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性角结膜炎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3-01-24汪蕾
汪蕾
干燥性角结膜炎又称为干眼症,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不断增高的趋势。治疗不及时极易导致角膜上皮磨损、角膜溃疡和丝状角膜炎的发生,重者甚至引起角膜混浊、导致失明[1]。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使用人工泪液、润滑滴眼液,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病因治疗是该病治疗的关键所在[2]。本科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干燥性角结膜炎患者联合使用人工泪液和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并与单独使用人工泪液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本科收治的干燥性角结膜炎48例,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眼部发红、畏光、眼部疼痛感、干涩感、异物感、疲劳感、灼热感、痒感。随机分成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中男11例,女7例,年龄21~43岁,平均(32.8±10.7)岁,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9~46岁,平均(34.2±12.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排除近7 d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药物、患有全身疾病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人工泪液,1滴/次,4次/d;观察组患者使用人工泪液1滴/次,4次/d;联合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1滴/次,4次/d;14 d为一疗程。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为P<0.05。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自觉症状评分为(16.7±1.9)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自觉症状评分为(14.7±2.3)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为(9.87±2.48)s,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为(10.85±2.27)s,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荧光素染色评分为(1.19±0.39)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荧光素染色评分为(0.95±0.21)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干燥性角结膜炎是眼科中常见的慢性疾病,泪腺疾病、激素水平的变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因素导致疾病的发生[3]。炎症因素是该病最关键的发病因素。人工泪液虽能够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但并不能起到决定性治疗作用。药理研究表明[4],普拉洛芬作为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一方面通过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使前列腺素的合成受到抑制,达到减轻炎症反应的目的;另一方面,其能够抑制多种组织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合成,抑制组胺受体的激活,从而达到减轻炎症反应的目的。动物研究实验表明,普拉洛芬滴眼治疗后结膜和角膜具有最高的药物浓度,表明其对干燥性角结膜炎具有较高的药物亲和性。本组研究中,联合使用人工泪液和普拉洛芬滴眼液的疗效明显的优于单独使用人工泪液的疗效。体现了普拉洛芬滴眼液在干燥性角结膜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普拉洛芬滴眼液作为辅助治疗干燥性角结膜炎的药物,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眼表炎症,可推广使用。
[1] 章玲,王丽云,臧美荣,等.干眼症的临床分析.国际眼科杂志,2009,9(10):2007-2008.
[2] 丛晨阳,毕宏生,温莹.干眼症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国际眼科杂志,2012,12(3):464-467.
[3] 崔先进,孙倩娜.247例干眼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眼科,2012,21(3):177-180.
[4] 王依鹭,张频,何琴.普拉洛芬联合人工泪液治疗急性结膜炎愈后干眼症的临 床疗效观察.中国医师杂志,2011,(z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