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的病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2013-01-23胡琳琳
胡琳琳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畜牧局,山东潍坊 262100)
仔猪腹泻的病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胡琳琳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畜牧局,山东潍坊 262100)
仔猪腹泻是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给养猪业带来严重危害,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根据仔猪腹泻的病因和主要临床症状表现,提出了搞好免疫,加强饲养管理及配合药物治疗的综合防治措施,对保证养猪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仔猪腹泻;病因;临床症状;综合防治
仔猪腹泻是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导致仔猪成活率下降,生长受阻,死亡率升高,饲料报酬率降低,给养猪业带来严重危害和巨大损失,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仔猪腹泻在我国十分普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2013年春季由于气温低,气候变化大,应激因素多,病原微生物活跃,经笔者对本市一些猪场的调查,发现仔猪腹泻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升高趋向,个别猪场30 kg以下的仔猪腹泻平均发病率达41.2%,死亡率为21.5%,因腹泻引起的仔猪死亡数量就占仔猪死亡总数的39.9%。因此,搞好仔猪腹泻的防治,减少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对提高养殖场(户)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 病因分析及主要症状
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原种类繁多,病性复杂,症状多变。
1.1 细菌性病原体
1.1.1 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仔猪红痢
1~14日龄仔猪易感,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仔猪。病猪呈出血性或水样腹泻,突然死亡。剖检可见肠道出血,黏膜坏死。
1.1.2 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痢、白痢及仔猪水肿病
1~4日龄新生仔猪感染后会腹泻,粪便呈水样、黄色,病猪迅速脱水而死亡。小肠充血,胃部积满液体。
1.1.3 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副伤寒
患病仔猪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嗜睡,病初懒,拉水样、黄绿色粪便。个别猪会出现关节肿大和神经症状,多发于保育舍仔猪。急性病例发病1~4天后死亡。亚急性、慢性病例病程长,最终死亡或成僵猪。
1.1.4 猪密螺旋体引起的仔猪痢疾
以黏液性、出血性下痢为主要特征,粪便呈棕色、红色或黑色。病猪弓背吊腹,脱水而死;慢性病猪消瘦、衰弱,易成僵猪。7~12周龄仔猪较易发病,仔猪发病率约为75%,病死率达5%~25%。
1.2 病毒性病原体
1.2.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猪流行性腹泻最明显的症状是水样腹泻,伴有呕吐、脱水、运动僵硬等症状。病猪精神沉郁,厌食,消瘦及衰竭。易感猪群暴发本病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很大,1周龄内仔猪常在发病2~4天内脱水死亡,死亡率均为50%,最高达100%。
1.2.2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
以引起2周龄以下的仔猪出现呕吐、严重水样腹泻、脱水和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本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发病高峰时期。新疫区内本病传播迅速,数日内可感染整个猪场,10日龄以内的乳猪可在发病2~7天内死亡。
1.2.3 轮状病毒(RV)
本病多发生于晚秋、冬季、早春季节,常感染刚出生的1~5日龄仔猪。感染仔猪可见脱水,偶见呕吐,拉黄色至灰黑色稀便等症状。临床症状与PED以及TGE相似,但没有后两者危害严重。
1.3 寄生虫及其他因素
这类腹泻主要是由球虫、阿米巴原虫或其他猪寄生虫(如类圆线虫、圆口线虫、肠小袋纤毛虫等)引起。寄生虫虫体及其分泌的酶类可破坏小肠绒毛结构,造成猪吸收功能不良,或直接破坏肠黏膜引发炎症从而导致腹泻。
1.4 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是危害猪场生产安全的“公敌”,目前危害最严重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等。2013年2月,在对本地5个标准化猪场进行调研时发现,猪场玉米原料霉变粒的比例在4%左右(即100粒玉米里有4粒霉变),并且平均水分含量为16.8%,可见猪场玉米原料存在着严重的霉菌毒素污染问题。怀孕母猪采食霉菌毒素超标的饲料后,毒素会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乳猪生下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临床上多种霉菌毒素中毒常和细菌、病毒的混合感染混在一起,使诊断更为困难。
1.5 应激性腹泻
仔猪自身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及其酶的分泌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各种应激因素如断奶、换料、分群、环境和温湿度变化非常敏感,从而易产生应激反应,最终导致采食量下降,消化不良,出现腹泻。
1.6 营养性腹泻
营养性腹泻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仔猪不能及时吃到初乳,没有获得被动免疫,因机能下降而引起腹泻;另一种是仔猪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及其他必需营养物质,导致抵抗力降低而出现下痢。病猪排淡黄色、白色或灰绿色的浆糊状或水样恶臭稀粪。
2 防治对策
2.1 免疫是防控的有效途径
用优质、高效的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和轮状病毒联苗进行免疫,每年9、10月份对母猪群普免两次,母猪产前5周与2周再分别跟胎免疫一次,免疫母猪所产仔猪在断奶前免疫一次,另外对1~2胎的母猪可实施大肠杆菌疫苗免疫。
2.2 返饲
用配制好的返饲饲料饲喂怀孕母猪、后备母猪、断奶母猪,饲喂前先添加抗生素抑制其他细菌,每头母猪喂一勺,隔一天再喂一次。切记不可用返饲饲料饲喂哺乳母猪,哺乳母猪断奶后再单独返饲。当猪群中70%~80%的母猪出现拉稀时,返饲效果最好。
2.3 细菌性腹泻的防治
对于仔猪红痢、黄痢、白痢及仔猪副伤寒的防治,最好使用针对性疫苗(本地菌株苗)进行免疫。母猪喂服过奶止痢散7天左右可控制产后综合症,对减少疾病母仔纵向传播和预防仔猪腹泻效果很好。发病仔猪用药前,先使用磺胺类、强力霉素、环丙沙星、复方硫酸新霉素等药物进行药敏试验以确定敏感药物,再进行用药治疗。
2.4 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防治病毒性腹泻,关键要加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母猪产前4周要加强相关疫苗的接种,乳猪通过吃初乳可获得被动免疫。对发病猪可采用抗病毒及防治继发感染的药物,尤其注意防止脱水。注射药物可用干扰素和硫酸粘杆菌素类,同时使用头孢曲松和活性微生物拌料,以维持肠道正常环境。
2.5 寄生虫性腹泻的防治
定期全群驱虫,尤其是球虫,应在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物如地克珠利、盐酸氨丙啉和磺胺类药物,这些药物驱球虫的效果较好。猪场要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粪便要无害化处理。
2.6 霉菌毒素腹泻的防治
饲料中添加由改性水合硅铝酸盐(包括双极性的伊利石和绿泥石等矿物质)、中药提取物等成分组成的霉菌毒素处理剂。猪群出现中毒症状时要及时更换饲料。
2.7 应激性腹泻的防治
仔猪7日龄左右即可诱食补食,以锻炼仔猪断奶前的胃肠道功能,促进相关酶的分泌,减少日粮抗原的过敏反应。为减少应激,应保持舍内良好的温度、湿度、清洁度;对仔猪应逐步断奶,合理分群,少喂勤饲,逐渐换料,并添加抗应激剂,如谷氨酰胺。
2.8 营养性腹泻的防治
饲料要营养全面,注意维生素、矿物质的添加量。仔猪日粮中添加适量的酶制剂、酸制剂,有助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充分吸收,提高仔猪断奶重量和饲料转化率,减少营养性腹泻的发病率。添加微生态制剂,可使仔猪肠道内的微生物群保持平衡,通过增强对肠道内有害微生物群的抑制作用以及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来预防疾病。
另外,仔猪腹泻后应及时给予口服补液盐、电解多维,保证自由饮水,防止脱水和酸中毒。对重症猪群,一般可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300~500 mL,维生素C注射液10 mL和庆大霉素10万~15万单位,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2~3天。另外,在饲料中添加盐酸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缓解脱水和防止继发感染有良好作用。
S858.28
B
1673-4645(2013)10-0047-02
201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