23)马氏兜兰(P.mastersianum)。对栽培条件要求较高,需要较高的湿度和良好的通风环境。花期2月。花单朵,中萼片亮绿色,具暗色脉,边缘黄白色;合萼片浅绿黄色;花瓣下半部通常浅绿色并有浅黑栗色斑点,上半部紫色或浅褐色,唇瓣浅褐色。观赏价值较高,已较多地被应用于杂交育种,其主要优点是在许多杂交后代中能遗传它的花瓣的光泽。2009年引种2株中苗,全部成活,有1株已开花。

(24)雪白兜兰(P.niveum)。易栽培和开花的种类。花期5~7月。是兜兰中少见的白花种类,但在花瓣与唇瓣上常有紫色细斑点。以它为亲本,其后代往往是白色的,在白花兜兰杂交育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它的纯白变型更是在白花兜兰的育种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2004年引种5株中苗,全部成活且几乎每年均开花。

(25)皱瓣兜兰(P.ooii)。较难栽培的种类。据报道花序具4~12花,几乎同时开放,花期1月。中萼片浅黄绿色,具15~17条暗紫褐色、花瓣黄色或浅黄白色,中央有1~2条紫色条纹,边缘栗紫色,近先端绿色;唇瓣绿褐色。2010年引种2株中苗均成活,目前尚未开花[1]。

(26)巴布亚兜兰(P.papuanum)。较易栽培的种类,喜阳光充足的环境和较高的空气湿度。据报道花花期为3~4月。花单朵,中萼片与合萼片绿色,具紫色脉,边缘白色;花瓣上半部暗栗色,下半部浅黄色并有黑色斑点;唇瓣暗红色或浅褐色而有暗红色脉。2010年引种2株中苗均成活,目前尚未开花[1]。

(27)帕氏兜兰(P.parnatanum)。较易栽培和开花的种类。据报道花单朵,中萼片与合萼片白色,基部浅绿色,有暗绿色纵条纹;花瓣浅绿色或绿白色,有绿色纵脉,有密集的横矩圆形栗色细斑点,唇瓣浅褐色,有暗褐色网纹。2010年引种2株中苗均成活,目前尚未开花[1]。

(28)菲律宾兜兰(P.philippinense)。易栽培和开花的种类,花期多为3~6月。花序具2~6花,几乎同时开放;中萼片与合萼片乳白色,具紫色或紫褐色脉;花瓣基部乳白色,或浅黄色,向上变为栗色,唇瓣黄色;本身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也是多花型兜兰的重要杂交亲本。2005年引种10株成年苗,全部成活且每年均能开花。

关于资料的规定:按照股份公司SEC管理办法规定,油田分公司需要按照采油厂、油气田、评估单元准备静态、动态、经济、开发钻井计划等资料,并对提交资料进行初审之后提交股份公司审查,总部相关部门组织勘探、开发、经济等相关专家对油田分公司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查和验收。

(29)报春兜兰(P.primulinum)。易栽培和开花的种类,花序为多花,花依次展现,同一时间通常仅1花开放。2~4月开始开花,由于为无限花序,随后全年可陆续开花。中萼片与合萼片绿黄色,有深色脉;花瓣与唇瓣黄色,能直接应用于栽培观赏,也是多花型兜兰的重要杂交亲本。2005年引种5株成年苗,全部成活且每年均能开花。

(30)若氏兜兰(P.rothschildianum)。最珍稀的兜兰种类之一,在野外已很难找到。温室中栽培时花期4~6月。其花茎长可达1.2 m,每茎上有5~6朵花,花瓣长可达30 cm,中萼片与合萼片乳白色或浅黄色,有栗色粗脉;花瓣乳白色或浅黄色,有栗色脉与斑点;唇瓣黄色,有浓密的紫色晕和脉纹;本身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各种兰花展中获得了大量的奖项,是多花型杂交种最优秀的亲本,它的杂交后代花瓣上有若氏兜兰特有的条纹而极易识别。但从幼苗到开花一般需4~5年的时间。2005年引种5株成年苗,全部成活,有3株已开花。2005年引种5株成中苗,全部成活且每年均能开花。

(31)长须兜兰(P.sanderianum)。栽培较容易,但从幼苗至开花需5~7年的时间,花期主要为3~4月。花序具2~5花,中萼片与合萼片黄色,有栗色纵条纹;花瓣下半部乳白色或浅黄色并具栗色斑点与斑块,上半部紫色或紫褐色;唇瓣黄色或浅黄褐色,有褐色脉。它的花瓣长可达90 cm以上,可能是世界上所有花卉中最长的,它的很多杂交后代的花瓣也很长,观赏价值常高。也是多花型杂交兜兰的重要亲本。2005年引种5株小苗,全部成活,有3株已开花。

(32)休氏兜兰(P.schoseri)。栽培较容易。据报道花期6~9月。花单朵,中萼片和合萼片白色,具绿色或紫绿色脉;花瓣绿白色,有绿色脉和浮凸的黑色或黑褐色斑点,基部有绿色脉。2010年引种2株中苗均成活,目前尚未开花[1]。

(33)斯通兜兰(P.stonei)。不易生根,根的生长状况对其影响大。如果根系发育良好,较易种植和开花。根系要求基质通透并保持较高的湿度,故需经常浇水。花期5~7月,新长出的芽需2~3年才能开花。花序具2~5花,几乎同时开放;中萼片与合萼片白色,有暗栗色纵条纹;花瓣浅黄色,具暗栗色条纹与斑点,向先端常变为暗栗色;唇瓣浅紫红色,有深色脉纹。2005年引种5株中苗,全部成活,有4株已开花。

(34)苏氏兜兰(P.sukhakulii)。易栽培和开花的种类,花期多为2~4月,花单朵,直径中萼片与合萼片白色,具绿色脉;花瓣绿色,具浓密的栗色疣状斑点;唇瓣上部栗色或红褐色,下部绿黄色并有栗色脉纹;尽管其本身的色彩并不鲜艳,仍能直接应用于栽培观赏。它的外形和花瓣斑点常在后代中显现出来,已广泛地用作杂交亲本。2004年引种5株中苗,全部成活且开花。

(35)曲蕊兜兰(P.supardii)。较易栽培的种类。花期4月。花序具4朵花,几乎同时开放。中萼片与合萼片浅黄绿色或黄白色,有暗褐色或栗色粗脉;花瓣浅黄白色,有栗色斑点;唇瓣红褐色,有深色脉纹,下部与背面白色或浅黄色。2009年引种3株中苗,全部成活且有1株已开花。

(36)华丽兜兰(P.superbiens)。在高湿度的条件下生长良好。花期3~4月。花单朵,中萼片与合萼片白色,具紫色与绿色脉,有时有浅绿色或浅紫色晕;花瓣乳白玫瑰色,有深色脉纹。2009年引种3株中苗,全部成活且有2株已开花。

(37)泰国兜兰(P.thaianum)。又叫攀岩兜兰。株型小。为较易栽培的种类。花期4月。中萼片与合萼片白色,有暗绿色条脉;花瓣和唇瓣白色,退化雄蕊有黄绿色的斑纹。2009年引种3株中苗,全部成活且有1株已开花。

(38)洁净兜兰(P.tonsum)。较易栽培的种类。据报道花期3~6月。花单朵,中萼片绿色至浊粉红色,有暗色脉,通常具宽阔的白色边缘;合萼片浅绿色,具暗绿色脉;花瓣绿色,有暗色脉;常有浅褐色晕,上面有少数黑色疣点;唇瓣浅褐色,有暗色脉。2010年引种2株中苗均成活,目前尚未开花[1]。

(39)民岛兜兰(P.urbanianum)。较易栽培的种类。据报道花期为12月至翌年4月。花1~2朵中萼片与合萼片为白色,有绿色或暗绿色斑点,花瓣下半部浅绿色或绿白色,有绿色脉,上半部紫色,中部具栗色疣状斑点,唇瓣浅紫褐色紫色,有深色脉。2010年引种2株中苗均成活,目前尚未开花[1]。

(40)玛丽兜兰(P.victoria-mariae)。较难栽培的种类之一。花期4月。花序具多花,花序依次开放,同一时间仅1朵开放。中萼片中央亮绿色并有暗色脉,边缘浅黄色,合萼片浅绿色,有暗色脉;花瓣绿色,有褐色至浅红紫色晕,唇瓣紫红色,有绿黄色边缘。2005年引种3株中苗,2株成活,有1株已开花。

(41)多花兜兰(P.victoria-regina)。较易栽培的种类。花期3~5月。花序具多花,同一时间仅1~2朵开放,中萼片和合萼片黄绿色至黄绿色,有黑紫色脉;花瓣浅黄绿色,有黑紫色斑点与斑块;唇瓣粉红色至浅紫色,有紫色细斑点。2005年引种3株中苗,全部成活,有2株已开花。

(42)越南兜兰(P.vietnamense)。易栽培和开花的种类之一,花期1~3月。花单朵或有时2朵,中萼片与合萼片粉红色至乳白色,近顶端常有深粉红色晕;花瓣乳白色、粉红色或浅紫色,通常在上半部色泽较深;唇瓣亦为乳白色、粉红色或浅紫色,前方有深紫色晕。2004年引种5株中苗,全部成活且每年开花。但其授粉后结实率低,即使得到种子,萌发率及低,其价格昂贵,每株现需人民币800元左右。

(43)青紫兜兰(P.violascens)。较难栽培的种类之一。据报道花期野外为5~6月或10~12月。花单朵或罕有2朵,中萼片白色,有绿色和浅紫色晕,侧萼片绿色,有暗色脉;花瓣白色至绿白色,有浓密的紫色晕和紫色脉;唇瓣橄榄绿,有深色脉,有时有浅褐色晕。2010年引种2株中苗1株成活,目前尚未开花[1]。

(44)威后兜兰(P.wilhelminae)。易栽培和开花的种类,据报道花期夏季。花序具1~3花,几乎同时开放;中萼片和合萼片乳白色至浅黄色,有栗色脉;花瓣浅黄色,下部有暗栗色脉,向上变为栗色;唇瓣浅黄色或褐色,有暗色脉。2009年引种2株中苗成活,目前尚未开花[1]。

3 讨论

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就地保护(In situ conservation),即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生境,让其自然繁殖;第二种是迁地保护(Ex situ conservation),即利用植物园等保育基地,创造人为环境进行保护;第三种是自然回归(Re-instroduction),即通过人工繁育种苗再回归种植到自然中去,使濒危植物的种群迅速扩大。就地保护多在生态环境未严重破坏、植物群落未严重受损的情况下进行,但世界上许多珍稀濒危植物的生境已遭到了严重破坏;自然回归尽管能保证物种生存所需的自然环境,使物种在野生环境下保持其生长所需的遗传特性、行为适应性及进化潜力,但许多珍稀濒危植物同样由于其生境的破坏,难以在原地进行自然回归,同时,一个物种的自然回归的难度远比迁地保护大,进度慢,并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因此,在目前来说,迁地保护仍是珍稀濒危植物最实用的最有效的物种保护手段[13-14]。因此,对兜兰属植物进行系统的引种和栽培对兜兰属植物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外对兜兰属植物的引种栽培已有较为系统的研究[3,15],邱园更是迁地保护了世界上60多种兜兰属植物。我国对兜兰属植物的引种驯化和迁地保护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仅有少数几例报道,如贵州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和黔西南州绿缘动植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对所引种的24种兜兰的成活率、繁殖率、开花率和长势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杏黄兜兰、硬叶兜兰在贵州地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彩云兜兰的适应性较差[16];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曾宋君等科研人员对我国国产的所有27种兜兰进行了引种栽培并获得成功,但一些种类在华南地区引种栽培时与在贵州地区栽培时的适应性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如杏黄兜兰、硬叶兜兰叶片变小、开花率低,表现出较差的环境适应性,而彩云兜兰尽管产于云南,却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10];曾宋君等(2011)在此基础上又对我国国产的兜兰属植物观赏价值进行了评价对对其在华南地区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12]。其它有关兜兰属植物的引种驯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杏黄兜兰上,如刘仲健等(2006)对杏黄兜兰的保育生态学研究中,将杏黄兜兰引种到深圳人工疏林下栽培时,生长良好并繁殖出许多无性的克隆分株,将繁殖的克隆分株重返原产地能正常开花[17];皮秋霞等(2009)在对杏黄兜兰的花发育过程研究及引种栽培时发现,不同时间引种到昆明栽培的杏黄兜兰的开花率具有显著性的差异[18];董艳丽等(2008)研究了不同的遮荫和施肥处理对杏黄兜兰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的长、宽和厚度的影响。刘晓燕(2006)研究了不同的栽培基质对瘤瓣兜兰(P.callosum)的生长和净光合作用率的影响[19]。本文对产于国外的兜兰属植物进行了引种、栽培,在设施栽培条件下总体表现较好,引种栽培44个国外原生种均成功,36种已开花。由于引进的种类中一些观赏价值极高,如若氏兜兰、费氏兜兰和瘤瓣兜兰等能直接应用于生产开发或作为杂交育种的优良亲本。

由于兜兰属植物的珍稀性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贸易保护,目前,大多数种类引种的个体数量较少,其花期和适应性的分析有一定的偶然性,需通过增加每个种的个体数量来进一步证实。另外,本属植物的国外种中,尚有布干岛兜兰(P.bougainvilleanum)、布玲兜兰(P.bullenianum)、佛氏兜兰(P.fowliei)、苏岛兜兰(P.intaniae)、然氏兜兰(P.randsii)、桑氏兜兰(P.sangii)、苏吉兜兰(P.sugiyamanum)、所罗门兜兰(P.wentworthianum)和最近发表或被接受的巨蕊兜兰(P.canhii)、麦角兜兰(P.cornuatum)、稻守敏兜兰(P.inamorii)、阔叶兜兰(P.platyphyllum)和委氏兜兰(P.vejvarutianum)等兜兰种类未收集到,需要进一步收集[2]。

[1] 刘仲健,陈心启,陈利君,等.中国兜兰属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World Checklist of Selected Plant Families[EB/OL].[2012 -02-18].http://apps.kew.org/wcsp/qsearch.do

[3] Cribb P.The Genus Paphiopedilum[M].2nd ed.Kota Kinabalu:Natural History Publications(Borneo),1998:22 -30.

[4] 吉占和.中国植物志:第19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91-294.

[5] Wu Z Y ,Raven PH,Hong D Y.Flora of China:Vol.25(Orchidaceae)[M].Beijing:Science Press,2009:33-44.

[6] Petchl.Orchidaceae Paphiopedilum aranianum [J].Orchidee(Hamburg),2009,60:436.

[7] Liu Z J,Chen L J.Orchidaceae Paphiopedilum qingyongii[J].Orchidee(Hamburg),2010,61:281

[8] Orchidaceae Paphiopedilum cornuatum Z.J.Liu,O.Gruss& L.J.Chen[J].Orchidee(Hamburg),2011,62:275.

[9] Chen L J,Liu Z J,Li Y Y,et al.A new orchid Paphiopedilum guangdongense and its molecular evidence[J].JSyst Evol,2010,48:355.

[10] 曾宋君,陈之林,吴坤林,等.国产兜兰属植物的引种和栽培[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0,29(2):53 -58.

[11] CITES.2011.http://www.cites.org/eng/app/appendices.shtml.Appendices I.

[12] 曾宋君,夏念和,陈之林,等.国产兜兰属植物观赏价值评价及其在华南地区的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1,30(2):9 -13.

[13] Cribb P J,Kell SP,Dixon K W,et al.Orchid conservation:a global perspective[M]//Dixon K W,Kell S P,Barrett RL,et al.Orchid Conservation Kota Kinabalu:Natural History Publications(Borneo),2003:1-24.

[14] 许再富.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的原理与方法[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8.

[15] Birk L A.Paphiopedilum grower’s manual[M].2nd ed.California:Pisang Press,2004:28 -281.

[16] 罗晓青,王代谷,邓克云,等.贵州省兴义市兜兰属植物引种驯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459 -9460.

[17] 刘仲健,刘可为,陈利君,等.濒危物种杏黄兜兰的保育生态学[J].生态学报,2006,26(9):2791 -2800.

[18] 皮秋霞,严宁,胡虹,等.杏黄兜兰的花发育过程及引种栽培[J].云南植物研究,2009,31(4):293 -302.

[19] 刘晓燕.不同栽培基质对兜兰(Paphiopedilum callosum)生长及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06,19(1):44-49.

猜你喜欢

萼片斑点种类
采后1-甲基环丙烯与自发气调处理对冰温贮藏火柿软化及相关生理变化的影响
可爱的小斑点
斑点豹
系1. 征镒翠雀花系 Ser. Flavidilimba
亚组3. 高翠雀花亚组 Subsect. Elata
组2. 密花翠雀花组 Sect. Elatopsis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
基于稀疏表示的宠物狗种类识别
猪身上起红斑点怎么办?
种类丰富的酒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