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糖尿病相关眼病之中医病名

2013-01-23费远丽杨光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眼科学眼病眼部

费远丽 杨光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糖代谢紊乱的终身性内分泌疾病,最终导致血糖升高,高血糖是糖尿病相关眼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现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发病率高达9.6%[1]。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的不断增加,糖尿病相关眼部并发症的患病率亦呈现出逐年增高趋势。主要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若新生血管形成,引发玻璃体出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和视网膜脱离,代谢性白内障,最终导致失明[2]。糖尿病还可引起眼部结膜充血、角膜知觉减退、角膜上皮反复脱落、虹膜炎、视神经病变、屈光异常[3]、糖尿病性眼肌麻痹[4]。近年来有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亦是干眼症等眼表疾病的易患人群[5]。可见,临床上糖尿病眼部病变多见,眼部多个结构均易受累。 本文就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中医病名历史演变、概念内涵等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并有助于教学和对外交流。

1 古代相关论述

糖尿病属于传统医学的“消渴”[6]。古代医书对消渴可引起眼部病症早有记述,且多依据患者的自觉症状予以命名或归属中医不同疾病范畴。

1.1 根据临床表现予以命名

金·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消渴总论》:“又如周身热燥怫郁,故变为雀目,或内障、痈疽、疮疡,……”;可见刘完素早已认识到消渴可以引起视力障碍,并将其命名为“雀目”或“内障”。“雀目”之名首见于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目病诸候》“人有昼而睛明,致暝则不见物,世谓之雀目。言其如鸟雀,瞑便无所见也。”笔者认为依据巢元方对雀目的描述,主要指现代医学之夜盲症,糖尿病引起的白内障或眼底病变,在某一病变阶段出现视力的降低,在光线暗淡时可能视力更差,出现类似“雀盲”症状,但并非真正的夜盲,所以刘完素将消渴引起的眼部病症称为雀目显然是不准确的。而其“内障”之名开创了糖尿病眼病中医命名的先河。

金·张从正《儒门事亲集要》“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疿之类,皆肠胃燥热怫郁,水液不能浸润于周身故也……”;可见张从正已认识到消渴可致视力的完全丧失,称之为“盲”。

明·戴原礼《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三消》日“三消久之,精血既亏,或目无所见,或手足偏废,如风疾非风……”可见戴原礼认识到消渴病久可致失明,并以症状命名为“目无所见”。

1.2 根据临床表现归属于不同疾病范畴

糖尿病患者早期眼部多无自觉症状,病久发生眼部并发症后可有不同程度视力减退,如果眼底发生出血、水肿或累及黄斑时,患者出现视力明显下降,视物昏朦、变形等症状时,可归属《审视瑶函》“视瞻昏渺”范畴;如果出血量小进入玻璃体,出现眼前黑影飞舞,可归属《眼科金镜》“云雾移睛症”范畴;出血量大,突发患眼盲而不见者,则可归属《证治准绳》“暴盲”范畴;引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出现头目疼痛,当属“绿风内障”(《秘传眼科龙木论》);引起晶珠混浊,视物模糊,可归属“圆翼内障”(《证治准绳》);若累及眼外肌,表现为视一为二,属《银海精微》“风牵喎斜”或《太平圣惠方》“坠睛”范畴。糖尿病患者出现干眼,在中医学中无明确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中医学“白涩症”或“神水将枯”范畴,《审视瑶函》曰:“不肿不赤,爽快不得,沙涩昏朦,名曰白涩。”可见,糖尿病眼病患者不同时期可表现出各种不同症状,医家们多依据某一阶段的临床表现而将其归属于中医的不同病症,但在所检索的文献中尚未见以上所述疾病是由消渴引起的确切记述。

综上可知,古代医家们对糖尿病眼病已有所认识,并对其命名进行了相关阐述。由于历史局限性,相关文献不是很丰富且认识尚属粗浅和局限,但对于我们今后认识本病不无借鉴意义。

2 现代相关论述

近代以来,随着现代医学理论知识的引入及各种现代检查仪器在中医眼科的应用,扩大了传统望诊范围,内外障眼病的病变能清楚、精细地检查出来,面对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复杂多样,不同时期临床表现各异,但又有其自身的病因病机和变化规律,为了更准确地反映糖尿病眼病自身的病因病理和演变规律,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的科研、交流,许多中医眼科同仁们提出应对糖尿病相关眼病进行中医病名。

1998年杨光[7]提出糖尿病引起的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眼部并发症,因其有自己的发病规律及演变规律,可增加“消渴目病”这一病名。这是现代文献中较早、较明确的有关糖尿病眼病中医命名的相关记述。

2003年曾庆华[8]主编的第七版《中医眼科学》教材中新增“消渴目病”这一病名,定义为“由消渴病引起的内障眼病”。 并指出该章节讨论相当于西医学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这是全国统编教材中首次正式使用糖尿病相关眼病的独立中医病名,标志着现代中医眼科界对糖尿病眼病为一独立疾病的确认。

2012年段俊国[9]主编的《中医眼科学》“十二五”规划教材中更名为“消渴内障”:是因消渴日久,视衣受损、神光自内而蔽的内障眼病。并且指出消渴内障相当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外不见证,从内而蔽”的发病特点看,确属内障疾病,以消渴内障命名较消渴目病有所进步,排除了消渴引起的眼外障疾病(如麻痹性斜视等),因此比“消渴目病”更加具体、准确。但笔者认为就内障与外障的概念而言,消渴内障仍是一类疾病的名称,并不是一个具体疾病的诊断名称,不能反映糖尿病眼病中每种眼病的性质与部位和病变规律。比如糖尿病性白内障与视网膜病变等病变部位不同,而同是视网膜病变的黄斑水肿与视网膜出血、视网膜出血的各个阶段等,病机与治疗也不尽相同。因此消渴内障下仍可细分。

2013年樊程程[10]提出糖尿病其各种并发症都应冠以“消渴病并**”之名,这样既能够反映疾病的发展过程,又可以反映并发症的特点,笔者部分赞同此观点,但是否有必要采取这种进一步分类的命名方式有待眼科同道取得共识。

3 讨论

总之,糖尿病眼病的中医命名是反复修订并逐渐加以完善的过程。糖尿病眼病的中医命名从无到“消渴目病”的提出,从“消渴目病”到“消渴内障”的应用,都体现了中医眼科学的发展,但仍存在一定问题,以下问题值得思考:

(1)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对疾病的认识是不断深入、变化的,比如西医对糖网病的分期就不断更新。因此现有中医病名如不更新则不能适应现代疾病诊断的需要,实现中西病名的标准化对照将是一个随着中西医学理论及临床认识不断发展的漫长的动态过程。

(2)传统中医病名的命名虽然有多种方法,但大部分眼科病名主要还是反映典型临床症状和病因,如暴风客热、风赤疮痍、暴盲、瞳神紧小等。理想的中医病名,应该明确定义该疾病,且与其它疾病不易混淆,并易于记忆,使人对该疾病的特殊的病因病理及症状产生联想。“消渴目病”为糖尿病相关眼病的一类疾病的

名称;“消渴内障”为糖尿病相关的白内障、玻璃体出血、视网膜病变的一类疾病的名称,符合上述要求,但仍欠具体,有进一步修订的余地。

笔者认为,所有的眼睛疾病统称为“目病”,“消渴目病”顾名思义,是消渴引起的各种眼部病症之总称,因其所致眼部并发症广泛复杂,应包括现代医学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继发性白内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等。不同并发症处理原则又各有特点,故现有病名较为笼统模糊,对于指导临床治疗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据此,对于如何表现糖尿病中每种具体病变的特殊性,笔者提出可以考虑采取以下三种方法,以资同道研讨臻善:(1)如樊氏所说,命名为“消渴并XX”,或“消渴XX”,如“消渴并风牵偏视”、“消渴暴盲”等;(2)不另行创新病名,仍沿用目前一贯使用的病名,而在论述该病因时指出消渴为其病因之一,如在圆翳内障、血灌瞳神、暴盲、风牵偏视、视瞻昏渺等疾病中;(3)直接借用西医病名,以病统证,治疗时运用中医整体辩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一疾病。

[1] 代庆红,王忠东.中国糖尿病的现状调查[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3):206-208.

[2] 段俊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206-262.

[3] 张沧霞,郑艳霞,王义军,等.首诊于眼科的2型糖尿病患者92例 [J].眼科新进展,2008,28(1):40-42.

[4] 许纲,唐维桢,刘艺,等.糖尿病性动眼神经病变的治疗 [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20(1):69-73.

[5] 徐志刚,吕淑慧,牛小霞,等.糖尿病泪液功能和眼表面变化 [J].国际眼科杂志,2009,9(10),1909-1912.

[6]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427.

[7] 杨光.《中医眼科学》教材中眼病定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亚洲医药,1998,3(2):142-143.

[8] 曾庆华.中医眼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01.

[9] 段俊国.中医眼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19.

[10] 樊程程,张兰.从消渴慢性并发症病名谈中医病名标准化[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5):1169 -1170.

猜你喜欢

眼科学眼病眼部
2021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眼科学类期刊主要指标及排名
202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眼科学类期刊主要指标及排名
《中国眼健康白皮书》:九成大学生是近视眼
2799例新生儿眼病筛查结果分析
窥见眼部瑜伽
为什么要做眼部检查
关于眼科学见习教学的体会
开放获取对国际眼科学期刊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影响
美目莫忘眉
眼开眼闭查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