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凤城市种草养畜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3-01-24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1期
关键词:凤城市草食草业

刘 冬

(辽宁省凤城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凤城 118100)

凤城市种草养畜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刘 冬

(辽宁省凤城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凤城 118100)

凤城市属辽东丘陵地区,地处东经123°32′~124°32′、北纬40°02′~41°06′属典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足,气温适宜。自然概貌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全市总面积5 513 km2,户籍总人口近59万人,全市耕地总面积93万亩,水资源丰富,年平均降水量892 mm。人工及自然草原面积大、生态资源丰富,极适合发展畜牧产业。近年来,凤城市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商品牛生产基地、绒山羊生产基地。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草食动物比例不断提高,对青饲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牧草种植在当今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近年来农民种草养畜积极性高,而且凤城市的自然条件十分适于发展以饲草种植为主的养殖产业,种草养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

1 种草养畜的作用和意义

牧草种植在当今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一是可以节约土地,解决人畜争粮的矛盾。凤城市耕地人均1.6亩,因此大力开发利用耕地以外的土地,如山坡、河滩等,既节约了耕地也为牲畜提供了饲料;二是改善生产、生态环境。牧草生长快,根茎叶发达,能保水固沙,防止土壤板结,在防止水土流失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其地下的根和散落叶片还能丰富土壤有机质;三是促进草食牲畜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牧草是草食牲畜的主要饲料来源,发展种草能够减少牲畜对精料的需求,从而减少对草食牲畜的投入,增加农民收入。四是种草养畜是一种绿色养殖发展模式,养殖户通过种植优质饲草及回收农作物秸秆。不但可以降低养殖成本,还可以通过家畜对植物纤维的过腹还田,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不仅如此,回收大量秸秆,避免了原始种植方式的秸秆就地燃烧现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空气污染问题。

2 现状及问题

2.1 现状

凤城市现有天然草原30万亩,人工草地面积14.63万亩,适宜的气候和土质以及生长特点为凤城市引进优质牧草栽培、种植奠定了基础。目前已引进的优质牧草主要有紫花苜蓿串叶松香、苦荬菜、菊苣、稗草、墨西哥玉米等多个品种,种植优质牧草4.5万亩。

凤城市是畜牧业大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市积极动员广大群众种草养畜,大力发展草食畜禽,增加农民收入。

2.2 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发展草业的认识不足,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种植观念落后。人们普遍认为种植牧草要投工、投肥和投资,而且地方政府又没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再加上种草养畜科学技术相对滞后,政府没有把种草养畜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产业位置,因而严重制约了凤城草食畜的发展。二是牧草种植规模小。随着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稳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草食牲畜,许多养殖户已改变传统的靠天养畜观念,而自发地种草。但目前,凤城市牧草种植面积小而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三是草畜发展不平衡。出现供需矛盾,以草定畜是合理利用草资源,实现草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先决条件。目前,凤城市很多地方在大力发展草食牲畜时,却没有按一定计划来种植优质牧草,从而出现了草畜矛盾。四是牧草种植缺乏科学管理。在牧草种植过程中,耕作、施肥、除杂草、灌溉等措施没能跟上,从而使优质牧草品种原有的丰产性能没能发挥。五是生产销售不配套。种草养畜最重要的就是最后的销售,很多农民生活地方较偏僻,交通不便,如果能有相应的组织或协会帮助农民销售,就更能给农民带来效益,提高种草养畜积极性,从而促进种草养畜产业化的良性循环。六是农、林、牧的发展规划不协调,资金投入不足。地方政府对农、林、牧的长期发展虽然做了规划和布局。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受社会、自然、经济、科技等因素的影响至今仍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问题。国家政策性退耕还林、借山造林,致使天然草场和缓坡地带草场被挤种经济林木,草场面积一次次减少,滥垦现象屡禁不止。

3 发展对策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草业的认识

认真宣传贯彻落实草场建设的指导思想,结合凤城市畜牧业发展的实际,通过产业化开发,提高草食家畜的生产水平,实行舍饲或半舍饲饲养方式;采取多种形式举办科学养殖、科学种草技术培训班,认真宣传种草养畜的成功经验。结合实地参观学习等方法,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对发展草业的认识;遵循草地建设要实行建设、管理、利用同时并举的办法,注重实效;建设人工草场.种草养畜要与改良同步进行,实行草畜配套,使种草农户通过种草养畜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

3.2 提高科技含量,加大资金投入

草地建设是项系统工程。首先,根据气候特点和牧草生物学特性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抗病性能好的优质品种。根据人工草场的用途来确定牧草品种,提高播种及移栽技术。牧草要合理搭配组合,进行轮作、套种、混播三元结构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加强对人工草地除杂、松土、施肥等的科学管理;做好技术培训工作,提高人工草地的持续利用技术,积极探讨对各类退化草地的替代种植或生态恢复技术,为草地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通过各种渠道,要求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在资金上给予倾斜,增加对草地保护和草地建设的资金,可优先扶持积极性高、素质好的农户,调动种草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投资机制及优惠政策,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3.3 草地法制建设,科学合理利用草场

草场不仅是草食畜牧业的重要生产资料,而且对维系生态环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保护和建设好草场,必须走法制的道路。认真学习《草原法》,使广大人民群众做到知法、懂法,才能促进草业的稳步发展。农、林、牧相互结合,配套发展,做到以草定畜,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林草结合、果草结合。这样,不仅有利于草地恢复生长,同时减轻了草场退化的程度和草畜矛盾突出的问题,而且能起到较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积极推广圈养,促进草场的持续利用。

总之,发展凤城市草业既为草食畜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促进了草场持续利用,推动了牲畜实行圈养的步伐。减轻草场退化和草畜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的,提高牧草种植及生产加工技术,提高科学种草养牛技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草业的认识,提高科技含量,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草地法制建设,科学合理利用草场,促进凤城市草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凤城市草食草业
青海草业
致力草学,推进草业,共创辉煌
——庆祝湖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建系20 周年
粮改饲与草食畜牧业发展初探
草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辽宁绒山羊春季放牧植物中毒防治
跳绳
浅谈凤城市小浆果的发展思路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与对策
中国草业人才资源现状及整合策略
凤城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