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2013-01-25
(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瓦市镇畜牧兽医站,四川自贡 643206)
1 优化鸡笼选择,控制鸡笼蛋鸡的数量
根据现有养殖经验成果,较为理想的蛋鸡笼为全阶梯式3层笼,每层笼可装3~4只鸡。选择这样的鸡笼,可以保证鸡粪直接落地,也不需要安装承粪板和接粪装置,比较适合规模化养鸡的需要。
2 保证适时上笼,严格饲养管理
育成鸡应从17~18周龄时转入产蛋笼中饲养,使其在开产前有足够的时间熟悉环境,尽快从迁移应激中恢复过来。转笼时气温要适宜,炎热天气最好在夜间进行;捉鸡时要降低光照,轻提轻放,防止惊群、骨折;将病、弱和有恶癖、脱肛、跛脚鸡挑出,进行单笼饲养或淘汰。
转笼前1周开始使用开产蛋鸡饲料配方,饲料中的代谢能含量应是11.5MJ/kg左右,粗蛋白质为17%左右,钙质为2%左右。转群前后12h不给饲料,转群后第2d,在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以减轻转群的应激性。发育不太整齐的鸡群,转笼时尽量根据体重,把大小鸡分开装笼,并随时观察转笼后的鸡群状态。应注意转群与更换饲料及防疫不能同时进行。
3 实施阶段的饲养,保证营养供给
根据鸡群产蛋率高低、周龄大小、体重变化情况,可将整个产蛋期分为3个阶段。母鸡开产后产蛋率不断上升,很快达到高峰,这期间体重也趋于增加,蛋重变大;高峰期间体重增加减少,产蛋率和蛋重趋于稳定;高峰期后产蛋率下降,骨骼和肌肉已充分发育,体重增加多为脂肪积蓄,所以在饲养中应按照产蛋率分为三档,提供相符合的营养需要。在实际饲养中,还应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鸡群的产蛋与疾病状况的变化,其营养需要量也在变化,应随时调整日粮配方,以适应鸡的生理要求。
4 做好产蛋高峰期的环境控制
提高蛋鸡养殖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延长产蛋期。大约在蛋鸡开产后25~44周的时间内,开始进入产蛋高峰期。在这个期间,除了基本的饲料供给之外,还要保证鸡群有一个较为适宜的环境,来延长产蛋高峰期,提高蛋鸡的生产效益。
4.1 通风
无论养殖密度有多大,保证养鸡舍内空气的通风良好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养鸡舍内如果聚集大量有害气体,比如氨气、二氧化碳等等,会严重影响到鸡群的生长并导致多种疾病的发作。所以,可以选择在鸡舍的底部装地窗、中顶部设置排气扇,便于浑浊空的排出。
4.2 光照
适宜的光照能够刺激排卵,增加鸡群的产蛋量。由此,要合理的增加光照。一般选择在蛋鸡20日龄的时候,每周增加光照时间半小时,到16h的时候停止。在蛋鸡被淘汰的前4周,可再把光照时间逐渐增加到17h,直至鸡淘汰。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人工补光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鸡舍内灯的安装要均匀,3m左右1个,距离地面约2m左后,要安装聚光灯罩,使光照均匀。
4.3 温度
温度应保证在13℃~23℃。夏季温度控制,要注意通风,可用大功率的换气扇。为了及时带走舍内热量,可结合着喷水来降温。
4.4 放水
蛋鸡水量的要求对生产非常重要,甚至比饲料喂养重要。要保证蛋鸡每天有充足的供应水量,保证220~380 ml/d之间。同时,水质要严格符合饮用水的标准。
4.5 湿度
产蛋鸡的湿度应保证在60%~70%之间,同时,注意通风,特别是在我们这高温多湿的丘陵,在雨季时节可用适量生石灰快来降低舍内湿度,在干燥的时节则可以采用喷雾的方式来提高舍内的湿度。
4.6 应激
特别是在产蛋高峰期,应激控制非常重要,一定要保证一个安静的鸡舍环境。要求严禁闲杂人员进入;严防鼠患;避免其他动物,如犬、猫等进入鸡舍;禁止在鸡舍周围放烟花爆竹;饲料加工远离鸡舍等等,为蛋鸡生产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4.7 选鸡
当蛋鸡的产蛋率在55%时,可以开始考虑将那些生长不好,鸡冠干燥皱缩;羽毛漂亮,头部、喙部、胫部明显呈深黄色的鸡;腹部大量积蓄脂肪的鸡选出来淘汰掉。这样既可以节省饲料,也可以净化养殖环境。
4.8 拣蛋
及时拣蛋,可以给鸡群传递所产鸡蛋不复存在的信号,鸡群为了延续种族会加快产蛋速度,进而提高产蛋量。拣蛋要严格按照时间及产蛋量来进行,一般保证每天2次,夏天可选择3次。
5 日常记录
做好日常记录和营养需要的计算非常重要。生产记录的内容很多,农户养鸡至少应包括以下几项:产蛋量、蛋重、饲料消耗量,以及存活、死亡、淘汰只数等,并将生产记录与该品种的生产指标进行对比,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并予以解决。根据记录计算出产蛋各期营养需要,正确调整饲料,并算出饲料报酬和总成本,以期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6 产蛋鸡有效利用和淘汰
80%以上的产蛋鸡个体在400日龄后,产蛋趋于下降,因此,宜在300日龄左右淘汰低产个体,500日龄后产蛋显著下降,当产蛋率下降至55%以下时,应淘汰或更新整个鸡群。具体做法:定期淘汰不符合生产要求的鸡,选择时间在鸡群产蛋率达55%时进行第1次淘汰,对耻骨未开张,喙、胫黄色没退,全身羽毛完整有光泽,腹部有硬块脂肪的鸡均应淘汰;产蛋高峰后的1个月进行第2次淘汰,即对发病者和出现上述情况第1次未能淘汰的及时淘汰;400日龄后每周选择1次,对早换羽和产蛋性能低劣的个体按外貌生理特征选择淘汰。加强淘汰能节约饲料,降低饲养成本,对病鸡早发现、早处理,防止疾病蔓延,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 何维明,翟俊英,刘慧珍,等.对蛋鸡饲养方式的探讨与应用[J].中国兽医科技,2011,(2):32-35.
[2] 何维明,翟俊英,刘慧珍,等.蛋鸡饲养中兽药残留问题的分析与控制[J].中国兽医科技,2012,(3):54-55.
[3] 李大杰.饲养方式对蛋鸡行为、血液指标及发育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09,(2):76-78.
[4] 陈祖巨.蛋鸡饲养管理[J].中国畜牧兽医,2010,(2):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