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成彬主任医师治疗小儿泄泻经验

2013-01-25王丛礼指导老师赵成彬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8期
关键词:运化白术脾胃

王丛礼 指导老师:赵成彬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医医院,157000)

赵成彬主任医师,现为黑龙江省名中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市级优秀中青年专家,牡丹江市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科带头人,牡丹江市名中医、牡丹江市中医院儿科主任,牡丹江中医院首席专家。从医30年来潜心钻研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疾病,擅长治疗小儿肾病、紫癜、肺炎支原体感染、腹泻、哮喘、抽动-秽语综合征、心肌炎等疾病。2010年1月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了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我有幸成为赵成彬主任学术思想继承人,深感荣幸,并暗下决心,刻苦学习,谨遵教诲,传承思想,不负期望。

赵老认为,泄泻一病,多具虚实并存、寒热错杂、本虚标实的特点,临床强调以运脾化湿为主,又重视病因、病位、病性的综合分析和机体内在环境的对立统一,从而权衡其轻重缓急,或寒热并用以调理脾胃,或标本同治以调节阴阳,特别是谨守病机,同病异治之辨治方法更具特色。笔者有幸师承学习,现将心得介绍如下,谨供同道参考。

清热渗湿运脾治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湿胜则濡泄”,说明泄泻一病与湿邪阻滞脾胃有关。且脾喜燥恶湿,外来湿邪最易困阻脾胃,脾失健运可致水湿内停,水湿不化,相杂而下,则成泄泻,故前人有“湿多成五泄”、“无湿不成泻”之说,并提出“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观点。夏日气候特点是“天之暑热下迫,地之湿气上蒸,人在其中”,而内外邪蕴日久郁热则湿热郁蒸,阻遏三焦之气机,可见发热、呕吐、泄泻。又因暑湿当令,脾气不健,运化失职,则恶心、纳呆、腹胀。赵教授认为治疗上以清热渗湿运脾为主,又重视病因、病位的综合分析,既轻清散热又运脾化湿,且甘淡渗湿,从而达到清热不伤脾,渗利不伤阴,药症相对,湿热并除。赵教授认为,湿热内蕴以急性发作多见。临床所见腹痛腹泻多夹黏液或脓血便,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苦口臭,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或滑数等。此时赵教授治疗采用清热渗湿运脾治法,临床多用葛根芩连汤和六一散加减。常用药物为:葛根15g,黄芩10g,黄连6g,赤芍6g,木香3g,苍术15g,地榆12g,白术15g,滑石30g,炙甘草6g。赵教授认为,湿热泄泻、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运用葛根芩连汤可清热渗湿、轻清散热而不伤脾;运用六一散甘淡渗湿;苍术、白术运脾化湿,固护脾气,使之驱邪而不伤正;地榆味苦可燥湿,气微寒而清湿热,现代药理研究有明显广谱抗菌作用;木香、赤芍合用取行血则脓便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之功效。

扶正祛邪分缓急

赵教授治疗泄泻,强调当视病邪之深浅、病势之缓急、病情之轻重而立法组方。若脾虚溏泻久不能愈或小儿脾泻不止,此乃中气素虚,病势虽缓,但兼有湿邪,故难期速愈,应用缓补扶正祛邪之法。临床采用六君子汤和参苓白术散、六一散加减,起到健脾益气、利湿止泻之功效,以补为主,以利为辅,攻补兼施,扶正祛邪。《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健脾者,必以甘为主。”人参、白术、黄芪、山药、甘草等皆味甘为培补脾胃之佳品。又云:“泄泻之本 ,无不由脾胃”(《景岳全书》)。盖脾胃为后天之本,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若脾健胃和,纳化功能正常,则水谷能化气生血,以营运周身,何泻之有?倘因外感时邪或饮食不节,皆可损伤脾胃。脾胃受伤,不仅运化功能失常,气机升降亦随之紊乱,清者不升,浊者不降,大肠传导功能失职,则水污杂下而成泄泻。正如张景岳所云:“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至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而脾胃同居中焦,为升降出入之枢。临床上无论是正虚脾胃失养,还是邪实脾胃受损,均可引起升降失调、虚实并见、寒热错杂之证。赵教授常以四君子汤加泻心汤为基础,寒热并用,双向调节,补泻兼施,虚实并治。既有原则,又要灵活,不可执一有偏。审因酌势,明辨正邪,投药中的,从而恢复脾胃正常升降之功能。

温阳健脾益气法

赵教授认为,久泻属脾阳虚者,一为夏天受寒较多,炎热天气突变;或因室外温度高,避暑纳凉太过;或室内空调电扇太过,骤寒骤热,致使脾胃受伤。二为夏天恣食生冷多,尤以冰冻食品、冰冻饮料等更是如此。况且久泻患者脾阳脾气本已虚衰,上述因素可为诱因而加重阳气虚损。脾阳虚之久泻,临床见症以大便时溏时泄兼有不消化食物或兼有白色黏冻样黏液甚至脱肛、稍进油腻食物即发为特点。以阳虚必兼气虚之机理,则还应有纳呆、腹胀、面色萎黄、体瘦、肢倦乏力等气虚症状,舌淡白或边有齿痕,苔白厚薄不一,脉细弱或沉细等。治疗以温阳健脾益气为主,切勿因夏季炎炎盛热而因时施用苦寒清凉之药,酿成大错。久泻虽在夏季,仍不可离其本虚标实之机。《内经》有言“陷而举之”及“在下者,升而提之”。赵教授临床上治疗采用理中汤和补中益气汤加减。常用方药为:党参15g,白术15g,黄芪15g,干姜6g,当归9g,升麻6g,葛根9g,茯苓10g,陈皮10g,炙甘草6g。白术培土补虚;党参补气健脾;黄芪补中益气,温阳升提。现代研究认为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而久泻患者之所以复发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温补肾脾二阳法

肾为先天之本,内舍元阴元阳,肾之阳气为诸阳之本,五脏六腑皆赖以温煦。肾阳不足,脾失温养,运化失常,而致泄泻。正如张景岳所云:“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阴气极盛之时,则令人洞泄不止也。”前人称其为“肾泄”,此乃肾阳不足所致。赵教授认为,对于此类泄泻的治疗,不可拘泥调整脾胃一法,法当温补肾脾二阳为主,兼以驱邪。赵教授认为,脾肾阳虚为主之泄泻临床发作以冬季较频繁,夏季暂缓;或夜间泄泻次数较多,尤以晨起五更泻甚;腹部疼痛较轻,且喜暖喜按。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大便中多夹未消化的食物,或如水样泻;或有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脉沉弱等虚寒症状。赵教授认为脾肾阳虚为主者,法当温补肾脾二阳为主,不可图一时以内敛收摄之品收功。赵教授常用肾气丸和四神丸加减。具体方药为:熟地黄12g,山茱萸6g,山药12g,肉桂3g,制附子3g,泽泻9g,茯苓9g,补骨脂15g,肉豆蔻12g,炙甘草6g。方中熟地黄、山茱萸培补肾阴;肉桂、制附子温补肾脾二阳而祛寒治本,即“欲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也即阴阳互根之义,实乃“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茯苓、泽泻利水渗湿治标;四神丸乃脾肾阳虚双补之良方。全方不敛泻而泄泻自止。

在跟师学习的岁月里,收获颇丰,对老师渊博的学识、深厚的中医药学功底和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非常钦佩。赵老师临证处方,用药专而精。他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用药之时切不可驳杂、拼凑,力求有的放矢。用药若量大而繁,必将损伤胃气,稚阴稚阳之体,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用药应以简便验为原则。通过师承学习,使我更进一步扎实自己的中医理论功底,领悟中医理论的精华,细细体味、深刻领悟老师的学术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猜你喜欢

运化白术脾胃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10批不同来源白术中白术内酯的含量测定
湿气重可以游泳吗
新年心愿宝宝有个好脾胃!
王付教授运用白术治疗便秘经验
白术小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