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养殖场的日常防疫措施

2013-01-25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8期
关键词:生产区湿度养殖场

(重庆市万州区高梁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 404041)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深入,农村以农户为单位的散养动物方式逐渐向规模养殖转变。养殖方式的变化引起了动物疫病发生规律的变化,一些本来在散养条件下危害不大的疫病,由于饲养密度高、应激因素多,出现了严重流行,给养殖场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结合多年基层工作体会,本文介绍了规模养殖场的防疫措施,供读者参考。

1 选址和布局

1.1 场址

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平坦、水源充足、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并且远离居民区、学校、河流、动物屠宰加工厂以及工业区,最好选择在农业区附近,以利于动物排泄物处理后用于农作物的肥料,避免环境污染。

1.2 规划布局

生产区和生活区要严格分开。生产区建在地势高的上风头,生产区的大门应在下风头,大门口和每幢畜舍入口应设消毒池(槽);种用畜舍应建在生产区的上风头,饲料仓库及加工房应建在全场的上风头。生产区入口只能有一个,人员进出通道处设紫外线消毒室、更衣室。场内应有兽医诊疗室、发病动物隔离舍、剖检室。粪便堆积池、无害化处理池、沼气池建在生产区外。场址周围建1.8 m以上的围墙,以防止闲人或其他动物进入。

2 隔离饲养

2.1 不同用途动物隔离饲养

种用动物与生长期动物分区饲养,生长期动物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每批出栏后经清洗消毒后空置10 d后再进第2批动物。有条件的养殖场应坚持“自繁自养”,在养猪场。能繁母猪要调整配种日期或实行同期发情,做到集中配种、集中产仔,以便于产房和哺乳猪舍的消毒。

2.2 隔离消毒措施

养殖场生产区只能有一个出入口,非生产区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进入生产区要先更换已消毒的工作衣裤和胶靴,并经紫外线消毒后方可进入,如因参观或视察工作等原因进入生产区的,严格等同工作人员进场一样对待。

3 温度、湿度控制

3.1 温度

温度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防病有重要的影响。如75kg以上的肉猪或怀孕母猪在温度28℃以上时,出现气喘;30℃采食下降,饲料报酬降低,长势缓慢,35℃以上时,可能引起中暑。因此,猪舍应保持冬暖夏凉,夏季舍温不超过29℃,冬季不低于12℃,仔猪冬季地面的温度不低于23℃。

鸡舍的温度要求严格,雏鸡舍温度应保持30℃~32℃,3~4周龄在29℃~30℃,5~6周龄在25℃~28℃,7~8周龄在22℃~23℃。温度过高或过低,饲养密度过大,会造成雏鸡体质衰弱,对疫病易感性增高,且还可引起消化不良、下痢等。成鸡适宜温度在10℃~25℃。

3.2 湿度

舍内湿度过高是目前无采暖设备的养殖场的主要问题,防止湿度过高的主要措施是减少水气来源,合理设置通风装备。猪舍适宜湿度为65%~75%,鸡舍为65%~80%,所以,要做到舍内地面平整,防止积水,务必保持干燥。

3.3 通风和光照

保持空气流通,合理安排饲养密度,根据通风换气需要,安装排风扇,以保证舍内空气卫生状况。不同动物、不同生长阶段对光照的要求不同,仔猪、成年种猪都需要适当的自然光照,而40 kg以上的肥猪对光照要求低,根据需要,安装照明灯调节。

4 兽医管理

4.1 兽医工作

按照当地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和本场动物健康状况制定免疫程序,并实施免疫接种。每天巡查动物健康状况,上下午各1次。通过群体检查发现疑似患病动物,再进行个体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采取治疗、隔离、淘汰、扑杀等措施,防止疫病蔓延。

4.2 引进种用动物

从外引进动物时,要做好引入场的疫情调查,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申请备案。动物入场前,应隔离观察15 d以上,同时,要进行多次严格的健康检查,确定符合种用健康标准,方可进入生产区。

4.3 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

动物疾病防治的常用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呋喃类药物以及抗菌增效剂,一定要按疗程、按剂量使用。使用抗生素时,要减少饲料中钙的含量,钙成分会降低药效。饲料添加剂不仅可以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还可以增强其抗感染性,所以,要严格按照规定剂量使用,注意停药期,降低动物产品中的药物残留,保护消费者健康。

4.4 严格消毒

4.4.1 消毒 生产区大门及各幢动物圈舍门口要设有消毒池,内用2%的氢氧化钠消毒液,定期更换,1次/周。进出车辆的车身和底盘用3%来苏尔或1%~2%福尔马林喷雾消毒。

4.4.2 卫生清洁 饲槽、饮水器及其他用具要每天洗刷,定期用1%~3%来苏尔或0.1%新洁尔灭消毒,垫料在使用前经福尔马林熏蒸5~10 h,1次/周。

4.4.3 出栏空舍消毒 每次出栏后的动物宿舍,先冲洗干净等干燥后关闭门窗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12~14 h。然后开窗通风报信24 h,消毒后闲置10~15 d启用。

4.4.4 环境消毒 生产区内过道、动物宿舍周围场地,先清扫干净,再用3%~4%克辽林或来苏尔喷雾消毒,2~4次/周。

5 杀虫灭鼠

生产区排污沟、动物使过的垫料等都是昆虫和老鼠藏身和滋生的场所,因此,要及时清除各种污物、垫料。在杀虫灭鼠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杀虫药和毒鼠药等有残留药品,尽量使用黑光灯,用老鼠夹、铁丝网等物理方法防虫灭鼠。

猜你喜欢

生产区湿度养殖场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路基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湿度场分析
湿度变送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生产区黄磷储罐火灾的扑救对策探讨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沧州市各县区增粮潜力分析
标准化羊场建设要点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
四川省出台畜禽养殖场(小区)规模标准
带有双检测结构的电缆接头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