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医院体制改革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2013-01-24李长明
李长明
(南京市浦口区妇幼保健所,江苏 南京 211800)
乡镇医院体制改革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李长明
(南京市浦口区妇幼保健所,江苏 南京 211800)
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乡镇医院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影响和制约乡镇医院发展的因素也在改革中被逐步暴露出来,而且从更深层次影响改革的顺利进行。现阶段在我国的不少地区正在对乡镇医院进行股份制改革推动其私有化进程,这不可否认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在这一过程中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标准,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为主的准则。
乡镇医院改革、发展趋势、私有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乡镇医院在原有的公社卫生院的基础上逐步而系统的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建立初期的乡镇医院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国家财政给予了一定的专项补贴,延缓了乡镇医院发展过程中问题暴露的时间,但是随着国家经济模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现行的医院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医院进行市场化运作势在必行,于是国家取消了对各级医院的补贴实行自负盈亏,促使其自身迅速谋求自我发展的动力和途径。但是,由于乡镇医院本身医疗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长期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陈旧的思维模式造成了其举步维艰的现状,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镇医院表现得尤为明显。另外,由于当地生活水平的限制,人均享有的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消费能力并不足以维持医院的发展。之所以部分医院还能在以保持现有人员工资为目的的状态下艰难运转,其实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以药养医,这也是医院一直以来极力回避的问题,而它又恰恰是医院主管部门想极力解决,老百姓又希望尽快解决的问题。在药品高额利润的刺激下以药养医成为不争的社会现实,这同时也把乡镇医院的发展带入了一个谁也不愿意看到的怪圈,在现有模式下的乡镇医院如果失去药品所带来的高额利润不知将何去何从,以其现有能力及水平根本无法应对社会的变革,也无法适应人们日益增高的医疗服务需求。根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乡镇医院的发展动能严重不足,然而就其影响因素而言又是多重的[1-2]。
1 处在变革中的乡镇医院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积极因素和影响制约因素,乡镇医院的发展也同样如此。由于乡镇医院本身的条件限制,使其并不具备参与和高层次医院对病人资源进行争夺的实力,无可避免的造成了本地区病人资源的外流,余留的部分又并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需要,于是从客观上要求医院找寻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弥补医院维持生存和发展的需要[3]。
自改革开放至今为止,人们已经充分意识到人才对一个单位发展的重要性。乡镇医院作为基层医疗单位不但有其地域的局限性更主要的是在人才的培养和选择上的局限性,大量的高水平人才很少愿意到基层医院工作,毕竟基层医院的设施和待遇有限,达不到他们的预期目标,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医院的发展[4-5]。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的匮乏是制约乡镇医院发展的瓶颈。如何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一直是医院管理层想解决而又无法根本解决的难题。现实中的乡镇医疗机构也在不断的利用高层次医院的资源对本单位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提高,但是又给医院带来了另外的难题——现有人才的流失,而这一部分人又更多的是医院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从而使医院处于外界人才吸引不来,内部人才留不住的尴尬局面。如何在稳定现有人员的基础上努力提升医院的综合医疗水平,是现阶段乡镇医院发展的一个重点,综观乡镇医院的发展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种矛盾是可以被解决的,作为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妥善的处理,我们不妨运用组织部门考核任用干部所经常采用的挂职锻炼的方式,对卫生系统拟晋升中高级职称的人员强制到基层锻炼,这不仅可以有效的推动和带动乡镇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而且可以不断提高受锻炼人员的服务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这对于医院也好,受锻炼者本人也好将都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对于稳定现有人才队伍,提高人才素质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另外,医院管理人才的缺乏也是客观存在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拥有了高水平的管理人才,才会给乡镇医院带来全新的管理理念,带来能够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和人民需要的新的思想上的质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原有的经营模式的新的模仿[6]。
2 对乡镇医院未来走势的争论
乡镇医院主要服务对象是面向农村的,因此它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直接关系到广大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随着人事制度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医院已经由原来的纯事业性逐步转变为更具企业性质,这就为乡镇医院的未来发展构筑了一个基本框架。在其未来发展过程中,我们在积极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绝对不能以牺牲社会利益为代价,相反,它的一部分社会功能还必须得到强化。就其整体而言,乡镇医院的朝向多元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但在具体操作环节,各方多有争议[7]。
在不改变现有经营和管理模式的前提下,为了促进其社会功能的不断实现,政府在区分公立和私立的基础上对公立医院给予适当的补贴和政策倾斜,不断完善其社会职能,并充分运用合理的竞争来逐步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在优势互补的情况下其最终的受益者将是广大的基层群众。打破行业垄断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私立医院的建立与发展是顺乎时代需要的,作为公立医院的代表乡镇医院应该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评价,在总结自身的情况下努力寻找自己的特色,弥补客观上存在的不足,结合当地资源及政府的支持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参与竞争。
3 乡镇医院私有化进程的利与弊
乡镇医院的私有化进程不论是对医院本身还是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都是一个新鲜事物,而且一直处于不断的探索之中,即有利又有弊。其最终取决于改革者如何扬长避短,然而这一切又必须是在充分认识其利弊的基础上的。广大基层群众从思想上的接受程度是其私有化能否最终实现及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人们对此的认可度是改革者们所必须考虑的,其中积极赞成推动乡镇医院私有化进程的主要观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1 私有化有利于医疗人员转变观念和增进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实行私有化后的乡镇医院,转变了原有的所有制形式,导致其医疗人员的原有的思维模式及传统的价值观念都将不可避免的发生变化。增进服务意识必然成为私有化后的医院的首要目标,其最终目的就是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并尽可能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为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打造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人民群众也能因此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对于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8]。
3.2 私有化使医院真正进入市场化运作,通过竞争能够有效的调节医疗市场的混乱局面特别是药品价格的虚高。近年来医疗市场的混乱局面以及药品价格的虚高一直都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有管理方面的,也有法律方面的,但更主要的还是体制方面的原因。缺乏竞争或者说竞争的无序性导致了药品价格虚高,私有化的发展能够不断促使医疗价格走向公开化和透明化。另外,私有化后的医院管理者必须从自身的利益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去综合衡量,这样将直接减少药品流通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压缩药品成本,使人民群众能够从中直接受益,这种结果也是每一个人都希望看到也乐意看到的。私有化进程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催化作用,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垄断局面。
4 结 语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乡镇医院的改革及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乡镇医疗体系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逐步确立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巩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现有的人事制度改革也将得到逐步完善。人事制度改革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原有的事业性单位转变为企业,医院的改革恰好为其提供了实验的机会,以此从中及时发现和纠正所存在的问题,为在各行业全面推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做准备[9]。
作为医疗体制改革的基础,乡镇医院因其所处地位的特殊性和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决定了它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医疗体制改革的实现和成功。只有使面向广大农民的乡镇医院的改革达到所预期的目标,使其所服务的对象真正的满意,那么这种改革才是成功的,也是为人民所接受的。
[1] 王仕军.如皋医改暗含帕累托改进[S].2004-11-26.
[2] 吴华国.探索乡镇卫生院新出路[S].2004-12-15.
[3] 回春.乡镇卫生院出路究竟在哪里[S].2004.
[4] 胡非非.公立医院“国企制”下的发展瓶颈[S].2004-12-22.
[5] 栾文民.医疗卫生体制的超前及滞后[S].2004-07-28.
[6] 罗旭.股份制改革在公立医院中的运用[S].2004-08-30.
[7] 周向红.国有医院民营化进程中的模式选择[S].2004-08-17.
[8] 郝志超.紧急叫停卫生院变卖风[S].2004-08-15.
[9] 郭高中.医疗体制改革的政府角色[S].2004-09-21.
R197.3
A
1671-8194(2013)13-03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