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小板细菌检测的必要性

2013-01-25方建华刘玉振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9期
关键词:血液制品血站阳性率

张 燕* 方建华 刘玉振

(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检验科,河南 郑州 450002)

血小板细菌检测的必要性

张 燕* 方建华 刘玉振

(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检验科,河南 郑州 450002)

血液制品;细菌检测;单采血小板

血液制品的安全性一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上个世纪相关学者一直致力于血液传染病的研究,而血液的细菌污染同样不可忽视,特别是血小板,它的保存温度(22℃)为细菌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我们要严格预防和控制血液制品的细菌污染,单采血小板的细菌检测势在必行。

1 国内外对细菌检测的研究

1.1 早在2001年,Matthew J就美国在1998~2000年的血小板细菌污染问题做了研究,其中单采血小板1804725U,浓缩血小板1033671U,共发现细菌污染29例,其中6例死亡[1]。在2000年英国的严重输血危险性检测系统报告表明,28例输血相关死亡病例中,有3例是细菌污染引起的[2]。在2002年,英国的James对医院输血科机采血小板做常规细菌培养,2678份血小板中有16份阳性,阳性率为0.6%。法国的血液监视系统显示,在1996~1997年,33例死亡病例中有5例是细菌污染引起的[3]。因此,美国红十字会从2004年开始对单采血小板进行细菌培养,其阳性率高达血液传染病的10倍。

1.2 国内对于细菌检测的研究远远落后与西方国家,2004年卫生部在全国细菌大会专门讨论了血液制品的细菌安全问题。同时,上海血液中心的高峰和成都血液中心的洪缨分别阐述了血液细菌污染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的措施[4-5]。2006年刘仁强等对3073例输注血小板的细菌培养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采血小板的细菌阳性率为0.47%[6]。

2 常用检测方法的介绍

2.1 细菌培养法

细菌培养法为细菌检测的金标准,对于血液中的细菌培养同样适用。宜昌市中心血站的高均翠对单采血小板进行了细菌培养实验,分别采用了改良马丁/硫乙醇酸盐液体培养基和BacT/ALERT 3D 120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培养。1877份单采血小板均在采集后24h内取样,充分混匀后挤压到转移带10~15mL,热合封闭。最终得出结论,硫乙醇酸盐/改良马丁法的阳性检出率为0.1%,BacT/ALERT 3D 120系统阳性检出率为0.6%,且BacT/ALERT 3D 120系统阳性结果检出的时间早于硫乙醇酸盐/改良马丁法[7]。东莞市中心血站的秦艳兰等对2390份单采血小板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培养系统进行培养,发现其假阳性率高达83%,通常必须通过转种培养才能确定[8]。由此可见,普通的细菌培养法时间长和检出率低成为其不能再血站系统推广的阻力。

2.2 核酸检测法

随着核酸检测技术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血站建立了核酸检测实验室,这对于细菌检测的核酸化提供了有利条件。2007年上海血液中心的马敏等[9]就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金黄色葡糖球菌和大肠埃希氏杆菌的基因组DNA针对16s rRNA基因保守序列进行扩增,结果发现该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检出量为0.3CFUs/PCR,对大肠埃希氏杆菌的最低检出量为0.1 CFUs/PCR。

3 讨 论

血小板制品细菌污染的情况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细菌的有效检测也是减少血液制品输注过程中产生一系列输血反应及医疗纠纷的关键。国外的一些血站已经将细菌检测作为常规项目开展,世界各地对于细菌污染问题的报道逐渐增多[10-12],国内一些血液中心关于血小板细菌污染的调查研究表明国内同样存在这种问题,这就提示我们血小板制品的细菌污染问题需要重视起来。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采用荧光定量PCR可以将血液中的低浓度的需氧菌和厌氧菌、死菌和活菌检测出来,增加血液制品的安全系数。

[1] Matthew JK,Virginia R,Roth N,et al.Transfusion-transmitted bacterial infe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1998 through 2000[J]. Transfusion,2001,41(12):1493-1499.

[2] Williamso L,Cohen H,Love E,et al.The serious hazards of transfusion (SHOT) initiative: the UK approach to haemovigelance[J].Vox Sang,2000,78(Suppl.2):291.

[3] Noel L,Debeir J,Cosson A.The French haemovigilance system[J]. Vox Sang,1998,74(Suppl.2):441.

[4] 高峰.必须重视血液细菌污染的预防和控制[J].中国输血杂志.2004,17(4):221-222.

[5] 洪缨,孙启凤.血小板输血中细菌污染及预防[J].中国输血杂志. 2004,17(4):293-295.

[6] 刘仁强,刘赴平,叶柱江,等.3073例输注血小板细菌培养结果[J].中国热带医学,2006,6(5):868.

[7] 高均翠.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在单采血小板无菌试验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2):147-148..

[8] 秦艳兰,刘景春,刘赴平,等.全自动微生物培养系统在单采血小板细菌培养中假阳性结果的质量控制[J].中山大学学报,2009,30(4S):246-248.

[9] 马敏,刘晓颖,徐忠,等.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小板制品细菌污染[J].中国输血杂志,2007,20(5):368-371.

[10] Bloch EM,VermeulenM,Murphy E.Blood Transfusion Safety in Africa: A Literature Review of Infectious Disease and Organizational Challenges[J].Transfus Med Rev,2012,26(2):164-180.

[11] DreierJ,StormerM,Kleesiek K.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n Transfusion Medicine: Applications for Detection of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in Blood Products[J].Transfus Med Rev,2007,21(3):237-254.

[12] Palavecino EL,Yomtovian RA, Jacobs MR.Bacterial contamination of platelets[J].Transfus Apheresis Sci,2010,42(1):71-82.

R446.5

A

1671-8194(2013)19-0091-02

*通讯作者:E-mail: zhangyan_hnxyzx@163.com

猜你喜欢

血液制品血站阳性率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执业药师在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成都地区医疗机构红细胞类及血浆类血液制品退回的现状分析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信息化下血站消防安保建议
华兰生物(002007):血液制品回暖 疫苗业务有亮点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