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我国灾难医学教育现状与发展

2013-01-24陈志刚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灾难救援

魏 超,陈志刚

浅议我国灾难医学教育现状与发展

魏 超,陈志刚

灾难医学;教育

世界卫生组织对灾难定义为:某一突发事件所造成伤害的数目与治疗所需的医疗资源失衡。灾难医学是研究如何减少灾难所引起的负面健康效应的学科[1],主要内容包括灾难性损伤条件下实施紧急医学救治、疾病防治和卫生保障等[2],力争通过实施灾难医学救助,最大限度地抢救人的生命、最大限度地降低灾难损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3]。发展灾难医学的关键是人才,如何培养相关人才走出我国的灾难医学科学发展之路成为当前首要问题之一。

1 我国灾难医学教育现状

灾难医学从创建到现在,已经历了40年,随着全球灾难的不断发生,世界各国已越来越重视灾难医学科学体系的发展,英、美、法、澳大利亚等国家,早在十年之前就将有关灾难医学知识的教学和培训制定并纳入了大学选修课程[4]。我国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同年10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成立了中国高校第一个急诊与灾难医学系,开始探索将灾难医学纳入本科医学生教育科目之一,相关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灾难的认识,灾难医学系统基本原理,常见多发伤的基本处理原则,各项急救基本技术,伤员检伤分类,灾难前后自我心理调控等。但是我国目前灾害医学教育尚未系统性展开,大多数医学院校尚未开设全面系统的灾害医学课程。目前灾害医学的专业人才还相当缺乏,因此我国应在专业医学院校建立灾难医学教育培训体系,同时面向专业救护人员继续教育体系中纳入灾害医疗救援的培训项目。

2 我国灾难医学知识普及

在灾难现场第一时间展开救援行动的是绝大多数的普通群众,他们具有被救者和救助者的双重身份,当灾难发生时,即使专业灾难医学救援队到达再迅速,也不如身处现场的民众更及时[5]。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开展了灾难自救与互救的知识培训,但由于人员、资金、宣传、民众意愿、观念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导致面向普通群众的灾难医学知识普及教育发展缓慢,这在我国近几年的重大灾难现场中清晰可见,导致现场不知如何科学自救互救,很多不该发生的惨剧一幕幕上演,通过灾后的救援研究发现过高的病死率以及伤残率是可以通过自身救援而减少的。同时,由于文化程度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接受过普及教育后的人们在灾难现场能够争取及时实施救援的阻力较大,也严重影响了灾难医学教育的发展。

3 灾难医学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第一个急诊与灾难医学系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成立,近两年,中山大学、江苏大学等高等院校相继开设相关课程进行灾难医学教育。这些灾难医学教育组织是在我国灾难医学相关专家的指导下建立的,通常由正规医学院校毕业后从事临床急诊医疗并已接受相关专业培训的人员负责院校课堂教学与相关培训,但由于起步较晚,整体水平仍然亟待提高。另外,灾难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并不能等同于常规意义下的急诊医学,对此我国王一镗教授提出必须将灾难医学、急诊医学以及人道医学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及发展灾难医学,三者之间必须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6]。

国内关于灾难医学的相关教材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1992年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Baoskett和Weller合著的《灾害医学》,1994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华积德教授主编的《灾难医学》。另外《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以及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灾难分册都一直作为相关参考资料指导一线救援人员进行普及教育。高等医学院校正式编写的专业教材是由中山大学于2010年11月13日开始编写的,名为《灾难医学》。2012年3月24日,灾难医学正式列入国内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标志着我国灾难医学学科体系的初步确立。

4 灾难医学专业组织

1987年5月,中华医学会急诊学会正式成立,我国急诊医学发展史揭开崭新的一页,但当时灾难医学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2001年4月成立的救援医学专业委员会标志着我国救援医学专业及队伍已踏上正常轨道上运行[7]。而“灾难医学”的概念最早提出于1955年,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此领域早已存在多个国际性医学学术组织,如世界灾难与急诊医学会、国际人道救援医学学会、国际急诊医学联合会、亚太灾难医学会等。虽然中国学者在这些领域交流活跃,并取得瞩目成就,但直到2011年12月7日我国才有了正式的灾难医学组织,经中华医学会第23届常务理事会第10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科协批准和国家民政部登记备案,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于2011年12月7日在上海正式成立,由此我国灾难医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篇章。

5 总结与展望

现阶段我们的医学生急救技能水平偏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受现有医疗制度与法规影响,不管是医学本科生还是医学研究生,普遍缺乏临床实践能力,急诊急救技能培训与实践就更为缺乏[8]。医学研究生对急诊急救技能理论与操作均存在明显不足,有必要开设“急诊急救技术”课程,或者应用计算机模拟教学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等手段,对医学研究生定期进行急救技能培训,尽快提高医学研究生急救技能水平[9]。

提高现代化教学水平,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灾难医学教育信息网络系统,满足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我国的继续教育体系中应加强纳入针对急救医学的医师和护理人员灾难医疗救援的培训项目,同时,灾难医疗救援应该迅速扩展到军队、消防、武警及所有城市应急系统的人员。要加快发展灾难医学的普及教育,拓展教育范围,完善教育内容,实施更加切实有效的办法,实现普及接受最大化。制定对灾难医学教育师资团队的考核方案,同时积极组织学习活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灾难医学教育的发展经验促进灾难医学教育发展。组织专家、学者制定适合各级别、各层次学生学习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系列教材并依据社会发展进程及反馈意见实时调整及完善教材内容,提高教育质量。建立专门的灾难医学教育研究机构,系统规划灾难医学教育项目,确定灾难医学教育方针以及考核方案。并同时加快建立发展学术团体,创建灾难医学教育的学术期刊。

[1]刘中民.灾难医学恰逢其时[J].上海医学,2012,35(7):561-563.

[2]郑静晨.论灾难医学救援的组织体系建设[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难医学杂志,2007,2(1):8.

[3]王一镗,刘中民.灾难医学[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3-6.

[4]印国兵,邓博引,郭 丹,等.医学生对灾难医学的认识状况及应对方法[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7):1092-1093.

[5]王立祥,邱泽武.民众是灾难救援的主力军[J].上海医学,2012,35(7):569-570.

[6]Baskett P,Weller R.灾害医学[M]//张建平,译.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1.

[7]李宗浩,金 辉.论中国救援医学的创立及其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地位[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2):1519.

[8]张清伟,邱彬彬,陈远平,等.实习医生参与心肺复苏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8):903-904.

[9]李 雁.中医急诊学临床技能规范化培训及考核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2):167-177.

(收稿:2013-01-14 修回:2013-04-10 编校:齐 彤)

R 129

A

2095-3496(2013)02-0140-02

212003 江苏镇江,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灾难与急救医学系(魏 超);镇江市急救中心(陈志刚)

魏 超,E-mail:joett324@yeah.net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灾难救援
雷击灾难
紧急救援
3D打印大救援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救援行动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灾难
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