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和药物研究
2013-01-25郑红
郑 红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山东 东营 257091)
计划生育和药物研究
郑 红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山东 东营 257091)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落实,目前已经有效的控制了我国人口增长的速率,而且计划生育的药物研究也得到了长远的发展。与当初制定国策时比较,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独立生产和研发计划生育药物的能力,并且药物的种类与临床效率也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而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计划生育药物主要分为口服、注射、皮下埋植和外用这4种,而本组探究则通过对近些年来我国计划生育药物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分析,以此为提高我国计划生育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提供有效依据。
计划生育;药物研究;探究分析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制定,而且又经过近些年的贯彻与施行,目前已经取得了极高的控制效果[1]。而在此同时,我国计划生育药物生产研发领域也得打了有效的发展,不再同过去一样,依照着从国外进口避孕药物来实现控制生育。而且随着临床药物研究力度的加大,不断的对传统的避孕药物进行创新和研发,在保证原有避孕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对使用者身体的损害性,并且提高避孕的效率[2]。本组探究则就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的四类避孕药物进行探究分析,以此评价计划生育药物的研究应用现状。回顾有关资料,现报道如下。
1 传统计划生育药物研究
我国是从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引进避孕药物来协助计划生育工作的,因此对计划生育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的避孕药物上,即米非司酮与皮下埋植避孕这两类。而且随着研究力度的深入,我国逐渐具有了独立生产该类药物的能力,同时也得到临床上的认可,具有极高的避孕效果。
1.1 米非司酮的临床研究
米非司酮是最常使用的避孕药物,在早期应用中,主要是与前列腺素进行配伍使用,使用者在前3天内服用150mg米非司酮,在第四天服用0.6mg米索前列醇或者在使用者引导穹隆处加用1mg的前列甲酯。而且笔者分析有关试验资料发现,在上海某试验中心,对1800例女性进行应用调查,结果显示有95.7%的女性完全流产,有3.2%的女性不完全流产,其余1.1%的女性继续妊娠,而且对使用米索前列醇和前列甲酯的女性进行分类调查发现,其完全流产率和妊娠率无显著差异,因此可知,加用的前列腺素对避孕效果无显著影响。不过女性自身的身体因素确对避孕效果存在影响,其中具有自然流产史且体重大于60kg的女性,具有较低的完全流产率,而且胚囊大小超过15mm的也具有更低的完全流产率,而且具有上述因素的女性即使实现了完全流产,但是在用药后阴道流血时间和出血量也显著多于其他女性[3]。而除了上海地区外,在云南地区、黑龙江地区等先后进行了数次试验探究,所得到的结论与此相差无几。而且基于上述试验的结果,我国先后在北京、上海和浙江开设了生产米非司酮的药厂,并且就三家药厂生产的米非司酮进行了临床检验,其最终的检验结果也符合前期试验标准,相互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性。而且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又有不少学者提出,是否可以将米非司酮的剂量减半,以此减少使用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教育这个目的,在北京地区开展了临床试验,选取了1000名女性作为试验对象,将米非司酮的剂量减为75mg,同时仍配伍前列腺素,调查结果显示,完全流产率94.8%,不完全流产率4.1%,继续妊娠率1.1%,临床使用效率无显著变化,但是用药后,患者不良反应显著减轻,阴道出血现象减少,多数患者仅出现轻度腹痛或小腹酸胀的症状。而且还有资料显示,在使用米非司酮期间,可以加用雄性激素进行肌内注射来增加效果,选取了200试验对象进行对照试验,观察组前3天内服用米非司酮,并肌内注射丙酸睾酮,第4天仍使用前列腺素,对照组不注射丙酸睾酮,根据最后的避孕效果来看,观察组完全流程率97.0%,不完全流产率2.0%,继续妊娠率1.0%,而对照组完全流程率86.0%,不完全流程率10.0%,继续妊娠率4.0%,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因此建议在使用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时,可以加用丙酸睾酮进行加强预防,以此提高避孕效果[4]。
1.2 皮下埋植避孕剂
皮下埋植避孕剂是通过在女性皮下埋植避孕剂,以此实现长效避孕的效果。最早是由芬兰制造的,主要由6根硅橡胶囊构成,规格为长度3.4cm,直径2.4mm,内含36mg的LNG,总量达到216mg,使用周期可以达到5a。而且该种避孕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选择性的续用,即在达到限制使用周期后,可以在继续添加LNG以实现续用效果[5]。在我国进行试验阶段,其临床避孕效果与米非司酮相近,而选择续用的女性高达80%以上,而且多数在续用后可以将使用周期延长至7年。同时我国也引进该项避孕方法,但对其规格进行适当调整,长度为4.4cm,直径2.4mm,每个胶囊含75mgLNG。而且在临床试验中也得到了有效认可,目前已经在国内得到广泛适用。不过该种避孕方法对女性的经期产生影响,其中不少女性是由于出现经期紊乱而停止续用,因此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应该致力研究如何减少不良反应。
1.3 紧急避孕药物
上述2种计划生育药物都是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而在实际生活中也存在需要紧急避孕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加大对紧急避孕药物的研究。其中仍然选取米非司酮作为紧急避孕药物,一般在房事过后72h内口服25mg米非司酮即可实现紧急避孕的效果,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加大米非司酮的用量,但是如果增加用量就会增大不良反应发生率,故此仍然需要进行临床研究,以确定最佳使用剂量[6]。
2 抗生育药物研究
在确保传统避孕药物研究有效开展的同时,也需要进行新型避孕药物的研制,其中抗生育药物就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其一是进行抗生育化合物的研制,使用2位α体与β体进行混合,得出的双炔失碳酯具有一定的避孕效果,但是尚未进行人体试验,此外还合成了抗孕唑啉,对多种啮齿类哺乳动物具有避孕效果,值得加大临床研究。其二是进行抗生育植物药物的研制,目前有关资料显示,从苋科怀牛膝中提纯的怀牛膝皂苷A具有抗生育的作用,在进行小鼠试验时,可以对子宫平滑肌产生影响,此外由豆科植物合欢中提纯的合欢总苷,也具有抗生育的作用,目前正加大对该类药物的研究与试验。
3 男性避孕药物与外用阴道药物研究
有关资料显示,对于男性避孕,主要是通过抑制精子生成来实现,因此可以通过合用雄激素与GNRH或者合用雄激素与孕激素来实现。在具体使用中,可以通过肌内注射庚酸睾酮来进行男性避孕。此外我国中医领域也对其进行了研究,其中雷公藤也具有影响精子生成的作用,但是它属于一种免疫药物,所以实际使用后是否存在不良反应尚无法确定,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予以佐证。同时也可以在女性阴道进行用药以实现避孕效果,比如使用中药中的蛇床子和白头翁,都可以实现杀精的作用,进而实现避孕。
综上,我国计划生育药物的研究不断深入,这为临床避孕提供了有效方法,对提高临床避孕效率和减少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具有显著价值。
[1] 李天琦,张德玮.近年国内计划生育药物研究概况[J].生殖与避孕,2000,20(4):198-201.
[2] 殷红.计划生育服务中生殖系统疾病的合理用药[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2):143-144.
[3] 程利南.紧急避孕药物的有效性及现实意义[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0,2(5):13-14.
[4] 秦荣.常用计划生育药物与临床应用研究-以终止妊娠药的使用为例[J].健康必读杂志,2012(3):349.
[5] 秦荣.基于计划生育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分析[J].健康必读杂志, 2012(2):274.
[6] 苏子国,苏博.带器妊娠实行药物流产的临床探索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10(17):625.
R169
A
1671-8194(2013)27-00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