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礞石滚痰丸加减治疗失眠验案一则

2013-01-24梁正辉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4期
关键词:安神黄芩中医药大学

梁正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405)

礞石滚痰丸加减治疗失眠验案一则

梁正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405)

礞石滚痰丸原名“滚痰丸”,方由青礞石(硝煅)、大黄(酒蒸)、黄芩(酒洗)、沉香组成。礞石需与火硝同煅,其特殊意义正如李时珍所言:“硝石属火,味辛带苦、微咸,而气大温,其性升上,水中之火也。故能破积散坚,治诸热病,升散三焦火郁,调和脏腑虚寒……礞石之性寒而下,硝石之性暖而上,一升一降,一阴一阳,此制方之妙也”。充分体现了升降相因以及相反相成的配伍原则。临证上在抓住痰、火(热)这一病机关键及其演变规律的同时,要以“痰”字为中心,因为“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在脏腑,或在经络,所以为病之多矣”。笔者使用礞石滚痰丸治疗不寐之证,每每获得良效,现举1例分析如下,以供学习交流。

病例资料

患者,男,44岁,2011年7月初诊。主诉:心烦不寐10年余,加重1个月。患者10余年来工作繁忙紧张,迫于应酬,终日烟酒、肥甘厚味,渐渐出现夜间难以入眠或眠后易醒,常辗转反侧,甚则彻夜难眠,伴有头身困重、心烦不安、口舌生疮,需服用氯硝安定方能入眠,曾间断服中药数十剂,但效不显。近1个月来症状加重,彻夜难眠,头重目眩,心烦焦虑,口苦而黏,时有嗳气,胸胁胀满,大便秘结,2~3日一行,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辨为痰热郁结扰心之失眠。治宜化痰清热、解郁安神。方选礞石滚痰丸加减:青礞石30g,天竺黄15g,半夏9g,大黄6g,黄连6g,黄芩10g,栀子12g,郁金12g,玫瑰花15g,沉香9g,酸枣仁30g。服用7剂后,睡眠好转,未服用西药镇静安眠剂,一夜能睡4h余,诸症减轻,大便1~2日一行,为成形软便,舌红苔薄黄。将上方去半夏,加合欢皮30g,柏子仁12g,再服7剂后诸症好转,睡眠明显改善,夜寐5~6h左右,舌红苔薄白,二便调。在此方基础上化裁巩固治疗1个月后,每日睡眠基本6h以上,余症悉除,改为健脾和胃方佐以养心安神之品善后,随访半年基本获愈。

讨论

失眠属中医学“不寐”范畴,前人多认为本病虚多实少,所以治疗惯用补益心脾、交通心肾、滋阴清热或益气镇惊之法,然临床所见实证居多,究其病机,乃由情志内伤、嗜酒耽烟、嗜食膏粱厚味而致肝郁化火、中湿生痰、痰火交结、扰动心神而成。故方用青礞石为君,以其峻猛之性专功逐痰;臣以半夏燥湿痰而和中焦,天竺黄清热化痰,二者与青礞石合用加强祛痰之力;佐以大黄苦寒,荡涤实热,一开痰火下行之路,二降上逆之浊气,合黄芩、黄连清中上焦气分之热,以达釜底抽薪、正本清源之功;配栀子既能自上达下通彻三焦、祛郁火,又能清心除烦;玫瑰花、郁金为血中之气药,入气分能行气解郁,合沉香可畅达气机,使痰随气降,以遵治痰顺气之旨,入血分能凉血破瘀以防久病生瘀之变;酸枣仁泻肝胆之热以安神。全方相合,既具攻逐实热顽痰之力,又有解郁安神之功,既清气分,又凉血分,有升有降,使肝气疏、痰热祛、气血调,心神得宁,夜寐自安。

2012-12-03)

单方验法

猜你喜欢

安神黄芩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黄芩苷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张永新:种植黄芩迷上了“茶”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安神补气丸中8种成分
黄芩苷脉冲片的制备
黄芩酒制前后黄酮类成分含量变化及炮制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