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起承转合”与西方语篇模式理论*

2013-01-23金春岚

当代修辞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八股文起承转合语篇

金春岚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200062;华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200237)

提 要 古人有丰富的关于篇章结构的论述,“起承转合”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理解和把握“起承转合”的内涵意义重大,因为它体现了古人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的追求,也表现了中国人在文字使用过程中的智慧和艺术的修为。本文梳理了“起承转合”的源起和内涵以及在八股文中的表现,并试图通过对比“起承转合”结构与英语语篇模式来挖掘二者的差异及其形成的文化背景和认知因素。

一、“起承转合”的源起及内涵

从现存文献看,作为诗学问题的“起承转合”之说,学者认为“最早见于元人诗法”(蒋寅2001:72),具体说就是杨载《诗法家数》与傅若金《诗法正论》。其中,杨载《诗法家数》于“律诗要法”一段首列“起承转合”四字,并以“破题”、“颔联”、“颈联”、“结句”与之对应。也有人认为“起承转合结构说萌芽于更早的唐代试律、律赋中”(黄强2006)。尽管唐人对试律诗作法论述很少,但以“起承转合”之说对现存唐人试律诗进行结构分析,大致可通。

就文章而言,“起承转合”是篇章不言自明的基本结构,从《大学》篇开始,至现代汉语的许多文章都可以分析出个“起承转合”来,如张志公(1996:135-138)认为:“‘起承转合’四个字勾勒出各种体裁、各种内容文章的篇章结构规律,基本上符合写文章的实际情况。”而“起承转合”这一名称在有据可查的文论中出现时间,大约是宋末。据元代倪士毅《作义要诀》(十万卷楼丛书本)说,到宋末,经义的篇幅都较长,而且有固定格律:“首有破题,破题之下有接题,有小讲,有缴结。以上谓之冒子。然后入官题,官题之下有原题,有大讲,有余意,有原经,有结尾。”这繁复的格式已具八股雏形。

有学者对于几种文体的“起承转合”结构做过分析,如下表所示(聂仁发2009:117):此表虽有不完善之处(比如唐代试律、律赋就已经出现“起承转合”之雏形而未收入,另外八股文不一定全部都有“起比、中比、后比、束比”结构,如“两扇对”就是在对股内形成的“起承转合”结构),但是基本可以看出,从宋元经义、宋试论、律诗到八股文就“起承转合”结构经历了稳步的发展,到八股文阶段被推至极致。

表1:几种文体的起承转合

就“起承转合”范畴而言,虽然可以泛化为汉语(主要是古代汉语)中各种文体(诗歌、论为主)的篇章结构理论,但是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比如曹逢甫先生就研究过非“起承转合”结构的绝句(曹逢甫2004:9)。因此,本文以为“起承转合”原本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学诗或者学文的技法解释。

作为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开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从正面反面立论;“合”是结束全文。姜望琪先生认为“起承转合”结构思想来源于刘勰的《文心雕龙》(姜望琪2012),有明确“起承转合”说法的应该是元代的诗话和宋代的文话,比如元代杨载《诗法家数》在“律诗要法”一段首列“起承转合”四字与“破题”“颔联”“颈联”“结句”对应,并详细阐述如何写作。

清乾隆初年袁若愚说:“时文讲法,始能学步;诗不讲法,则又安能学步乎?且起承转合四字,原为诗家章法,时文反为借用。”(乾隆二年刊本《学诗初例》卷首) 因此,“起承转合”大致可以理解为写诗、文和看诗、文的基本“法式”,有助于初学者尽快掌握诗文的写作、理解力。如果对初学不用这样的法式或者规律而以其他“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方式讲授,很难引人找到学习的窍门和方法。

此外,“起承转合”应用于学诗或者学文的技法解释时,是一个概括性的解释方法,或者说是“大法”、“活法”,并非不能增减的刻板公式。古代诗文一般由“起承转合”或“起、承、铺、叙、过、结”几种主干成分构成,但在具体的诗文中,成分多少,“或用其二,或用其三四,以至五六,皆可随宜增减,有则用之,无则改之。”(陈绎曾《文说》)古代诗文家在谋篇运思时,常常于变中求不变,灵活地运用此一法则。众多的名篇佳作在结构上大多显示出起承转合的基本规律。如何“起”、如何“承”、何时“转”、何地“合”,则随题旨表达与文风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唯其如此,则体现出这一基本章法规律的灵活多变,创意不断。

二、八股文法中的“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在诗法中变化无穷,文法亦然,八股文的“起承转合”亦是如此。下面借清代著名学者李元春所编《四书文法摘要》中所述“起承转合”之法在八股文中的应用,来看看“起承转合”的真正内涵所在。

李元春与周至的路德、三原的贺瑞麟等人尊奉理学,通过讲课授徒,培养了大批理学后进,他根据教学经验编写的《四书文法摘要》(以下简称《摘要》)可以被视作八股文作文之法的综述。就“起承转合”之法,他在文章中提出:“起法五:直起,陡起,引起,按题大概起,另起。承法五:承即接,有直接,有陡接,有紧接,有缓接,有遥接。转法七:转入题中,转掷题外,小转,大转,暗转,径转,叠转。合法二:合即落,有骤落,有徐落。”单从这一本八股文文法书就可以看出“起承转合”的变化多端了,因此深刻体会“起承转合”之内涵,不仅可以摆脱形式上的教条,更加有助于文章阅读和写作。

1.“起”与“合”

“起”与“合”的重要意义凸显了开头和结尾在八股文中的特殊位置,应苦心经营。起法指的是文章开篇之法,可以指依照文题,直接起笔;或者用看似与文题相异的起笔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或者指以正题的反题为开头,即从相反的意思说起,从而在正反对比中产生意义;或者指倒叙式的叙事倒装,以结果和高潮为开头,如同“奇句”夺目,如李渔说:“开卷之初,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李渔1995:72)当然也可借引用的话来起笔,总之开头须提示全篇内容,总揽全文,起到领起全篇,为全篇定基调的作用。

“合”的意思是归结起来,照应前文。其具体操作,主要是与起相对的“结”的问题。“结”很重要,这不仅对于八股文是如此,对于其他文体也是这样。就诗来说,姜夔《白石道人诗说》认为,“一篇全在尾句”,“多见人前面有余,后面不足;前面极工,后面草草。”对于词,张炎《词源》说:“末句最当留意。”林纾《春觉斋论文》也认为结尾很重要,他说:“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

2.“承”

“承”接之法在八股文中总的要求是自然、缜密、文气贯通。倪士毅《作文要诀》说:“一篇之中,凡有改段接头处,当教他转得全不费力,而又有新体。此虽小节,亦看人手段。”因此,能否用好过接法是文章贯通的关键。连接时可以是下文直承前文文意而来或者下文对上文所提出的论点,或抒发的感情,叙述的人物、事件,做进一步阐述和表达,使其扩展开来,继续下去,而不做相反的或另一方面的阐述的表达。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开头的“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至“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这里渔人发现桃花源是正接。反承之法也常被文人使用,其特点是下文对上文所提出的论点,叙述的人物、事件做反面阐述和表达。运用这种技法,可使诗文情节跌宕,文势起伏变化、摇曳生姿,避免平铺直叙、呆板平淡。

另外“遥接”亦是一法,又称远接、远承,和近接相对,是一种在文意上隔段相连接的承接法。唐彪的《读书作文谱》是一本非常有影响力的关于八股文的教学的书籍,书中说:“如一段文章虽发挥未尽而有不得不暂住之势,若复加阐发,气必懈驰,神必散慢矣,惟将他意插发一段,则神光如振动华胆也。发挥之后,复接前意立论,谓之遥接。”运用这种衔接方法,可使文章增加容量,收到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的艺术效果,因此常被人们用到线索复杂、思想丰富、内蕴深刻的作品中去。

3.“转”

“转”指八股文行文中辞意变换或者上下两层意思出现不同。“转”时便要注意轻重和方法了,可以由题外转回题中,也可以从题中转会题外。刘坡公《学诗百法·章法》解释说:“转者,就承笔之意,转捩以言之也。其法有三:一,进一层转;二,退一层转;三,反转。总以能与前后相呼应,活而不板者为佳。唐诗之注重转笔,而上下一气者,当推杜甫《春望》一首。”转化时有轻重或者称为大小,大转指大幅度的跳跃转接的方法。小转的时候,一定用缓辞,所以也叫它或者缓转。古人说“急脉缓受”,这便是前一段用了急辞,底下一段便缓辞去承接。大抵用转的时候,一定是上下两层意思不同,所以要转。

“转”还可分“暗转”、“径转”、“叠转”。“暗转”指写作时在转折处转得极为自然,不着痕迹的方法,八股文如此,诗词也如此。如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说道:“作词须知‘暗’字诀。凡暗转,暗接、暗接、暗顿,必须有大气真力,斡运其间。非时流小惠之笔能胜任也。骈体文亦有暗转法,稍可通于词。”(况周颐2006:62)暗转比明转更需有高超的技巧。“径转”和“叠转”指转的方式是直接一次转还是曲折地转换的。“径转”表现出直接且干净有力而“叠转”则强调造势或者曲折地转换意思。

从作文教学法来看,八股文的要求“主意要纯一而贯摄,格局要整齐而变化,字句要刻画而自然”(刘熙载《艺概·经艺概》)可以说是文章写作的基本原则,具有普遍意义,而“起承转合”之法则是对历代文论、诗论中的沿袭,即所谓“带着镣铐跳舞”,在逼仄的空间里发挥创造力才是真谛所在。

三、“起承转合”结构与英语语篇主张—反应模式对比

与汉语中的“起承转合”结构的语篇功能相似,英语的语篇模式(text pattern)也是指语篇组织的宏观结构(macro structure),指语篇中各个主要部分的组合结果。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借用语言学家Michael Hoey、Eugene Winter以及Michael McCarthy和Ronald Carter等对英语的语篇模式的研究,来探讨英语中可能存在着许多种语篇模式。在语篇交际与互动过程中,语篇生成者根据自己的交际目的来选择相应的语篇模式去服务其交际目的,以实现有效交际。语篇语言学家Hoey(1983)等对英语语篇的组织模式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英语中可能存在着许多种语篇模式,但常见的模式如:问题—解决模式、一般—特殊模式、主张—反应模式、机会—获取模式、提问—回答模式等。正如McCarthy和Carter(2004:54)所说,“要理解一个语篇,读者面临的任务之一就是理解语篇不同组成成分之间的联系。”其中,问题—解决模式一般由情景(situation)、问题(problem)、反应(response)、评价(evaluation)或结果(result)四个成分组成。一般—特殊模式又可称作“概括—具体模式”(General-Specific Pattern),该模式的宏观结构由三个成分组成:概括陈述、具体陈述和总结陈述。主张—反应模式又可称为“主张一反主张模式”(Claim-Counterclaim Pattern)或“假设—真实模式”(Hypothetical-Real Pattern)。该模式的宏观结构有叫“情景”、“主张”、“反应”等三个组成成分。机会—获取模式的宏观结构由情景、机会、获取、结果组成。提问—回答模式主要组成成分是提问和回答。

有学者认为问题—解决模式与“起承转合”相似(Yang Yuchen&Yang Zhong2010,下面简称杨文),特别是在话题产生或者观点发展过程方面是一致的。本文认为如果从观点发展过程来看,主张—反应模式与“起承转合”更加相似。理由如下:

第一,主张—反应模式与“起承转合”在事件,主题或者观点的发展进程方面相似。主张—反应模式如图1(见下页,译自Hoey(2001:180)笔者添加了与“起承转合”的对应关系)。这个结构中与“起承转合”结构从内容到形式都非常相似:就一个问题提出主张恰似“起”;对主张的确定恰似“承”;反对主张及理由恰似“转”,而最后的修正似“合”。

第二,杨文提出,英语中的问题—解决模式可以应用于汉语,虽然“问题”部分在汉语中并不一定出现,没有“问题”出现会导致观点发展最终形成原因—结果模式;而“问题”部分在英语的问题—解决模式中则一定要出现。这样的说法显得有点不能自圆其说。首先,显而易见的是原因—结果模式不等于问题—解决模式;其次,“一般来说,问题一解决模式的结束标志是对‘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式,提供了肯定的评价(或结果)。”(胡曙中2005:157)缺乏关键词“问题”的模式则很难说符合问题—解决模式的要求,否则有削足适履之嫌。

图1:Hoey(2001:180)的主张 - 反应模式与“起承转合”的对应

图2:Hoey(2001:127)的问题 - 解决模式

问题—解决模式(见图2,译自(Hoey2001:127))比起汉语的“起承转合”来说,似乎相差太远,首先“转”的概念没有出现,另外从上文看“起”的部分可以是“问题”也可以不是“问题”,比如观点、说法、事件、行为等都可以是“起”,而“合”与问题的“解决”更加不能说是同一个理路了,汉语篇章中的“合”往往是对“起”与“承”的总结,并非总是回答问题。

另外,Hoey(1983)等提出的英语语篇的多种组织模式,如问题—解决模式、一般—特殊模式、主张—反应模式、机会—获取模式、提问—回答模式等,都可以在汉语篇章中找到例子来解释它们的适用性,但是却不能完全推断汉语的篇章模式就是如此。

主张—反应模式与“起承转合”的相似看来,合理的解释大概是这样的:

首先,语言结构本身有隐性的范畴设定,而这种范畴的设定往往与人类认识和理解世界相关联,因此语言之间有相似结构也不是奇怪的事了。

其次,对于文章结构的组织,无论是英语的主张—反应模式还是“起承转合”结构,都反映了分析问题时方法论上的科学性:既有诠释和解析,也需要批判和反思,有问题的提出,也需要最后的总结,才是完备且科学的论述。

但是,除却外在形式上的相似,主张—反应模式与“起承转合”内在蕴含意义的差异也很明显:主张—反应模式是英语篇章结构中的具体可操作模式,而“起承转合”不仅是汉语篇章的具体可操作模式,也是一种篇章宏观结构的思路。

提起英语语篇宏观结构研究,范迪克(T.A.Van Dijk)的贡献是非常显著的,因为他的“宏观结构研究的不是句列之间的线形排列的内部关系,而是研究把这些句列看成是一个整体”(徐赳赳2010:411)。因为有了整体观的概念,才使得篇章在理论上独立于传统的段(范迪克称之为“句列”)或者句群的概念。不同于英语篇章中的语义的紧密关联(从句到段再到篇),汉语中的语篇概念虽也强调整体观念,“起承转合”之间有“主意”的贯通,然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不似西方式的全文结构的庞大复杂,而是建立在有秩序的均衡交错关系上,就如中国的古典建筑“整组建筑群体的艺术处理,如大小、高低、长短、明暗等,节奏甚为生动悦目”(刘致平1957:49)。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章的布局需要兼有厚重与灵巧,然而以西方的概念来看,均衡交错可能导致偏离基本意图,或者成为逻辑性不严密的对象,如学者研究发现:“英语的句子与句子之间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平缓性:在正式语篇发展中,主句或是从句在前,两者机会大致均等;在小说中,这种相对的平缓性体现得突出些:其发展以基本句为基础,通过重复基本句而连续提供条件(次要句),并在基本句的基调上向各个方面推进。相比较而言,汉语复句组织以及复句与其他句子的连贯,则表现出更多的起伏性,因为这些复句的编码方式大都是暂时偏离‘基本意图’,从不同侧面或角度确立叙述的出发点,这样,言说者的基本意图被暂时放到一边,待原因、时间、方式、条件、让步等提供完毕以后,再回到‘基本意图’上,如此反复。”(彭宣维 2000:347)

英语的语篇与汉语的语篇都对整体性和连贯性有一定的要求,强调在分析问题时需要诠释和解析,也需要批判和反思,还要有总结,才是完备且科学的论述,符合人们认识世界的客观规律。只是从主张—反应模式与“起承转合”的内在差异看来,汉语的篇章宏观结构各个成分之间的均衡交错关系是篇章秩序或者逻辑的体现,主题或显或隐于其中,结论的陈述也常常是“起承转”之后才能得到,在篇、章、句、字的统摄关系中是由上而下的;而英语的句与句的关系有严格的句法逻辑、线性推演关系,继而成段(也有称句列),再成章(宏观结构),在篇、章、句的统摄关系中是由下而上进行推演发展的。

这也印证了徐盛桓(2001)所言:“我们看到了汉语语篇同英语语篇大异其趣的一个特性:不强调外显的粘连性,语句之间的联系更多是通过‘章总一义,须意穷而成体’来实现的,这靠的就是语篇内部语义和功能的内聚性,也可称为语句之间的‘互参性’。”“起承转合”所强调的在语篇内部语义和功能的“内聚性”体现在两个方面语序和“主意”的连贯。因为语篇连贯不仅仅是语言本体的衔接机制,还更侧重于读者的认知心理、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也就是说“语言的意义系统网络中系统及其特征的空缺或者不同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不同语言的系统自身的特点和社会文化系统的不同两个方面”(张德禄2003)。汉语的语言实践中语序是非常重要的语法特征之一,语序是不具备显性的逻辑联系语的汉语语篇衔接连贯重要的手段。语序可以使语篇达到意合连贯的目的,句际间语义导向及内容的相互关联来实现意合,“起承转合”及“主意”的贯穿则是实现这种语序的手段。相反,如果以英语语篇的“连贯”的标准来要求,汉语的篇章是很容易被阐述为“松散”、“不直接”或者“无逻辑性”。

这样的为文之法的传统虽很难得到当代文论的共鸣,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人的思维和写作习惯,以至于兜兜转转之后,又有研究发现,在各种论说文结构中,“起承转合”“是传统形式,而且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其优点:适应性强、广(度)深(度)兼顾、富于变化,同时又便于把握。”(尹振海、田卫平 2005:104)

四、“起承转合”研究对篇章结构研究的意义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语言学家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1966)通过从逻辑层面和篇章结构层面分析500多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英语学习者所写的作文,他发现学习者的写作修辞方式不同表现出不同文化在交流模式上的不同。当然,对于他所认为的来自中国文化的英语学习者善用迂回手法(indirection)的说法虽受到许多的质疑(如王墨希、李津1993),也有学者认为他的研究揭开了对比修辞研究(the contrastive rhetoric approach)的序幕(Connor1996)。在英语教学中,对比修辞研究及对比语篇分析在两个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一,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从宏观层次上探索学习者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可以从对比语篇分析与对比语用分析等着手;第二,在实际英语教学中,英、汉语在修辞领域里的差异给教学带来的有益启发,可以应用于英语作文教学以及翻译教学方面。

对比修辞研究的产生,来自社会学、哲学和人类学的影响。不少学者把逻辑一种文化现象,把语言与哲学联系起来,把渗透文化精髓的语言类型和结构看作是人类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而代表了传统文章结构理论的“起承转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客观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在学习英语时也不可避免地把这种母语的思想理路带到了英语写作中。因此,传统的语篇宏观结构的分析有助于语言教学者和学习者对语篇结构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增强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语篇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从古代汉语文论的发展史上看,形式结构的凝聚性大于变动性,以至“老谱不断的被袭用”(鲁迅语),因为文本的篇章结构,受语言文化因素的制约,在抽象层面上体现为一种以文化为特征的图式表象。

传统文章学、修辞学正面临巨大的挑战,新的研究方法一方面突破了以往写作研究的格局,“开创了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框架下利用‘信息加工’的概念和方法对写作过程中语言、认知、情景的交互作用进行研究的新局面”(王松年1996:350);另外一方面,写作传统在语言、文学和文化中的强大存在仍然值得我们去关注,在当前写作研究走向交叉学科的过程中,应该冷静思考,根源于传统,又超越传统,如王佐良先生(1980)所说:共时之中包含着历时,当代的语言之中存储着过去的积累。这不仅对写作研究、修辞对比的研究有益,而且对探索人类语言特征、人类文化乃至人类的本质也有价值。

猜你喜欢

八股文起承转合语篇
基于“起承转合”的中小学生智创素养培育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起承转合+思想性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起承转合
猴年贺岁
猴年贺岁
政治课堂注重情境串联研究
八股文,学还是不学
八股文进高中教材引热议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