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2013-01-24

中国畜牧业 2013年21期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种净化

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强全省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山西省动物疫病防治水平,根据《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国办发〔2012〕31号),结合山西省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防治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把动物疫病防治作为重要民生工程,以促进动物疫病科学防治为主题,以转变兽医事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维护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有计划地控制、净化和消灭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和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动物疫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2.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各级人民政府负总责,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群防群控的防治机制。

—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强化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工作责任,明确省、市、县三级事权,建立健全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动物疫病防治管理体制。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山西省畜牧业产业区域特点和工作实际,分病种、分区域、分畜禽实行分类指导、差别化管理。

—突出重点,统筹推进。优先防治重点动物病种,突出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措施,加强示范推广,统筹推进动物防疫各项工作。

3.防治目标。到2020年,形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有效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动物疫病综合防治能力。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特别是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15种优先防治的疫病达到规划设定的考核标准,生猪、家禽、牛、羊发病率分别下降到5%、6%、4%、3%以下,动物发病率、死亡率和公共卫生风险显著降低。外来动物疫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和机构队伍更加健全,法律法规和科技保障体系更加完善,财政投入机制更加稳定,社会化服务水平全面提高。

二、总体策略

统筹安排动物疫病防治、现代畜牧业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全面实施优势产业保障、计划防治、健康促进和风险防范策略,努力实现重点疫病从有效控制到净化消灭。

1.重点疫病计划防治策略。有计划地控制、净化、消灭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推进重点病种从免疫临床发病向免疫临床无病例过渡,为实现免疫无疫和非免疫无疫奠定基础。

2.畜禽健康促进策略。全面实施种畜禽场疫病净化计划,对重点疫病设定净化时限。定期实施动物健康检测,推行无特定病原场(群)和生物安全隔离区评估认证。扶持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逐步降低畜禽散养比例,有序减少活畜禽跨区流通。引导养殖者封闭饲养,统一防疫,定期监测,严格消毒,降低动物疫病发生风险。

3.优势畜牧业产业区发展保障策略。围绕全省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和畜牧振兴计划的实施,整合利用动物疫病防治资源,对猪、鸡、牛、羊四大优势产业,分区域、分病种、分阶段防治动物疫病,保障产业优势区畜牧业快速发展。

4.外来动物疫病风险防范策略。加强对外来动物疫病风险管理,健全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机制,加强联防联控,强化畜禽跨区域流通动物卫生监管,有效防范外来动物疫病传入风险。

三、优先防治病种和区域布局

1.优先防治病种。根据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动物卫生状况,确定山西省优先防治病种为口蹄疫(A型、亚洲I型、O型)、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布鲁氏菌病、奶牛结核病、狂犬病、包虫病、马鼻疽、马传染性贫血、沙门氏菌病、禽白血病、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经典猪蓝耳病)等。优先防治病种根据工作实际由省畜牧兽医管理部门适时调整。

2.区域布局。山西省对动物疫病实行区域化管理。

—优势畜牧业产业区。对晋城市、长治市、临汾市、晋中市的生猪产业优势区和生猪产业发展重点县,加强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生猪疫病防治,优先实施种猪场疫病净化。对运城市、晋中市、长治市、吕梁市家禽产业优势区和家禽产业发展重点县,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等禽类疫病防治,优先实施种禽场疫病净化。对晋中市、吕梁市、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肉牛肉羊产业优势区和牛羊产业发展重点县,加强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等牛羊疫病防治。对朔州市、大同市、忻州市、太原市四个奶牛产业优势区和奶业发展重点县,加强口蹄疫、布鲁氏菌病和奶牛结核病等奶牛疫病防治和净化。其他市县根据当地实际开展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人畜共患病流行区。对大同市、朔州市、晋中市、运城市、忻州市布鲁氏菌病流行区加强防控。对大同市新荣区、南郊区、广灵县、灵丘县、阳高县、天镇县、浑源县、左云县、大同县,朔州市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县、应县、右玉县、怀仁县,晋中市榆次区、榆社县、太谷县、介休县、平遥县、祁县、昔阳县、寿阳县,运城市盐湖区、临猗县、万荣县、闻喜县、绛县、夏县、永济市,忻州市神池县、偏关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市,临汾市尧都区、襄汾县、洪洞县、安泽县、汾西县,吕梁市文水县、孝义市、汾阳市,阳泉市盂县,长治市屯留县、武乡县、沁源县,晋城市泽州县等48个县(市、区),重点加强布鲁氏菌病防治。对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太原市四个奶牛优势区,加强布鲁氏菌病和奶牛结核病防治。对大中城市、城郊结合部、老疫区和省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确定的重点地区加强狂犬病防治。其他地区根据当地实际开展人畜共患病防治工作。

—动物疫病防治优势区。在自然屏障好、畜牧业比较发达、防疫基础条件好的区域或相邻区域,建设无疫区。在“一县一业”畜牧业重点县、养殖大县建设动物防疫标准化示范场,推进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提高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

四、重点任务

1.控制重大动物疫病。改进畜禽养殖方式,净化养殖环境,提高动物饲养、屠宰等场所防疫能力。开展病原学监测与跟踪调查,为疫情预警、防疫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完善检疫监管措施,提高活畜禽市场准入健康标准,提升检疫监管质量水平,降低畜禽调运传播疫情的风险。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和强制扑杀政策,建立扑杀动物补贴评估制度。完善强制免疫政策和疫苗招标采购制度,明确免疫责任主体,逐步建立强制免疫退出机制。完善区域化管理制度,积极推动无规定疫病区、生物安全隔离区和动物防疫标准化示范场区建设。

2.保持马鼻疽和马传染性贫血消灭标准。山西省马鼻疽和马传染性贫血已通过农业部验收达到消灭标准。为配合国家消灭行动,继续对原疫区马属动物开展监测,建立申报检疫制度,加强检疫监管,严格实施阳性动物扑杀措施,继续保持全省消灭标准。

3.净化种畜禽重点疫病。引导和支持种畜禽企业开展疫病净化。建立无疫企业认证制度,制定健康标准,强化定期监测和评估。建立市场准入和信息发布制度,分区域制定市场准入条件,定期发布无疫企业信息。引导种畜禽企业增加疫病防治经费投入。

4.防范外来动物疫病传入。强化跨部门协作机制,健全外来动物疫病监视制度、进境动物和动物产品风险分析制度,强化入境检疫和省界监管措施,提高外来动物疫病风险防范能力。加强野生动物传播外来动物疫病的风险监测。完善高风险区域动物疫情监测制度,实施外来动物疫病防范宣传培训计划,提高外来动物疫病发现、识别和报告能力。分病种制订外来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和技术规范,在高风险区域实施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猜你喜欢

布鲁氏菌病种净化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羊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新病种”等十五则
按病种付费渐成主流?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我国全面推进按病种收费改革
多功能净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