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01-25苏振诚
苏振诚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苏振诚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 探讨治疗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老年心律失常患者14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71例,将治疗组用胺碘酮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 治疗组显效43例,总有效率90.14%;对照组显效28例,总有效率70.4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胺碘酮在治疗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过程中,具有确切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是老年心律失常患者比较理想的治疗药物。
老年人;心律失常;临床疗效
心律失常(cardiacarrhythmia)是指一种由于心搏频率异常、冲动传导障碍或者心律起源部位异常的心律异常,常常起源于窦房结[1]。窦房结的冲动经过正常的房室传导系统依次激动心房和心室,传导时间为0.1~1.2s左右,时间通常比较恒定,而冲动经过束支及浦肯野纤维到达心室肌的传导时间常常<0.1s,时间也比较恒定。轻度心率失常没有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而阵发性或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病窦综合征等严重的心律失常,会引起胸闷、头晕、大汗淋漓、低血压、晕厥和心悸等临床症状,严重者甚至会猝死。而且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非常特殊,老年人多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机体免疫力明显下降,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并不典型,耐药菌株增多,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的现象。所以要积极寻找安全有效、起效迅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这可以有效降低老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目前,胺碘酮是最重要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笔者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14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71例,男38例,女33例,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59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2年,根据NYHA分级标准将其分级,其中Ⅰ级患者25例,Ⅱ级患者30例,Ⅲ级患者16例;对照组71例,男41例,女30例,年龄59~85岁,平均年龄57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2.5年,根据NYHA分级标准将其分级,其中Ⅰ级患者30例,Ⅱ级患者23例,Ⅲ级患者1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轻重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心悸等临床症状,且均经过心电图检查确诊。
1.2 治疗方法
1.2.1 胺碘酮治疗(治疗组)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10d均停止使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辅助治疗。给予患者胺碘酮片200mg,开始时每天3次,在3~7d后减少至每天2次,7d后减少至每天1次,2周后再减量为胺碘酮片100mg,每天一次。在治疗有效果后逐渐减少用量,直至停用。
1.2.2 常规治疗(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过程中停止使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在治疗期间定期检查患者的肝脏功能、肾脏功能、心电图、血常规和尿常规等,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控制情况和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定标准[2]
心律失常的疗效标准主要有:显效、有效与无效。显效:患者在观察期内自觉症状消失,心律失常发作完全消失或减少多于90%;有效:患者在观察期内自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和时间比治疗前减少不小于50%;无效:患者在观察期内自觉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和时间减少小于50%。显效与有效二者合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所得到的数据,对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进行卡方检验,然后采用SPSS11.0软件来完成对数据的统计与处理。最终得P<0.05,即经统计学处理后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故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显效43例(60.56%),有效21例(29.58),无效7例(9.86%),总有效率90.14%;对照组显效28例(39.44%),有效22例(30.98%),无效21例(29.58%),总有效率70.42%。两组数据比较,将显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进行卡方检验,P<0.05,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2.2 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有1例患者出现了窦性心动过缓,而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了窦性心动过缓,但是经过立即药物减量处理后,患者均恢复正常,并未影响治疗。
3 讨 论
老年人心律失常常与所患的基础心脏疾病密切相关,所以在治疗方面要积极治疗老年患者的高血压心脏病和冠心病等基础心脏疾病。确诊心律失常的性质常常需要依赖心电图,但也因人而异,有一部分患者可以根据临床表现、体征和病史做出初步诊断,并且通过询问患者发作时的心率是否规则、是否有漏博感、发作的持续时间以及是否呈现节律性等来进一步确认。同时为了更好地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要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发作时是否伴有抽搐、心绞痛、低血压、昏迷或者心力衰竭等表现,同时询问既往发作的诱因和发作频率。胺碘酮是一种多通道阻滞剂,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属于一种复合型药物,可以起到抗肾上腺能、抗缺血性心律失常以及抗交感神经的作用,不仅能够明显减少心肌耗氧量,也能扩张冠状动脉,对于冠心病患者疗效显著[3]。胺碘酮有复杂的电生理作用,基本可以完全抑制室性早搏,对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也可以达到约90%的有效率,同时胺碘酮能够有效维持持续性房颤和阵发性房颤的转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胺碘酮不能够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总体病死率,但是对心源性猝死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尽管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也具有70.42%的有效率,但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胺碘酮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优点,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心率失常,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 游建明,陈乐鸿,陈泽芳,等.胺碘酮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2012,6(9):34-36.
[2] 孙丽娟,王建春.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心脏杂志,2010,22(1):111-113.
[3] 吴敏,赵胜乾,郭卫宾,等.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药杂志,2010,12(12):1447-1449.
R541.7
B
1671-8194(2013)36-0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