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产科疾病的诊治
2013-01-24周瑞娟
周瑞娟
(甘肃肃南县皇城镇农牧技术服务站,甘肃张掖 734031)
母牛流产和难产是牛群繁殖中的常见病,一直困扰着养牛业的发展。
1 流产
母牛妊娠期间,由于母体或胎儿的生理过程发生紊乱,或两者之间的关系受到破坏,致使母牛怀孕失败,导致母牛流产。一旦流产,胎儿或者被母体吸收,或者随子宫排出,或者是停留于子宫内干尸化,或者在子宫内腐败。
1.1 病因
1.1.1 营养性流产
日常饲养管理不当,喂养饲料单一,牛体营养跟不上,体质瘦弱,导致胎儿得不到应有的营养补充,导致流产。或者是饲料中缺乏某些维生素或者是微量元素,比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微量元素铁、磷、锰、钴等等,不单单影响到胎儿的正常生长,同时也造成牛体生殖器官的病变导致流产。
1.1.2 机械性流产
日常管理不当使妊娠母牛受到损伤,可引起散发性流产。
1.1.3 应激性流产
当温度超过35℃时,母牛会出现呼吸急促、食欲减退等应激反应,但处理不当时,很有可能导致中暑,引起流产。据统计,甘肃母牛流产症状常见于第二和第三季度,特别是5~7月份,占全年流产总数的40%以上。
1.1.4 激素紊乱性流产
母牛怀孕时,垂体前叶可分泌促黄体分泌素产生妊娠黄体。一般情况,它会与孕酮以及一定比例的雌激素共同作用,使子宫增殖,保证子宫正常生长发育。另一方面,孕酮还有助于子宫塞的形成,可避免母牛流产的发生。可一旦激素分泌紊乱,孕酮分泌减少,黄体萎缩,都可导致流产的发生。
1.1.5 自发性流产
胎儿绒毛及绒毛膜具有帮助胎儿吸收母体营养的作用,一旦它们发育不良,就会导致胎儿吸收不到应有的营养,导致妊娠中断,引发自发性流产。
1.1.6 药物性流产
日常管理中,忽视母牛妊娠期的特殊生理期,错误使用一些腹泻类药物、麻醉药物、子宫收缩性药物等,都可导致流产。
1.2 临床症状
母牛流产的前期征兆是呼吸急促、脉搏加快、腹部疼痛、起卧难安,仔细观察,可见阴道少量出血,进一步检查子宫和直肠,可见子宫口张开,直肠胎动频繁,此时胎盘可能已经脱落。母牛妊娠期,尤其是胚胎着床前后,母牛的体表变化不明显,这时胚胎可能已经被子宫吸收,临床称之为隐性流产。在妊娠中后期,会见到死胎排出。
1.3 防治
1.3.1 预防
首先,要喂以足量的优质饲料,并保证母牛在怀孕期间足够的运动。要防止跌伤、摔伤等。其次,配种(授精)、妊娠诊断、直肠及阴道检查,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最后,做好预防接种、消毒、驱虫、检疫。发现有流产征兆,要及早隔离,防治流行性流产的散发。
1.3.2 治疗
一旦发现有流产症状,要及时将患病母牛移置安静牛舍,避免外界刺激。同时,皮下注射黄体酮50~100 mg,阿托品15~20 ml,服用安胎药。如果有胎儿死亡症状,要及时采取措施排除胎儿。子宫颈外张不足时,可用消毒过的手伸人阴道,用手指缓慢插入子宫颈,轻轻扩张,胎衣滞留时,应及早剥离胎衣,如不能剥离可向子宫内灌注2 g土霉素或其他消毒液,对浸溶性流产可用0.05%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子宫。如果胎儿不易排出,可将其粉碎,必要时可剖腹取出。治疗同时,要加强对母牛的营养补充。可将1~1.5kg干益母草煎熬成汁,同时加入0.5~1kg的红糖,每日分两次灌服可起到较好的调理效果。
2 难产
2.1 病因
母牛难产多发生于分娩过程中,当母体或者是胎儿异常时,都可导致胎儿难以顺利产下,导致难产的发生。临床中母体异常主要指产力和产道异常,胎儿异常主要指胎向、胎位、胎势、胎儿大小异常。只要有一种情况出现,都可导致难产。母牛分娩时,一定要留心观察,尽早发现情况,早处理、早治疗。一旦处理不当,很可能导致胎儿以及母牛死亡,即使母牛侥幸存活,一些生殖类疾病也会经常发生,导致不育。
2.2 症状
母牛难产临床表现为孕畜发牛阵痛,起卧不安,时常拱腰努责,回头顾腹,阴门肿胀,从阴门流出红黄色浆液,有时露出部分胎衣,有时可见胎儿肢蹄或头,但胎儿长时间不能产下。
2.3 治疗
手术助产是将患牛取前低后高站立或侧卧保定。先将胎儿露出部分及泄牛的会阴、尾根等处用温水洗净,再用0.1%新洁尔灭或2%来苏水冲洗消毒。助产手术中采用的各种工具,包括医护人员的手臂都要用药液做好消毒处理。重点检查胎位、产道是否正常及胎儿的生死情况。如果胎位不正,就要矫正胎位。如果胎儿过大,可考虑采用剖腹产或者是截胎术。矫正胎位须在子宫内进行,先将胎儿外出部分推人子官内,再矫小胎位。向里推需在母牛努责间歇期进行。治疗应本着母子兼顾,胎死者应先顾母牛的原则进行。
[1]宋小白.流产胎儿、胎盘及母体血液对牛流产原因的诊断研究[J].广西农学报.2009,(2):60-62.
[2]杨晓芳,沙涌波.牛冠状病毒感染[J].动物医学进展.2004,(3):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