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学敏生平及年表*

2013-01-24黄玉燕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年9期
关键词:本草纲目乾隆

黄玉燕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007)

赵学敏字恕轩,号依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现存著作有《串雅》、《本草纲目拾遗》、《火戏略》、《凤仙谱》。一般认为其生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卒于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享年86岁。少年时期在利济堂、养素园度过,青壮年时各处游历。《本草纲目拾遗》作序于双砚草堂,晚年“衣食奔走”,《火戏略》作序于仙舟旅馆,《凤仙谱》作序于临安旅舍。

赵学敏生平在民国十一年《杭州府志·卷一五·人物十一·艺术二》[1]有简要记载,而《本草纲目拾遗》所附《利济十二种总序》[2]更为详尽。前者可视为根据《利济十二种总序》内容提炼而来论述其生平,再结合张应昌的《本草纲目拾遗》跋的内容叙述了版本流传情况,并未提及赵学敏在《利济十二种》之后所作的《灌园杂志》、《火戏略》、《凤仙谱》等著作。《灌园杂志》今已亡佚,《凤仙谱》有横排铅印本出版物,《火戏略》除天津图书馆所藏五卷原稿本外,仅有《昭代丛书·别集》所收不含自序的一卷本。刘尚恒《二馀斋说书》[3]中介绍了该书的自序内容,可资参考。本文根据《利济十二种总序》以及赵学敏现存著作《串雅》[4]、《本草纲目拾遗》[5]、《火戏略》自序和《凤仙谱》[5]内容,整理其生平事迹并以年表的形式呈现出来。

1 出生

赵学敏之父早年子嗣艰难,而在京师遇到“异人”告之:“准君相无后,若行利济事,可得子。”在他在下砂(浙江慈溪一带)管理盐务期间发生了海啸,“淹毙者不下数十万”,他“悉为设法捞埋”。当年秋天又继发疫情,他又捐出俸禄延医合药来治疫:“赖生者数万人”。此外,他还积极提议筑塘,经上级汇报终于得以奉旨进行。当时各个盐场都遭受了潮灾,百姓热情挽留他,附近七县(自下砂、石堰、穿山、鸣鹤、龙头等凡七邑)筑塘事务都由他一人主持。海塘筑成之后名为利济塘,塘成当年秋潮骤至,也没有造成灾害。后来他任永春司马,又迁龙溪知县,才得两个儿子,即赵学敏兄弟,就用利、济二字作为他们的乳名。卸任后,也给他们的住所命名为利济堂。

2 习医

赵学敏的出生与济世救人的“利济”二字有着不解之缘,而他与医学也因此结缘。赵学敏的父亲曾让其兄一人业儒,一人业医。原本是打算让弟弟赵学楷从医,因其从小除读四书五经,还要学习《灵枢》、《素问》、《难经》及《伤寒论》诸书,闲暇时父亲还让其默画铜人针灸图当游戏。父亲在养素园放置了《针灸甲乙经》等医学古籍,并开辟一畦地作为栽药圃,让赵学敏兄弟在那里住下。赵学楷不负父亲期望,锐意于岐黄之道,亲戚朋友有让他看病的,无不应手而愈。赵学楷还勤于著书,纂有《百草镜》八卷、《救生苦海》百卷,赵学敏对其评价是“言中肯綮,解洞玄微,诚有裨于斯道者不浅”。赵学敏和弟弟一起在养素园成长,翻阅医书,种植草药,逐渐地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后也投身医学。

3 读书

赵学敏自幼喜爱读书,自称“素有书癖”,白天看不完晚上点灯继续看,曾因怕父母呵责而在床里点灯,藏书夜观,时间长了绿色帐子被烟煤熏黑。37岁时还因用眼过度“患眼几废”,闭目休养半年才好。他读书涉猎广泛,“性好博览,凡星历医卜方技诸学,间亦涉猎之,意有所得,即欣欣忘倦”。其所读之书中包括了大量医学书籍。如《串雅》自序中所说:“予幼嗜岐黄家言,性尤好奇。读书自《灵》、《素》、《难经》而下,旁及《道藏》、《石室》;考穴自《铜人内景图》而下,更及《太素》、《奇经》;伤寒则仲景之外,遍及《金鞞》、《木索》;本草则《纲目》之外,远及《海录》、《丹房》。”

他读书的习惯是勤作抄录,“有得,辄抄撮忘倦,不自知结习至此,老而靡倦”(《串雅·自序》)。遇到有好书或是游历收集到验方等,他会争取机会集录,并根据实践选其有效切用者整理成书。如《医林集腋》是“从邻人黄贩翁家阅所藏医书万余卷,参以旧存江闽秘本,集其屡验者”精选而成;《养素园传信方》是“戚好中有以验方见示,及游箧所得,历年频增”而成;《祝由录验》是借录租客汪子师之书,之后参照《儒门事亲》等书“采择试之,删其妄,而存其效且便于行者”而成。几十年中,他抄录的书整理成函“累累几千卷”。他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中附记书名就多达600余种,90%以上是四库全书未著录的书籍,还包括当时罕见的抄本和珍秘本[6],足见其阅文之广。有时他看着书太多了也产生厌弃之心,对此前的书籍重新翻阅,挑出一些自认为无用的书烧掉。《祝由录验》和《串雅》两书的书稿就曾经被他起心投火焚烧,因其小辈夺下也就姑且留下了。

4 兴趣

赵学敏兴趣广泛,其已知的医学著作中包括验方、本草、祝由、民间医学、眼科、养生等多方面内容。他还经常深入民间实地调查医药,并亲自栽培药物。他书中收载的药物都经过实践检验,有些还是亲自种植、亲自尝试。

此外,他对花草、烟花火药等都有研究。50岁左右著有花草蔬菜专著《灌园杂志》,其中包括《蔬药志》、《丝桃杂编》、《七七秘传》、《秋花志》、《盆玩志》等诸稿。70岁左右还种凤仙花,写下《凤仙谱》。而对于烟花火药,“童时习此,采辑诸家成法,试验则喜,否则必访订专工,求必获而后已”,43岁时遇“市其艺者三世”的王异初,“尽其成规,更与创为新巧,将欲谱行世”,但“书未成而异初殁,卒以失传”,至61岁整理修订旧稿而成《火戏略》。该书总结了历代烟花制作的方法和经验,是我国第一部焰火专著。

5 著书

赵学敏在读书与实践中著有多部著作,但一部分通过“间岁检阅其无用者焚之”,被淘汰处理掉;一部分则因长期存放为鼠蠹耗尽;还有一部分得以传抄的著作,也在传抄过程中亡佚了。目前仅存有《串雅》、《本草纲目拾遗》、《凤仙谱》与《火戏略》4种,其著书原则可概括为详人所略、严谨求实与注重实用。

详人所略,是赵学敏著书的一贯精神。如《本草纲目拾遗》与《奇药备考》分别为补李时珍《本草纲目》与高濂《珍异药品》未全之作;《串雅》论前人未涉及之走方医;《火戏略》为我国首部烟火专著;《凤仙谱》中更是直言“著书之义,正贵详人所略,方为有用”,摒弃前人物谱大量转抄相关典故、诗文之陈弊,成为现存最佳的凤仙专谱。严谨求实的态度,贯穿赵学敏收集资料与撰著编写的始终。如在《本草纲目拾遗》的选辑过程中,“虽主博收,而选录尤慎”,“宁蹈缺略之讥,不为轻信所误”。其中“有得之书史方志者,有得之世医先达者”,“必审其确验方载入,并附其名以传信”,“若稍涉嫌义,即弃勿登”。而草药因为“诸家所传,亦不一其说”,“终未敢深信”。赵学敏更是结合其弟赵学楷所著《百草镜》,并根据自己亲手种植经验进行选载:“《百草镜》中收之最详,兹集间登一二者以曾种园圃中试验,故载之”,“否则宁从其略,不敢欺世也”。其他如《医林集腋》与《养素园传信方》均为赵学敏收集的验方,“集其屡验者”而成。《祝由录验》是抄录几种相关书籍,经过“采择试之,删其妄,而存其效且便于行者”而成。《升降秘要》的内容是经自己实践“体不耗而功倍捷”方成书。赵学敏严谨求实的态度使其著作极具参考价值。

赵学敏著书还十分注重实用性。《本草纲目拾遗》中,增补药物的宗旨首先是“取其便”,凡珍贵罕见之物极少取之,从而为药物的取用和普及提供了便利。而《串雅》亦非照搬走方医赵柏云的经验,是根据临床需要进行删订:“存其可济于世者”,分类辨析,并将自己以前收集的方子合在一起汇编而成。《本草话》则是出于临床实践中,不可不知药物名称和用途随时代与地域风俗不同产生的变化所作。

赵学敏的一生,喜好读书,兴趣广泛,著书详人所略、严谨求实、注重实用,惜存世仅4种。据其著作中论及的事迹,整理赵学敏生平年表如下。

6 生平年表

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己亥,出生。

童时,习火戏,采辑诸家成法,试验则喜,否则必访订专工,求必获而后已。少时,与“喜草花,尤溺秋色”之何子蕙交,游其胜春圃,曾宿于其清景轩,极论凤仙之雅,指类备法,有老花师所未及知者。后往东瓯(今浙江永嘉县瓯北镇),获交马继纯昆季,皆善艺凤仙,与何子蕙所言无不吻合。

1754年,乾隆十九年甲戌,35岁。《医林集腋》始成,集成《养素园传信方》。

1755年,乾隆二十年乙亥,36岁。春,湖南汪子师租住,抄录其案头《祝由》本。后又得张氏本及《儒门事亲》万薛二家抄,删其妄而成《祝由录验》。

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丙子,37岁。秋患目几废,息视不启者六月乃愈。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丁丑,38岁。作《囊露集》。

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戊寅,39岁。读《礼》家居,阔别八载之宗子赵柏云航海自中山归,馆之三月,间与谈,柏云慷慨出其历游方术顶串诸法。合《养素园简验方》本汇编成《串雅》。

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己卯,40岁。《串雅》成书,十月既望(农历十月十六日)作序。

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庚辰,41岁。读书西山寺回峰精舍,何竹里避暑至,与之酣饮,得闻制伏鼎火诸说。

1760~1765年,41~46岁。作《升降秘要》、《药性元解》、《奇药备考》。

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壬午,43岁。春,养疴怡园,舅氏稼村亦同芰癖,偕诸内兄,各出巧制斗嬉,渐通火戏度托作器诸法。迨后,与王异初游,与之作火戏书,将欲谱行世,书未成而异初殁,卒以失传。

1765年,乾隆三十年乙酉,46岁。《本草纲目拾遗》成书,八月作序于双砚草堂。

1765~1770年,46~51岁。作《本草话》、《花药小名录》、《摄生闲览》。

1769年,乾隆三十四年己丑,50岁。春,已取《祝由录验》、《串雅》二稿欲烧,因小辈攫去而姑存之。

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庚寅,51岁。十二种医书合编为《利济十二种》,春仲上澣(农历二月上旬)六日作序。又,已完成《灌园杂志》诸辑:《蔬药志》、《丝桃杂编》、《七七秘传》、《秋花志》、《盆玩志》,但书稿未遑成帙。

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庚子,61岁。春,对《本草纲目拾遗》复加校订,于补治十去八九。夏,偶检游箧,得陈方一编,启视之,鼠蠹几尽,半与异初讲订者,其手墨犹新。因取陈方重为修定,补其残佚,缮而藏之,为《火戏略》,天中节(端午)后一日作序于仙舟旅馆。

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戊申,69岁。携汪玉于、赵容斋处求得之凤仙佳色残苞数粒赴临安,呼童植之,入秋繁艳盈眸。

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己酉,70岁。检阅《灌园杂志》旧作,半为鼠蠹耗尽,所存者仅《蔬药志》、《丝桃杂编》、《七七秘传》数种,而《秋花志》、《盆玩志》诸志已无剩叶,每欲补辑未果。

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庚戌,71岁。马继纯昆季墓木已拱,合三君所言与平昔见闻所得,谱《凤仙谱》以示汪玉于、赵容斋,中秋作序于临安旅舍。

1803年,嘉庆八年癸亥,84岁。《本草纲目拾遗》仍在修订。

1805年,嘉庆十年乙丑,86岁,逝世。

[1]方春阳.中国历代名医碑传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18-821.

[2]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460-461.

[3]刘尚恒.二馀斋说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25-27.

[4]清·赵学敏.串雅内外编[M]//清·吴庚生,补注,郑金生,纪征瀚,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5]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M].闫志安,肖培新,校注.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6]清·赵学敏.凤仙谱[M].马芳,整理//首都师范大学文献研究所.四库家藏·桐谱.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7]傅再希.李时珍以后杰出的本草家——赵学敏(续)[J].江西中医药,1955(5):21-27.

猜你喜欢

本草纲目乾隆
爱上《本草纲目》 不只因为健身操
A review of the ethnobotanical value,phytochemistry,and pharmacology of Physalis pubescens L.
论乾隆朝金川之战的影子腔演述
Inflammatory Mechanism of Total Flavonoids of Chrysanthemum and Medicated Serum on Castrated Dry Eye Animal and Cell Models
Silkworm Extract Ameliorate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Protects Pancreatic β-cell Functions in Rats
Fabrication of A Folic Acid-Modified Arsenic Trioxide Prodrug Liposome and Assessment of its Anti-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ctivity
乾隆眼中的木鱼石
乾隆:瑰丽多姿
乾隆款景泰蓝花开富贵 加座兽足天球瓶
乾隆为何对香妃一往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