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回顾性分析
2013-01-23宋璟璐王龙韩凤娟
宋璟璐,王龙,韩凤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中药白芨为兰科白芨属植物白芨的干燥块茎,又称小白芨、莲及草、雪如末、甘根、白给等,其性温、味苦、甘、辛,归肺、肝、胃经,具有补肺、止血、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生肌、敛疮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肺伤咳血、衄血、金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疼痛、汤火灼伤、手足皲裂等。现代研究发现,白芨的主要成分为白芨胶,白芨胶为白芨块茎经醇提取后所得的一种杂多糖。其主要成分白芨甘露聚糖是由4分子甘露糖和1分子葡萄糖组成的葡萄糖配甘露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随着白芨现代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白芨在临床抗肿瘤的应用也愈发的广泛。
1 白芨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基础研究
1)白芨含有薜苈果多糖,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1]。2)白芨可抑制多种细菌的作用,减少感染的发生,使药物只在病变部位的血管内均匀分布[2]。3)白芨多糖可显著缩短凝血酶原时间,并缩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因凝血酶原时间主要用于检测外源性凝血系统,故偏重于影响外源性凝血途径[3]。4)白芨提取物可能通过其游离的醛基及α-羟基酮可与类肝素蛋白多糖(HSPG)竞争性结合血管生长因子或干扰了HSPG的中介作用,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其受体的结合而抑制血管生成[4]。5)白芨萜类化合物可通过诱导改变甚至破坏血管内皮细胞中的微管和微丝,促使微管解体及微丝去组装,破坏细胞骨架,而造成血管内皮凋亡,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5]。6)白芨可作为rhEGF的载体,增加rhEGF与创面的接触时间和面积,而rhEGF可促进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核血管内皮细胞等的分裂、增殖,两者结合可共同促进创面愈合[6]。7)白芨胶可显著降低宫颈 IL-1β和TNF-α的表达,下调其介导的炎症反应。
2 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
2.1 在诊治食道中下段癌中的应用
王会轩以白芨硫酸钡为食管造影剂对21例发生于食管中段的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的观察中发现,白芨硫酸钡与普通硫酸钡比较,能更清楚的显示病灶,尤其对小细胞性食管癌多发生的溃疡口部水肿显示更清楚,并能止血,对病变局部的粘膜改变显示更好。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恶性程度高,易发生早期转移,约2/3的患者发现原发灶时已有远处转移,预后极差。白芨硫酸钡造影为早期发现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提供了可能[7]。周军等对86例食道中下段癌进行术中白芨、顺铂、5-Fu混合微粒术野及周围区域淋巴化疗与常规术后化疗疗效对比研究。结果,白芨混合微粒化疗组的复发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患者对手术创伤的耐受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8]。白芨制剂制作简单,价格低廉,可帮助提高食管癌患者的早期发现率、早期治疗率,提高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2.2 在治疗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
对17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术中局部应用白芨顺铂微粒和125I近距离放化疗治疗与腹腔化疗及静脉化疗对照研究。近距离化疗组的三年和五年死亡率分别为37.50%和56.32%,明显低于腹腔化疗组及静脉化疗组。五年中位生存期为(14±4.51)月(95%CI:14.419~4.512),高于其他两组1~5个月。并能降低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P<0.05)。在延缓肿瘤复发,减少腹腔种植转移及淋巴转移率,提高5年生存率上有明显优势,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长期观察和深入研究[9]。
2.3 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自1996年冯敢生等首次应用白芨栓塞肝动脉治疗肝癌患者,白芨显示出强大的永久性、中心性的血管栓塞作用,并且侧支循环形成减少,形成时间晚,治疗间隔延长,使肿块明显坏死、缩小,甲胎蛋白浓度明显下降,故被广泛应用于肝癌的栓塞治疗[10]。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在大鼠介入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治疗13天后行MRI检察,计算肿瘤前后的体积变化,可发现丝裂霉素+碘油+白芨+肝动脉结扎治疗方案疗效最佳,肿瘤体积仅增长1.53倍,可有效抑制肝肿瘤的生长(P <0.05),且未见肝内肿瘤转移[11]。而在应用白芨提取液与5-Fu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的对照研究中发现,白芨提取液对小鼠S180肉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在肿瘤重量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可延长H22腹水型肝癌小鼠的生存时间,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病理切片观察白芨提取液组肿瘤细胞体积缩小,核固缩,核染色质变深,聚积于核膜周围,肿瘤组织仅可见小片状坏死区,无明显炎症反应,细胞膜无破裂,优于5-Fu组。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药[12]。张绪平等通过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对超微白芨粉悬液与乙碘油混悬液对66例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而白芨组在肿瘤缩小率、近期疗效、生存率方面均明显高于乙碘油组(P<0.05)[13]。
2.4 在治疗肾脏肿瘤中的应用
陈晓春等对5例肾错构瘤患者行超选择行肾动脉栓塞治疗,使用白芨、泛影葡胺混合粘胶剂栓塞靶血管,阻断肿瘤供血。结果,仅于栓塞后3~5天内出现栓塞综合征,对症治疗1周后症状均消失。术后3~6月内肿瘤明显缩小,缩小的百分率为52% ~75%,平均为64%,多数症状如血尿、腰腹部疼痛、胃肠道受压引起的症状均于栓塞后消失或显著改善。白芨具有吸收、抗感染以及抗肿瘤的作用,可减少肿瘤组织的坏死渗出等,可能减少巨大肾错构瘤栓塞后肿瘤内坏死液化几率,而降低栓塞后并发症的发生[14]。而对15例中晚期肾恶性肿瘤术前实施白芨肾动脉栓塞术患者的术后影像对比检查中发现,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为患者提供了外科手术切除机会,且术中易剥离,出血少[15]。为不能手术及双肾肿瘤的患者,提供了一线希望,值得进一步研究其临床应用。
3 在预防宫颈癌前病变中的应用
高剂量白芨胶可显著降低宫颈细胞IL-1β和TNF-α的表达(P<0.05),下调其介导的炎症反应。宫颈细胞中IL-1β和TNF-α的过度分泌与致炎机制的过度是引发宫颈鳞柱交界外移的重要病理环之一,是诱发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发展的免疫学基础。白芨胶对宫颈细胞的免疫调节,可能是其治疗宫颈鳞柱交界外移的主要机制[16]。白芨胶可提高宫颈炎中表皮生长因子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加速细胞的分裂增殖,促进修复细胞内的DNA和RNA及蛋白质合成。加速组织愈合[17]。对宫颈疾病的治疗及宫颈癌前病变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白芨作为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得到认可,但其应用范围仍比较局限,主要用于肿瘤供养血管的栓塞治疗。而相关研究证明其在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中亦有明显作用,因而开展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抑制、阻断、修复等作用的研究,扩大其应用范围,具有重大意义。在妇科肿瘤方面,继续深入研究对宫颈疾病及宫颈癌前病变的影响,白芨有可能成为阻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药物,并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1]方文贤,宋崇顺,周立素.医用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85 -986.
[2]蔡年春,胡仁火,李亚男,等.六种中药提取液的抑菌杀菌作用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09,19(3):130 -131.
[3]孙剑涛,张峻峰,王春明.新型血管内液体栓塞剂中有效组分的体外促凝血作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10(4):59 -61.
[4]冯敢生,李欣,郑传胜,等.中药白芨提取物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的实验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5):412 -416.
[5]刘明志,唐建洲,张建社,等.白芨中萜类化合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和细胞骨架的作用[J].生命科学研究,2009,13(6):482-486.
[6]仇树林,王晓,韩胜,等.白芨胶载外源性rhEGF对创面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7,18(5):380-382.
[7]王会轩.白芨硫酸钡食管造影在诊断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中的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6):114 -115.
[8]周军,辛旭,齐磊.白芨混合微粒在食道中下段癌术中淋巴化疗的应用研究[J].陕西中医,2004,25(1):30 -31.
[9]王治全,杨振林,王凯军,等.术中白芨顺铂微粒联合125I近距离放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17(1):11 -15.
[10]郑传胜,冯敢生,周汝明,等.中药白芨的新用途[J].中华肿瘤杂志,1996,18(4):305 -307.
[11]钱俊,郑传胜,吴汉平,等.白芨应用于大鼠实验性肝细胞癌介入治疗的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5):391 -394.
[12]车艳玲,刘松江.白芨治疗小鼠移植性肝癌的研究[J].中医药信息,2008,25(1):38 -40.
[13]张绪平,易玉海,金鹏,等.超微化白芨粉混悬液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J].实用医药杂志,2006,23(3):288 -289.
[14]陈晓春,冯敢生,张润清,等.白芨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错构瘤疗效观察[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0,15(6):253 -254.
[15]张保民.白芨治疗肾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5,12(12):46.
[16]张烨,李绮玲,韩霞.白芨胶对宫颈糜烂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2):338 -340.
[17]张烨,韩霞,钟海英.白芨胶对宫颈炎大鼠EGF及EGFR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