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例

2013-01-24孙韶华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7期
关键词:白芍腹痛健脾

孙韶华

(中原油田第三社区管理中心第一医院,山东 莘县 252435)

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内科较为常见的功能性疾病,我国总患病率在5%左右[1],主要表现为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临床上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三大类型,其中以腹泻型最为常见,病情缠绵,反复发作,现阶段西医学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

60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8例;年龄19~57岁,平均35岁;病程1~14.5年,平均7.5年。治疗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18~58岁,平均37岁;病程1~16年,平均7.6年。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的所有病例均符合《内科学》(第七版)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并排除下列疾病: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结肠癌,慢性菌痢,乳糖酶缺乏症,甲亢以及其他可引起腹泻的器质性疾病。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下列方法治疗:①调畅情志,保持乐观、开朗心情,避免精神紧张,消除顾虑,提高对疾病治疗的信心。②饮食定时定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③伴腹痛者可酌情口服山莨菪碱片,每次5mg。④复方地芬诺酯片每次1片,每日2次。⑤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每次3片,每日3次。

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方药组成:柴胡10g,白芍15g,防风10g,枳壳10g,陈皮9g,白术12g,茯苓12g,苍术15g,山药30g,莲子20g,炙甘草6g。腹痛甚者加延胡索;久泻不止加诃子;便带黄色黏冻加白头翁、秦皮、黄连;伴有形寒肢冷、手足不温等脾肾阳虚症状者加用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肉桂、干姜;伴气虚乏力者加党参。水煎服,每日1剂,2周为1个疗程,可连服4周。4周后评定治疗效果。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治愈:腹痛消失,大便次数及粪质正常;有效:腹痛明显减轻,腹泻次数减少(<3次/d);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结果:治疗组30例,治愈2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治愈13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0%。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讨论

西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和病机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并辅以心理、饮食等指导,对缓解临床症状有一定疗效,但易复发。本病属于中医学“泄泻”范畴,并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七情不和、饮食失调等密切相关,上述因素致肝失条达,肝气郁结,横逆乘脾犯胃,脾失健运,运化无权,水湿不化,清浊不分,而发生泄泻。病久及肾,脾肾阳虚,而致病情迁延难愈。故治疗以调理肝脾为主,兼以健脾温肾。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去除情志、饮食等致病因素;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有研究报告称思连康联合思密达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总有效率达93.7%[3];复方地芬诺酯片配方中地芬诺酯升高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减弱推进型蠕动,肠内容物通过延缓,促进肠内水分的吸收,配以抗胆碱药阿托品,协同加强对胃肠道蠕动的抑制作用;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痛泻要方,并随症加减,方中柴胡透邪升阳以舒郁;白芍养血泻肝;防风散肝舒脾,升清止泻;枳壳、陈皮理气醒脾和中;白术、茯苓、苍术燥湿健脾;山药、莲子健脾益气,兼能止泻;炙甘草甘温益气以健脾,调和诸药,且与白芍同用,可以缓急止痛。全方共奏疏肝解郁、健脾止泻之效,与本病的基本病机相符。结果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1]熊理守,陈旻湖,陈惠新,等.广东省社区人群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4):278-281.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27.

[3]张启臻.思连康联合思密达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10):2088-2089.

猜你喜欢

白芍腹痛健脾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白芍与不同中药配伍减毒作用浅析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痛候”导引法
HPLC法同时测定白芍配方颗粒中5种成分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