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糖尿病80例临床分析

2013-01-24王韶明张贾云杰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4期
关键词:低血糖胰岛素血糖

王韶明张 静* 贾云杰李 雪

(1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1;2 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二科,吉林 长春 130001)

老年糖尿病80例临床分析

王韶明1张 静2* 贾云杰1李 雪1

(1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1;2 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二科,吉林 长春 130001)

目的 探讨 80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进行分析,对系统治疗糖尿病进行临床指导。方法 选择 2011 年 1 月至2011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80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症状多不典型,并发症较多,如盲目用药,低血糖发生率高,影响生活质量。结论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早期发现,进行综合治疗,可以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糖尿病;临床分析

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60岁的糖尿病患者(西方国家>65岁),包括60岁以前诊断和60岁以后诊断为糖尿病者[1]。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重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诊治,非常有益,能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年龄均>60岁,男性51例,女性29例;年龄60~92岁,平均年龄73.6岁,有糖尿病家族史10例。单纯糖尿病诊断的患者15例,以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入院诊治的44例,病程最短7 d,最长25年。以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入院诊治的4例,低血糖昏迷入院诊治5例,其中服药后未及时进餐引起低血糖昏迷者3例,胰岛素自行加量应用引起低血糖昏迷者2例。以其他疾病为首发症状的12例,为头晕、头痛、偏瘫、胸闷、气短、水肿、疱疹、感染等症状诊治时发现血糖异常。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中,其中30例患者已经予以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及糖尿病教育。21例应用不同药物治疗控制血糖。

1.2 方法

常规行血压、呼吸、脉搏、呼吸检查,同时予以血常规、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空腹C肽、早餐后2h血糖,早餐后2hC肽、糖化血红蛋白检查。行心电图及胸片检查。对有酮症倾向、体质指数24kg/m2以下,C肽功能不佳者行胰岛素抗体检查。对于正常进食的心脏功能良好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均予以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及糖尿病教育。对于心脏功能不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指导适当运动。

2 结 果

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80例均诊断为2型糖尿病。其中体质指数≤18.5kg/m2体质量过低者2人,均为女性,以急性并发症入院,18.5~23.9kg/m2体质量正常者36人,24.0~27.9kg/m2体质量超重者32人,≥28.0kg/m2体质量属于肥胖者10人[2]。血糖以餐后明显异常者65例。有典型“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及体质量减轻等代谢紊乱症候群表现者12例,部分患者仅有口干、口渴、乏力等症状。合并高血压病者31例,合并血脂异常者52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者32例,糖尿病肾病者1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5例,脑梗塞10例。诊断明确后除予以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及糖尿病教育外,予以加用降糖治疗,同时予以针对急性及慢性并发症综合治疗。其中2例经胰岛素泵应用后仅予以医学营养治疗及运动治疗治疗,8例予以口服降糖药物,其余均予以胰岛素皮下注射。好转出院77例,死亡3例。其中1例死于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于大面积脑梗塞。

3 讨 论

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逐年增加,2000年为10%,到2006年增加到13%,2007年~2008年调查中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患病率在20%以上。所以,重视老年糖尿病,予以高危人群的早期预防,对于已经诊断的糖尿病,早期进行综合治疗,非常有益。

城市化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体力活动明显减少,但热量摄入,尤其是脂肪摄入明显增加。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超重和肥胖比例均有大幅度增加。老年人肥胖明显多于非老年人,随着机体衰老,β细胞本身面临老化和功能降低,老年人的增龄变化导致胰岛素分泌量降低,并且释放延迟,导致糖耐量降低,发展成为糖尿病。本组资料中显示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体质量过低者仅2人,体质量正常者36人,体质量超重者32人,体质量属于肥胖者10人。这也提示我们要高度重视老年人的肥胖问题,早期及时予以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的合理科学指导,对糖尿病的预防及血糖良好控制均有益处。

在老年糖尿病中仅有少数为典型的1型糖尿病,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并且由于肾糖阈增高、口渴反射敏感性减低、认知和反应能力差等因素,引起老年糖尿病患者有典型“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及体质量减轻等代谢紊乱症候群表现者不多,尤其是新诊断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多数起病缓慢,无“三多一少”的表现,往往因体检或其他疾病诊治时化验血糖增高或尿糖异常而进一步复查静脉血糖情况或行OGTT试验明确诊断,同时一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如高血糖高渗状态、心、脑血管意外、视力改变等,还有少数老年糖尿病患者低体温、多汗、神经性恶病质、肌萎缩和认知功能减退,或有潜在的伴随疾病,需要我们医务人员高度重视。从本组资料中可以看出,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诊断为2型糖尿病,有典型“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及体质量减轻等代谢紊乱症候群表现者仅有12例,部分患者仅有口干、口渴、乏力等症状。所以,一定不要忽视一些不典型症状,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糖尿病。

老年糖尿病异质性较大,并发症、合并症及预计生存期不同,部分患者过去存在糖尿病,随着病程增长,进入老年,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血糖波动,常常出现多种慢性并发症。大量临床资料显示不良的血糖控制和与年龄相关的病变共同作用,会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3]。老年糖尿病患者急性并发症死亡率较高,慢性并发症如心血管、脑血管并发症也很危险;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白内障、视网膜病变、青光眼会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对老年性糖尿病患者有效的综合治疗,选择合理的降糖治疗,非常重要。此外临床上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控制血压、血脂以及抗血小板治疗,也非常有意义。老年人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对糖尿病的发生和预后有益。

老年糖尿病治疗原则要注意到老年糖尿病的特点,血糖控制目标要遵循个体化原则,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老年人对低血糖耐受力差,特别是在病程长,已经有心脏、脑血管风险的患者,低血糖可以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甚至导致死亡,同时,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常常伴有器官功能减退,出现部分脏器功能不全,选择药物治疗时要注意各类降糖药物的适应症及禁忌症。WHO多国研究中心调查发现,各国对糖尿病治疗方式差别很大,但总的趋势是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者随病程延长明显减少,胰岛素应用比例逐渐增加。近年来,有学者认为,首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在诊断初期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减轻残存的β细胞负担并促进其修复,从而具有更好的缓解率[4,5]。本组资料也显示2例经胰岛素泵应用后仅予以医学营养治疗及运动治疗,血糖控制满意范围,考虑胰岛功能有一定恢复。但是注意糖尿病治疗中对于血糖的控制标准空腹血糖3.9~7.2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1]。对于老年人血糖不宜控制太严,空腹血糖不超过7.8mmol/L,餐后血糖不超过11.1mmol/L即可[2]。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0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4(2a):1-11.

[2]《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40-108.

[3]Bohannon NJ,Jack DB. TypeⅡdiabetes:tips for manageing your older patients[J].Geriatrics,1996,51(3):28-35.

[4]翁建平.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内科学杂志,2005,22 (3):150-152.

[5]许雯,李延兵,翁建平.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4):304-306.

Clinical Analysis of 80 Cases of Elderly Diabetic

WANG Shao-ming1, ZHANG Jing2, JIA Yun-jie1, LI Xue1
(1 Changchun People's Hospital, Changchun 130001, China; No. 2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Sino-Japanese Friendship Hospital, Changchun 130001,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clinical features and complications of 88 cases of the elderly diabetic in order to guide systemic treatment of diabetes.MethodsTo choose 80 cases of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which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in 2011. To analyze relative materials retrospectively.ResultsSymptoms of elderly is not typical mostly and often has more complications, such as blind medication, a high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 impact on quality of life.ConclusionWith regard to the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early diagnosis and synthetically treatment can delay the occurrence of chronic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Elderly diabetic; Clinical analysis

R587.1

:B

:1671-8194(2013)04-0032-02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低血糖胰岛素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