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育手术的心理护理
2013-01-23郭玲
郭 玲
(东营市计划生育指导中心,山东 东营 257091)
节育手术的心理护理
郭 玲
(东营市计划生育指导中心,山东 东营 257091)
目的探讨节育手术的心理护理措施,促进育龄群众的身心健康,保证节育手术的顺利实施,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方法了解受术者的心理反应与接受程度,根据不同层次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广大受术者做好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工作。结果1104例受术者表示理解,愉快接受手术,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解除了受术者的心理顾虑,对于做好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节育手术;心理分析;心理护理
节育手术是实现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有效措施,由于受术者受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社会生活、家庭环境、传统习俗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心理或精神障碍,影响手术效果及术后的转归,面对不同层次的受术对象,手术前后的心理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下面从受术者的心理状态和如何做好心理护理工作两方面予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我中心放取宫内节育器的妇女651例,年龄25~45岁,平均35岁。终止妊娠的妇女277例,年龄18~40岁,平均29岁。做绝育手术的136例,年龄35~42岁,平均38.5岁,均来自农村。其他受术者既有来自城市也有来自农村。
1.2 节育手术受术者的心理状态分析
①终止妊娠手术对象的心理状态分析(包括初孕者、避孕失败者和未婚先孕者):a.对初孕者来说,既有孕育新生命带来的喜悦,又有不得以选择终止妊娠的苦恼。这种矛盾的心理加之对手术疼痛的惧怕和担心术后引起继发性不孕,失去当母亲的权利等,因而使得她们变得忧郁、不愉快和神经过敏。b.对避孕失败者来说,除对手术疼痛的担心,在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某些用工单位对女工的不公平待遇,使得她们害怕术后休息失去工作机会,因而显得紧张不安。c.对未婚先孕者来说,一是面临来自社会、单位与家庭等方面的压力,担心会受到歧视,因而心理负担很重;二是这部分妇女多数在婚龄以下,接受生理、生育、避孕节育知识较少,缺乏社会适应能力;三是部分医务人员较冷淡的工作态度,使这部分妇女得到的心理支持少,自尊心易受挫等;因未曾经历分娩的痛苦,惧怕手术的心理表现得尤为明显。②放取宫内节育器手术对象的心理状态分析:放取宫内节育器不失为一种简单、安全、有效、方便的避孕节育措施,绝大多数育龄妇女易于接受。但有部分育龄妇女因同事或朋友放置宫内节育器失败或出现点滴出血,腰背酸疼等不良反应而产生顾虑,怀疑措施的可靠性,认为实行节育手术后照样还能够怀孕,因此对实行节育手术存在抵触情绪。③绝育手术对象的心理状态分析: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绝大部分育龄群众能够认识到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意义,积极响应政策,实行晚婚晚育,避孕节育。但部分妇女因受以下因素的影响产生逆反心理,采取躲藏、移居等方式,逃避手术或者不配合手术。一是受“儿子才是传后人”和“多子多福”等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认为女儿是人家的,儿子才是自己的,有不生儿子誓不罢休的错误思想;二是担心手术的成功性,担心手术过程中意外情况的发生,担心术后出现后遗症等;三是担心行节育手术后,自身体力难以恢复,从而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四是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产生困惑,担心如果下一代出现问题后,自己不能再生育,不仅要承担失去孩子的痛苦,还要为自己日后的饮食起居忧虑;五是担心术后性欲下降,影响到夫妻感情等等。从统计情况看,存在此心理状态者,农村多于城镇,学历低者多于学历高者[2]。
1.3 节育手术的心理护理措施
①坚持全面观察、个性护理的原则:手术对象因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经济状况、性格和爱好的不同,心理状态差别很大,因此对受术者的心理护理要根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全面了解影响受术者心理的各种社会因素,并帮助剖析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遵循“个性化”原则,因人而异,帮助受术者克服或缓解心理因素的影响,使受术者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手术。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护理人员在与受术者交往中,通过自己良好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受术者的感受和认识,改变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帮助受术者建立起利于手术的最佳心理状态。③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a.终止妊娠手术对象的心理护理:我们不歧视她们,支持和鼓励她们将内心的苦闷、忧郁情绪宣泄出来,及时予以正确引导,以减少其心理负荷;对手术的安全性做必要的保证,对其隐私予以保密,消除其焦虑和担心;把受术者想说但又难以启齿的话说出来,从而让受术者消除疑虑,感受到温暖;用恰当的语言交待术中必须承受的疼痛,使受术者届时有思想准备,并告知可行深呼吸,使自己努力放松,可以减轻疼痛等。对于未婚先孕行人工流产术者,由于其尽量克制自己,掩盖自己的情绪变化,术中护理人员要注意呼唤其姓名,学会察颜观色。术后还大力宣传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等方面的知识。b.放取宫内节育器手术对象的心理护理:对于初次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妇女,我们耐心讲解置器的适应症和禁忌证,帮助她们认识放置宫内节育器是一种长效、创伤小、对生理几乎无影响、术后并发症少的常规手术,以消除受术者对手术的恐惧及术后康复的疑虑,解除其思想负担,使其愉快地接受和配合手术。术中我们采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谈,以此分散其对疼痛的注意力。术后告之她们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注意的问题并分别于置器后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电话随访,对她们提出的问题一一做出解答。c.绝育手术对象的心理护理:实施绝育手术的育龄群众大多来自农村,文化层次较低,受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我们首先说服他(她)们放弃“男尊女卑”的错误思想,说明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理解、支持和帮助他们。以此来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状态,利于术后康复还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温馨的手术环境可缓解受术者的紧张情绪。受术者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印象又很深,不良的手术环境往往使受术者原本恐惧紧张的心理雪上加霜,所以,我们手术室的环境清洁安静,物品摆放要整齐有序,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掩蔽,一个手术室内只摆一张手术台。手术室医护人员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的医护技术进行手术,术中不闲谈嬉笑,也不窃窃私语,相互之间谈话的声音轻柔和谐,尽量减少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受术者的一切不良刺激。在手术过程中,询问受术者的一般情况,来缓解受术者的紧张心情,在术中可以告诉受术者一些解除痛苦的办法,如受按合谷,做深呼吸等。术后对受术者更应体贴关怀切不可有手术已做“万事大吉”的心理,术后经常巡视,密切观察切口疼痛及渗血情况。对出现的不良情绪及时予以调整,同时给于生活护理及性生活的指导。
2 结 果
1104例受术者表示理解,愉快接受手术,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3 讨 论
节育手术的实施对象为健康或亚健康人群,节育手术虽不同于医疗机构治病救人的手术,但对于缺乏避孕节育知识的广大育龄群众来说,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医护人员重视受术者的心理变化,帮助其克服紧张、疑虑、苦闷等消极情绪,可提高其接受度,促进术后身心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1] 李发斌.节育手术的心理问题与调适[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2,10(4):219.
[2] 苏莉.绝育手术的心理护理[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2,10(4): 220-221.
[3] 岳文浩,潘芳,张红静.医学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08.
R473.71
B
1671-8194(2013)18-03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