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的护理
2013-01-24徐海燕刘丹丹马杰
徐海燕 刘丹丹 马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了对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240例精神病患者, 其中男158例, 女82例, 进行调查、分析。精神分裂症149例, 占62.36%;情感性精神障碍 26例,占11.20%;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13例, 占5.36%;焦虑症9例, 占3.75%;其他43例, 占17.33%, 诊断符合CCMD-3标[1]。年龄40岁以下273例, 40岁以上185例, 平均年龄(34.33±5.5)岁。
1.2 方法 值班护士确保巡视制度落实到位, 对各类住院的精神病患者, 进行观察、调查、分析, 在护理患者过程中进行系统的临床观察和具体的心理分析。及时了解患者的躯体状况和心理状态。针对不同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方法。
1.2. 1 焦虑 患者紧张焦虑有关(128例, 占53.33%)。根据患者不同职业、文化程度、年龄和性别安排日常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的训练。实行半开放式或开放的病区管理, 扩大活动范围, 安排和组织多姿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对有自我控制能力的患者, 可组织郊游、玩耍、 以增加患者与外界接触的机会, 增强患者自我控制融入社会的信心, 消除不必要的焦虑、紧张情绪。
1.2. 2 恐惧 患者恐惧有关(64例26.67%)让患者参加手工劳动、书画、下棋、打羽毛球等生活能力、生活技能、工娱疗等的训练。根据患者的特点和兴趣, 参加简单的劳动, 如打扫卫生、刷洗餐具等, 并与患者的单位、家属沟通好关系, 使患者能够得到家庭、社会较好的尊重和关心, 提高搞好工作或学习的信心, 减少或消除一切引起恐惧不利因素。
1.2. 3 忧郁 患者忧郁有关(38例15.84%)护理人员耐心倾听患者的心理问题, 了解致病因素, 同情挫折和痛苦, 正确对待患者的言行, 使患者感到理解和尊重, 取得患者的信任,以便合作, 引导患者注意外部环境, 运用治疗性沟通的方法,帮助患者表达他们的看法和感觉, 这些措施有利于及时掌握病情, 便于采取相应的医疗护理措施, 减轻患者的苦闷, 便于患者的完全康复。
2 结论
针对患者不同的行为和心理问题, 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和心理分析, 从而找出护理方面的问题, 确定护理诊断,有针对性地制定患者护理措施工作, 注重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康复, 减轻患者躯体痛苦, 和心理障碍。
3 讨论
经过系统的抗精神病治疗, 精神症状逐渐消失, 患者的心理问题也渐渐减轻, 在治疗期间患者出现的问题主要有:①焦虑: 患者在住院期间, 出现焦虑、恐惧情绪, 担心出院后能否融入社会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担心自己康复出院后的婚姻、就业、升学、工作等是否会因为自己患有精神方面疾病而受到影响, 担心家属和亲人对自己疏远, 不能接纳自己回到家里。 ②恐惧:患者往往在正常的情况下, 常常感到心悸或者晕厥。明明知道他人在同样的环境下不会有威胁或危险, 而不能减少恐惧的心境, 比如所处的房屋要塌下来了, 在走廊走路时, 走廊会裂开, 同病区的患者要打他甚至可能会害死他, 或者害怕自己的病治不好会发疯, 有些患者害怕与人交往, 对医护人员的解释和行为将信将疑由于缺乏自信和根据会对某些人和某些事无端的猜疑, 惶惶不可终日, 难以适应环静, 对这些患者要给予同情、鼓励、采用认识、领悟的方法指导其改变原来的认识结构,减轻或消除恐惧心理。③抑郁:轻度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 兴趣与快感丧失、易疲劳。继续进行日常工作和社交活动有一定困难。中度抑郁发作表现为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患者继续进行工作、社交、或家务活动有相当困难。重度抑郁发作表现出明显的痛苦或激越, 自尊丧失, 自罪感很突出患者可发生自杀行为[2]。护理人员充分了解了患者的病情, 从实际出发根据患者不同的行为和心理问题, 确定护理诊断, 有针对性地制定患者护理措施, 注重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康复, 减轻患者躯体痛苦, 和心理障碍。增强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75-91.
[2] 陈淑清, 王述彭, 刘静芬.精神科护理学.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