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方综合征合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

2013-01-25刘庆语战文章刘美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7期
关键词:马方胸骨夹层

刘庆语战文章刘美丽

(1 通化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吉林 通化 134300;2 吉林省白山市道清矿医院 ,吉林 白山 134304)

马方综合征合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

刘庆语1战文章1刘美丽2

(1 通化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吉林 通化 134300;2 吉林省白山市道清矿医院 ,吉林 白山 134304)

马方综合征;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19岁,主因胸骨后持续疼痛半日,加重2h入院,患者于半日前因稍重体力运动诱发胸骨后疼痛,呈持续发作,立即卧床休息稍微缓解,入院前2h,因起立上卫生间胸骨后疼痛突然加重,呈持续性锐痛,向左侧上臂放散,冷汗淋漓,呼吸困难,不伴有咳嗽,咳痰,无恶心及呕吐,无腹痛及腹泻。口服速效救心丸10丸,无缓解,遂来我院,发病以来未曾进食,未排便。既往体健,否认肝炎及结核病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史。查体可见:脉搏113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35/87mmHg,体温36.7℃。患者急性痛苦表情,意识清醒,体高,上身较长,手指狭长,呈蜘蛛足样改变,手足湿冷,近视1000D;呼吸音清晰,心音稍低钝,主动脉瓣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3/6级,向心尖部传导,心底叩诊稍增宽,肝脾未见异常体征,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急检床头心电图显示:各导联ST 段下移,II、III、AVF导联T波倒置,V1~V6导联T波低平、双向。急检心肌酶CK-MB:22IU/L,LDH:163 IU/L,给予营养心肌,扩冠治疗,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同时,提检床旁心脏彩超显示:各房室内径正常,室间隔厚度正常,搏动方向及幅度正常,各瓣膜形态及回声正常,主动脉瓣口可探及反流信号,最大返流面积5.9cm。距离主动脉根部25mm处可见升主动脉呈瘤样扩张,内径约55mm,主动脉后壁可见长约19mm光带一端连于升主动脉后壁,另一端游离,CDFI显示该处血流呈五色镶嵌血流信号。彩超结果提示: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形成。其余辅助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

根据患者特殊体形,高度近视,运动诱发胸骨后疼痛等诸多特点,结合病情发展过程以及超声心动图结果,该患者马方综合征诊断成立,由于患者胸骨后疼痛缓解不明显,病情若进一步加重则可能发生夹层动脉瘤破裂,遂将该患者转入心胸外科手术治疗。

2 讨 论

马方综合征为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大多数马方综合征患者有家族史,但同时又有15%~30%的患者是由于自身突变导致的,马方综合征患病特征为四肢、手指、脚趾细长不匀称,身高明显超出常人,伴有心血管系统异常,特别是合并的心脏瓣膜异常和主动脉瘤。该病以骨骼系统、眼睛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系统3个系统的表现为主,同时可能影响其他器官,包括肺、眼、硬脊膜、硬颚等,是多系统多器官同时受累及的病变。临床上分为2型:三主征俱全者称完全型;仅二项者称不完全型。诊断此病的最简单手段是超声心动图。马方综合征的主要危害是心血管病变,特别是合并主动脉瘤,因病情可隐匿,突然发作时常常可造成严重的后果,而内科治疗无法治愈,手术是首先考虑的治疗方法,且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该患者追问家族史,其父亲身高亦较高,且31岁卒于猝死。该患者具有肢体形态改变,眼部表现为高度近视,而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肌缺血样改变,主动夹层动脉瘤形成,属于完全型马方综合征。患者最大的危险为夹层动脉瘤破裂,因此主张早期手术治疗。

R54

B

1671-8194(2013)27-0227-01

猜你喜欢

马方胸骨夹层
双侧双头胸骨肌变异1例
板型胸骨固定系统与爪型胸骨固定系统在心脏手术中胸骨固定中应用效果比较
相亲失败80次后,他变身“相亲导师”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马方综合征合并主动脉病变118例心电图分析
双侧胸骨肌与胸锁乳突肌相连变异一例
MRVE夹层梁随机振动的最优跳变参数控制
马今日赴澳接收马航搜寻初步成果
护理干预预防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
海底有只“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