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截肢患者的心理护理

2013-01-25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
关键词:截肢家属心理

姜 红

(吉林省四平市第四人民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0)

如何做好截肢患者的心理护理

姜 红

(吉林省四平市第四人民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0)

目的 探讨截肢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在对截肢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方法,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达到治疗效果。结果 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行为指导,逐步减轻截肢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截肢患者解除对疾病的恐惧、悲观、绝望情绪,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主动参与治疗。结论 通过了解截肢患者的心理特征,正确认识截肢患者心理护理的必要性,制定科学的心理护理计划,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重视医务人员工作态度、交流技巧、心理疏导能力、患者及家属的认知能力和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等因素在截肢患者心理护理过程中重要性,对截肢患者进行科学细致、全方位的心理护理,从而以积极、乐观健康的心理进行治疗,早日康复、恢复社会功能。

截肢患者;心理疏导;心理护理

本文通过对8例截肢患者的心理活动调查探讨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从2010年至2012年我院共收治8例截肢患者,男7例、女1例,年龄最大的68岁,年龄最小的30岁。病因均为外伤史,通过对截肢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特征,如表现为怀疑、恐惧、焦虑、废用等,针对这些心理反应,相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无论是疾病初期、术前、术后,他们所承受的精神和躯体损伤均是常人难以承受的。如何帮助他们面对现实,接受治疗,做好截肢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我们护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1 临床资料

2010年至2012年我院行上、下肢截肢手术患者8例,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20~68岁,平均32岁;部位:上肢6例,下肢2例,6例为急诊截肢,2例为行血管修补保肢失败后3d截肢。

2 心理特征

人在身体机能受到巨大创伤时,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在应激过程中,心理反应因素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对心里反应结果发挥良性和恶性两方面的效应,本文所阐述的患者均为外伤性截肢。

2.1 良性心理反应

多数患者产生良性心理反应,即希望抢救和治疗及时,医务人员技术高超、服务周到、拥有最理想的预后,不影响日后的生活。怀疑心理;患者在疾病初期、术前、术后有怀疑的心理,怀疑自己是否真正需要截肢,怀疑担心术者的技术能力,术后是否存在巨痛、感染或其他异常反应。此类患者遵医行为多数都表现良好,而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但因为突然发病且对疾病的相关知识及以后面临的诸多问题不了解,就会产生焦虑、恐惧心理而茫然不知所措。

2.2 恶性心理反应

废用心理;对截肢患者而言无论在疾病初期、术前还是术后,这是他们最严重的心理障碍,肢体的不健全,怎样面对家人,在社会如何生存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心理巨大创伤,李某:男性,26岁,未婚,因左胫腓骨粉碎性骨折伴动、静脉断裂而住院,入院后予急诊行左胫骨支架外固定、血管吻合修补术,手术失败后决定截去左下肢下端,当患者得知要截肢后,即情绪失控,几近崩溃边缘,医务人员给予心理疏导,并向其讲明截肢的重要性,但患者拒绝治疗,进入自我封闭状态,拒绝与医务人员交流。

2.3 截肢患者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截肢患者由于有上述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表现,更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烦燥、情绪低沉、意志消退等不良心理状态和消极情绪,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重视截肢患者的心理治疗,不仅有利于截肢患者术前、术后配合治疗,良好的情绪还会加速肢体残端的愈合,增强机体抵抗力,降低感染率,是一种值得医护人员重视的有效的治疗手段[1]。

3 护理对策

截肢患者多数为突发意外患者,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后,积极主动地做好抢救治疗工作,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转归及截肢的必要性。迅速做好术前准备,以快速精准的动作、高超的技术赢得患者及家属的认同,增加他们的信任度。术后视病情及时与患者沟通,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并为其安排安静怡人的环境,及时观察并分析患者心理状况,选择适当时机用恰当的语言、鼓励的眼神和动作以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的心理,树立其康复的自信心。

3.1 对良性心理反应患者的护理对策

3.1.1 交流性护理

针对自信心较强,且带有恐惧、焦虑心理的患者,首先应对患者进行人格特征、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背景给予评估,结合疾病的转归及疾病预后的最佳展望,灵活进行心理疏导。注意观察患者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重视患者身心感受,逐渐增加交流次数,以便掌握患者心理动向并及时调整心理护理计划。

3.1.2 常识性护理

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多数患者会出现术肢幻痛、活动无耐力、废用心理障碍,除必要时应用止痛剂,加强生活护理,适时应用义肢和其他辅助用具等措施外,为患者讲述成功治愈病例,让他们设想自己的未来也如同常人一样生活,以增强其自信心。医师和护士一定要鼓励其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现实”,通过心理疏导,极力降低患者从身体到精神上的痛苦程度,鼓励患者及家属共同努力争取最佳的预后,以缓解患者的焦躁情绪,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3.2 对恶性心理反应患者的护理对策

3.2.1 支持性护理

面对此类心理反应的截肢患者:护士首先应合理确定心理护理目标,不可操之过急,忌批评、训斥和表示不耐烦。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当患者出现异常心理变化时,要采取保护性分析性心理疏导。交谈时态度诚恳、和蔼、耐心、运用谈话技巧,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慰,使他们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治疗[2]。让患者保持平和愉快的心理状态,愉快的因素对患者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理学认为;当机体受到愉快刺激时,交感神经兴奋,释放神经递质,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此时,脑血流量增加,活性增强,对身心皆有益处[3]。

3.2.2 疏导性护理

针对截肢患者出现的心理状况如精神紧张、心理恐惧,否认怀疑悲观失望,绝望情绪等,应有的放矢地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如有时患者怕拖累家人,产生绝望的念头,有的家属对患者不关心不会护理时,患者会产生焦虑心理等,这时护士应做到心中有数,要以合适的方式,以治愈的病例为典型激发患者以乐观自信的心理正确对待中解脱出来,让患者在精神上得到鼓励,更好地配合治疗。

3.2.3 强迫性护理

对少数拒绝治疗者,可使用强迫性方式或应用镇静剂。例如前面的青年患者李某,劝导无效后,先为其应用镇静剂,患者心理状况略有改善后,再说服其家属共同做心理疏导工作,最终患者顺利地做了截肢手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与他们沟通时,选择适当的切入点,尽量避开敏感话题,应掌握好言语的尺度,避免损伤他们的自尊心,疏导患者将恶性心理变为良性心理。

医护人员应具有高度的同情心,理解、包容患者的发泄。重视截肢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其间接心理护理作用,家属对患者的关心和照顾在某种程度上是其他不能代替的,因此护士要协助家属共同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做好调养精神与生活的指导,排除不利于治疗的有关心理社会因素。争取早日康复,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

[1] 张少茹,李宁.截肢病人心理特点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 25(4):367-368.

[2] 王红.实施整体护理应注意的沟通问题[J].护理研究杂志,2010, 17(8):477.

[3] 端华军.对截肢病人的心理护理[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 2010,7(6):7020-7021.

R473.6

B

1671-8194(2013)36-0255-02

猜你喜欢

截肢家属心理
How to ensure leftovers are safe to eat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心理感受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老人崴脚后缘何要截肢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