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诺前列酮栓在孕晚期妊娠期糖尿病引产中的效果研究

2013-01-24徐跃叶小丽陈海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9期
关键词:催产素宫素宫颈

徐跃 叶小丽 陈海珍

近年来随着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上升及诊断标准的更改, 越来越多的孕妇面临孕晚期终止妊娠。而宫颈成熟度直接决定引产的成功与否。地诺前列酮栓是一种含前列腺素E2的持续控释栓剂, 在促宫颈成熟方面作用显著, 现将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妊娠期糖尿病引产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0年9月~2013年7月本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初产妇100例, 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以2012年妊娠期糖尿病指南为标准[1], 妊娠期血糖控制好, 无需用胰岛素。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为治疗组(50例):平均年龄(27.12±2.1)岁, 孕周(39.08±0.82)周, 用药前宫颈Bishop评分(4.4±1.3)分;二组为对照组(50例):平均年龄(28.12±2.4)岁, 孕周(39.14±0.54)周, 用药前宫颈Bishop评分(4.2±1.4)分;两组年龄、孕周、用药前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均无头盆不称, 无其他合并症及并发症。

1. 2 研究方法 100例孕妇随机为两组, 一组为治疗组:消毒外阴后行宫颈Bishop分, <6分者地诺前列酮栓10 mg纳阴道后穹窿, 平卧1 h, 监测胎心30 min, 放药后2、4、8、12 h胎心监测。如有规律宫缩行Bishop评分, 如临产, 宫缩频密(10 min>5次宫缩), 胎窘, 破膜, 严重低血压等及时取药,如无上述情况24 h取药。取药后再次Bishop评分, 如≥6分行人工破膜, 观察1 h后无宫缩予滴催产素引产。二组为对照组:滴催产素前行宫颈Bishop评分, 0.5%缩宫素静滴引产,初始剂量8滴/min, 并行OCT。持续9 h, 如临产宫口开大2 cm继续滴催产素至分娩, 否则停滴催产素, 次日再滴, 每日滴催产素前行Bishop评分, 如≥6分行人工破膜, 观察1 h后无宫缩予滴催产素引产。两组用药时均行持续胎心监测,临产后监测末梢血糖及尿酮(2 h一次), 血糖控制理想范围4.0~5.6 mmol/L, 如>5.6 mmol/L, 加用短效胰岛素静滴。如有胎儿窘迫急诊剖宫产终止妊娠。

所有病例均记录用药前后的Bishop评分, 用药后至临产时间, 产程, 阴道分娩率, 产后出血、母儿血糖, 药物不良反应, 新生儿Apgar评分。

1. 3 疗效标准[2]及统计学方法 促宫颈成熟效果:显效:用药12 h后Bishop评分增加≥3分;有效:用药12 h后Bishop评分增加2分。无效:用药12 h后Bishop评分增加<2分。引产疗效:显效:自引产至48 h内分娩;自引产开始48~72 h分娩;无效为自引产开始72 h后未临产或分娩。总有效为显效加有效。采用SPSS16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 1 宫颈Bishop评分变化及引产疗效 治疗组(n=50)用药前宫颈Bishop评分(4.4±1.3)分, 用药12 h后宫颈Bishop评分(8.2±0.6)分, 引产显效:32例(64%), 有效10例(20%),无效8例(16%), 总有效(84%), 用药至临产时间(12.38±4.86)h, 临产至分娩时间(11.62±4.28)h;对照组(n=50):用药前宫颈Bishop评分(4.2±1.4)分, 用药12h后宫颈Bishop评分(6.8±1.4)分, 引产显效:16例 (32%), 有效13例 (26%), 无效21例(42%), 总有效(58%), 用药至临产时间(30.16±7.26)h,临产至分娩时间(12.32±5.16)h。两组比较宫颈成熟率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地诺前列酮栓引产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用药至临产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临产至分娩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2 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比较 治疗组(n=50)24 h产后出血(230±20)ml, 胎儿窘迫(n=4, 8%), 新生儿窒息(n=0);对照组(n=50)24 h产后出血(220±18)ml, 胎儿窘迫(n=3,6%), 新生儿窒息(n=0)。两组产后出血, 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血糖比较 治疗组产程末梢血糖(6.12±1.28)mmol/L,新生儿出生10 min末梢血糖(3.22±0.48)mmol/L;对照组产程末梢血糖(6.38±1.08)mmol/L,新生儿出生10 min末梢血糖(3.18±0.56)mmol/L。两组孕妇及新生儿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4 不良反应 对照组均无不良反应, 治疗组3例宫缩频密出现胎心改变, 取药后胎心恢复正常。两组均无恶心呕吐、低血压等反应。

3 讨论

引产的成败在于宫颈成熟度。缩宫素作为传统引产方式在促宫颈成熟方面效果欠佳, 主要原因为缩宫素与缩宫素受体结合发挥引产作用, 而位于宫颈的缩宫素受体较少, 故对宫颈促成熟作用小[3]。地诺前列酮栓是一种含前列腺素E2的持续控释栓剂, 全球相关文献Meta分析表明:前列腺素E2能显著提升宫颈评分, 提高引产成功率[4], 是欧美国家目前用于足月促宫颈成熟引产的首先药[5]。地诺前列酮栓剂药动力学显示, 妊娠足月时, 阴道内pH值约4.1, 前列腺素E2栓剂可以平稳、缓慢释放前列腺素E2, 达到软化宫颈管, 促内源性前列腺素E2产生, 诱发子宫收缩。

本研究结果显示, 地诺前列酮栓剂用于妊娠期糖尿病不成熟宫颈引产的效果明显高于缩宫素。因此认为, 地诺前列酮栓用于妊娠期糖尿病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是安全、有效、方便, 提高引产成功率, 值得临床推广。

[1] 谢幸, 苟文丽. 妇产科学, 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2] 沈时鹏, 吴铁松. 3种激素类引产药对足月妊娠的引产效果比较, 中国药业, 2010, 19(9): 65-66.

[3] 姜小庆, 胡先华. 地诺前列酮栓与催产素对足月妊娠羊水偏少者引产的效果比较.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 15(2):49-51.

[4] 郭跃文, 梁美燕, 侯桂玉, 等. 欣普贝生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引产的临床研究.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2012,27(15):2368-2370.

[5] 杜丹, 潘东娜. 地诺前列酮栓用于延期和过期妊娠引产60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09, 18(7):26-28.

猜你喜欢

催产素宫素宫颈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打催产素,产妇更疼吗?
夫妻互按脚部更性福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猫与狗谁更爱你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催产素有助消除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