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肠毒血症的流行病学及其防控措施
2013-01-25
(新疆建设兵团第六师新湖农场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新湖 832208)
羊肠毒血症,又被称之为软肾病或过食症,是一种传染与羊群的急性疫病,其临床的典型表现为腹泻、惊厥、麻痹和突然死亡。病理剖检以肾脏软化如泥为特征。该病呈地方流行性,对于羊群养殖业来说危害极大,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不可估量。
1 病原体
该病病原为魏氏梭菌,或被称为产气荚膜梭菌D型菌种。此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之中,也可以从羊只的肠内容物内分离到。此菌为厌氧化、两端稍钝圆的粗大杆菌,革兰氏阳性,无运动性,在体内能形成荚膜,体外能形成芽孢,芽孢为卵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于一侧,直径大于菌体宽度。这种菌体的繁殖体抵抗力比较低,一般的消毒均可杀死,但是芽孢抵抗力却非常强,在沸水中可保持80~90 min的存活。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菌种能够产生非常强烈的外毒素,现已经发现就有12种之多,这些外毒素能够引起溶血、坏死和致死的反应。
2 流行病学
羊群感染魏氏梭菌后,会呈现地方流行或散发。本病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常见于春末夏初或秋未冬初。在牧区由缺草或枯草的草场转至青草丰盛的草场,羊只采食过量;肥育羊和奶羊喂高蛋白精料过多。降低胃的酸度,导致病原体的生长繁殖增快。小肠的渗透性增高及吸收D型产气荚膜核菌的毒素致死剂量等。多雨季节、气候骤变、地势低洼等,都易于诱发本病。从感染种群来看,绵羊较为敏感,而绵羊和山羊也可被感染。同时,以4~12周龄哺乳羔羊多发,2岁以上的绵羊很少发病。实验动物以豚鼠、小鼠、鸽和幼猫最为敏感。
3 临床症状
急性型发病突然、迅速。有的患病羊会突然挑起,然后跌倒于地,在数分钟内就发生痉挛死亡。在急性病例的患羊尿糖含量可高达2%~6%,可用于诊断该病。
慢性型患羊兴奋不安,空嚼,咬牙,嗜食泥土或其他异物。头向后倾或斜向一侧,作转圈运动;也有头下垂抵靠棚栏、树木、墙壁等物;有的病羊呈现步行蹒跚,侧身卧地,角弓反张,口吐白沫,脚蹄乱蹬,全身肌肉战栗等症状。一般体温不高,但常有绿色糊状腹泻。慢性病症的羊只多会在昏迷中死亡。
4 病理剖检变化
急性型患羊表现为尸体营养良好,但会迅速的腐烂变质。特别是肾表面、真胃和十二指肠黏膜、腹膜、脑膜和腹肌、心内外膜、肝肿、胆、全身淋巴、胸腹腔、心包液等处。肾表面会呈现充血,略肿,质脆软如泥。真胃和十二指肠黏膜则呈现出急性出血性炎症,所以,有人称之为“血肠子病”。腹膜、脑膜和腹肌会出现有大的斑点状出血。心内外膜则有小点出血。肝肿大,质脆,胆囊肿大,胆汁粘稠。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胸腹腔有多量渗出液,心包液增加,常凝固。
5 诊断
根据患病羊群的病史、体况、病程、症状和病理变化等可做出初步的诊断。确诊要借助细菌的分离和毒素鉴定。
6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保证营养均衡。注意精、粗、青饲料的搭配,保证羊群的合理运动。其次,要做好疫区的计划免疫,在每年发病季节到来之前,对疫区羊群注射羊肠毒血症菌苗或羊肠毒血症、快疫、猝狙三联菌苗(6月龄以下的羊1次皮下5~8 ml,6月龄以上8~10 ml)或羊厌氧五联菌苗(羊肠毒血痘、快疫、猝狙、羔羊痢疾、黑疫)一律5 ml。对于尚未发病的羊只,可选择三联菌苗作紧急预防注射。最后,分类别对待患病羊只,对于那些急性病例,常常无法进行医治,要及时对尸体进行处理,并对污染草场进行更换,或者是采用5%的来苏儿进行消毒。对于病程缓慢,也就是患病后病程可延长到12 h以上,尚且有治疗价值的,可试用免疫血清(D型产气荚膜梭菌抗毒素)或抗生素、磺胺药等,可以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1] 丁建军.羊肠毒血症对养羊业的危害及其防治[J].石河子科技,2005,(6):50-51.
[2] 李扎西才让.祁连县默勒地区羊肠毒血症的实验室诊断和治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0,(9):56.
[3] 李玉娥.中西结合治疗羊肠毒血症[J].北方牧业,2007,(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