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冠霞帔:后妃的衣装
2013-01-23供图扬眉剑舞
文/供图/扬眉剑舞
乾隆初郎世宁《心写治平图》局部皇后、贵妃单穿吉服袍
宫廷服饰是中国传统服饰中体系最繁复、制作最精良的一类,并且制度严明详细,不同场合、时间,不同身份均需要更换不同样式、颜色、纹样的服饰。清代宫廷服饰在形制上彻底改变了前朝样式,体系庞杂琐碎,条律严密,比前朝有过之而无不及。从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到妃、嫔,以及答应、常在等均有详尽的服饰穿用制度。从使用场合上看,可分为朝服、吉服、常服、便服四类,分别对应祭祀朝会、节庆筵宴、斋戒忌辰、日常闲居等场合。在同一场合,不同等级的后妃所用的服装颜色、纹样以及首饰各不相同,什么场合、什么身份该穿什么衣服,是万万不能弄错的。
清代后妃的服饰面料几乎都是来自内织染局和苏州、江宁、杭州三织造署生产的上等丝绸。《大清会典》载:“织造在京有内织染局,在外江宁、苏州、杭州有织造局,岁织内用缎匹,并制帛诰敕等件,各有定式。凡上用缎匹,内织染局及江宁局织造;赏赐缎匹,苏杭织造。”这些织物中大量使用了织金、妆花和缂丝等工艺,纺织难度大,制作技法极其复杂。有的服饰中运用了大量精美的刺绣工艺来制作各种纹样,其中绝大多数为苏绣。服装上还镶嵌着大量珠宝,包括黄金、珍珠、红宝石、蓝宝石、翡翠、白玉、碧玺、青金石、绿松石、珊瑚、玳瑁、琥珀、伽楠香、檀香木等,华美高贵,极尽奢华。除上等丝绸和珠宝外,服装面料中还大量使用产自东北高寒地区的各类名贵皮料,如貂皮、海龙皮、狐皮、银鼠皮、猞猁狲皮、水獭皮、鹿皮和狍皮等。这些皮料毛色润泽、轻便保暖,是千金难求的御寒珍品。
每年清宫如意馆都要根据后妃的身材尺寸及其喜好的图案和特殊要求设计出“图案小样”,经后妃本人认可后,制作和实物相同大小的“小样”,发往织造署绣制。织造署的匠人收到清单后,先根据这些小样制作“意匠图”,再对照“意匠图”用丝线、棉线挑制成花纹样本,然后正式上机织造面料。之后,负责刺绣的绣娘将小样描摹在刺绣料子上,开始刺绣。数量巨大的宫廷服饰就这样被生产出来,供后妃们穿用。
康熙 蓝色满地云龙纹妆花纱袷褂
朝服:不轻易使用的隆重礼服
朝服是后妃在祭祀、朝会等重大场合穿着的服饰。按中国传统,最高等级的礼服包括祭服、朝服两种,但清代唯有皇帝才有祭服,其余人员朝、祭服合一,也可统称为礼服、冠服。后妃朝服制度严明规范,自皇太后、皇后以下,到皇贵妃、贵妃、妃、嫔,福晋、公主、夫人、淑人、郡主、县主等内外命妇的朝服,其形制、纹样、颜色都有详细规定。
完整的全套后妃朝服由朝冠、金约、珥、领约、朝珠、彩帨、朝褂、朝袍、朝裙、朝靴等十种组成,主要的衣服由外至内分别为朝褂、朝袍、朝裙三件。整个清代,礼服样式变化不大,仅在具体的纹样排列和构造细节上有若干差异。当然,不同的节令也有不同,有单、夹、棉、皮的质地之分。
雍正 石青色满地云蟒纹妆花缎袷褂 正背面
朝褂是一件无袖对襟长褂,罩在朝袍外。纹样排列曾出现过五六种,第一种为雍正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画像所示,青蓝色褂,左右开裾,镶片金缘,前身胸前正龙一,下摆行龙二,下有八宝平水。此式为康、雍时期常用。到了乾隆中期,朝褂经过几次调整,最后确立为皇后朝褂石青色、前后各两大立龙式。雍正熹贵妃钮祜禄氏在弘历即位后被尊封为崇庆皇太后,其容像之一夏朝服像,着三龙朝褂,而其八旬冬朝服像,则改做石青双立龙朝褂,此式在皇后画像中一直延续至清末。
雍、乾时期的朝褂,还有一种对襟后开裾式,即“有褶朝褂”、“掐摺式”,在胸围线以上前后绣立龙各两条,胸围以下做襞积,并横分为四层,一、三两层前后绣行龙,二、四两层各绣万福万寿,彩云相间。这种朝褂唯有嫔妃以上身份的才能用。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乾隆为崇庆太后在慈宁宫举行盛大寿宴,并绘制了《慈宁燕喜图》,殿中嫔妃全部身着此式朝褂,太后本人也不例外。
朝褂之内为朝袍,马蹄袖、披领(此二者为清代冠服最重要的标志性元素)、圆领、窄袖右衽,也分两侧开裾、三开裾、下身有褶等几种样式,龙纹排列也有数种,以九龙式为常用。朝袍内有朝裙,从实物看,有带背心和不带背心两种。
朝袍的颜色不能随意使用,明黄色唯有太后、皇后、皇贵妃可用,贵妃、妃用金黄色,嫔、皇子福晋、亲王福晋、固伦公主、和硕公主等用香色(茶褐色),再以下则只能用蓝、石青或其余诸色。明黄色的最高地位也是在清代被正式确立下来,成为中国人对于帝后服色根深蒂固的印象。
后妃使用朝服的场合很少,一般嫔妃终年难得穿用几次,仅在册封等重大场合,以及唯一由皇后主持的祭祀—先蚕坛亲蚕礼,参与的嫔妃才有可能在部分环节上穿朝服。在影视剧中也很少有使用朝服的场合,即使出现时也大多不尽准确,比如《甄嬛传》中,太后在选秀女时穿了一次朝服,而甄嬛被册封时反而穿吉服,这是一个失误。
朝褂之内为朝袍,马蹄袖、披领(此二者为清代冠服最重要的标志性元素)、圆领、窄袖右衽,也分两侧开裾、三开裾、下身有褶等几种样式,龙纹排列也有数种,以九龙式为常用。朝袍内有朝裙,从实物看,有带背心和不带背心两种。
乾隆石青缎绣云金龙袷朝褂
左图:清世祖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夏朝服像
右图:清世宗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冬朝服像
吉服:华丽夺目的盛装
朝服下一级的服饰为吉服,是在清代服制中首次明确制定的一级服饰,主要用于冬至、元旦、庆寿等吉庆节日,筵宴、迎銮等隆重场合,以及礼仪活动的辅助阶段,地位仅次于朝服,相当于“次等礼服”或“宴会装”。其样式与常服相类,但装饰华丽,所以又称为“彩服”、“花衣”,也可算是常服的升级华丽版。
一套后妃吉服包括褂和袍各一件,外面是褂,也称为龙褂(蟒褂),是饰有龙蟒纹的长平袖对襟长衣,有棉、夹、单、皮四种,随季节变化而更换不同质地。春秋使用绸缎缂丝制成的夹褂,夏季使用纱单褂,秋季使用皮子制成的皮褂。
在清前期,服制未定,龙褂衣色和纹样丰富,多有明黄色和蓝色,至雍、乾时期便基本定制为石青色。早期纹样有两大类:一类通身绣满云龙纹,称为“满装”,这种装饰手法在明后期已经成型,清初有一定比例的袍褂成衣还是沿用明朝宫廷旧料裁制,所以这种纹样的衣服较多;第二类为“团龙装”,除了团龙和边饰之外,清素无纹。后妃的八团龙褂,胸背两肩正龙四,下摆行龙前后各二。后来,“团龙装”成为外褂的主流,而“满装”在雍正之后逐渐少用,在乾隆定制中被彻底废除。
吉服褂之内套穿的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吉服袍,即龙袍(蟒袍)。吉服袍为圆领右衽、马蹄袖、左右开裾的紧身长袍,领襟有镶边。除了袖中段有“花接袖”,以及开裾方式不同外,其余样式和男吉服袍一致。纹样也分“满装”、“团龙装”,有水、无水几种。除了典制的龙蟒纹外,还有各种装饰纹样。清前期帝后龙袍均有团龙样式,到后期仅后妃使用此式。
相比于朝服袍,吉服袍的用色丰富得多,除了不可僭越的明黄、金黄几种颜色外,其他几十种颜色普通嫔妃均可使用。太后、皇后,也并非只穿明黄色。
虽然吉服袍外面还要套上吉服褂,也只有少数场合可以单穿袍,但其装饰非常华丽。或许是为华丽的效果考虑,我们熟悉的几张帝后吉服像恰好是不穿褂的,这也导致现代影视剧和各种艺术创作中几乎都不给帝后穿褂了。《甄嬛传》中凡宫中宴会,均换了吉服,但做成了大袖,嫔妃也都不穿褂,并戴着清代晚期流行的旗头,其实这是当时不存在的一种搭配。
钿子戴法示意
按礼制,吉服需配吉服冠,清初有直接盘辫者,有仅以黑巾包头者,至雍、乾时期,包头逐渐发展为成型的钿子,上面装饰的珠翠首饰越来越多,成为一种新的不见于礼制的“吉服冠”。钿子在清中期以后又经历了几次巨大的变革,最后还出现了高耸的“挑杆”型。一般影视剧中不仅单穿吉服袍,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戴冠也不戴钿子,而配清末缎子旗头。《甄嬛传》用了不少大型钿子,比如皇后几乎自始至终戴着钿子,但并非清前中期的样式,并且有点误解了钿子的结构和戴法,变成一个大帽子,搭配和场合也比较随意。
雍正 藕荷缎织八团金龙有水锦袍
常服:青黑袍褂寻常衣
吉服之下,普通一点的场合所穿的便是常服了,其形制和吉服一样,也由平袖对襟褂和马蹄袖长袍两件组成。不同的是,常服以青、黑、酱色系的素织暗花为主,没有鲜艳的颜色和花纹,在清前期是寻常场合所穿的服饰,所以又被称为“寻常衣”,可以说是正宗的满族代表性服饰。
常服褂早期一般为青蓝色或黑色,但很快也随礼、吉服褂一起被调整为极深似皂的石青色,无花纹或仅有暗纹。常服袍虽颜色不拘,但大多也集中在蓝、褐、紫酱等较沉稳的色系,无镶边,和帝王常服大体一致。
常服以青、黑、酱色系的素织暗花为主,没有鲜艳的颜色和花纹,在清前期是寻常场合所穿的服饰,所以又被称为“寻常衣”,可以说是正宗的满族代表性服饰。
常服和吉服一样,虽然大部分情况下袍褂需同时穿着,但偶尔也可见单穿袍的情况,就像现在西服外套与衬衫虽为一套,但也可仅穿衬衫。如孝庄文皇后的一幅肖像,辫盘于顶,身穿黄褐色常服袍。穿常服时头可戴常服冠,但早期大多数情况下仅仅盘辫于顶,或随意插戴少数首饰,或包头,同早期吉服情况类似。这样一套常服袍褂可称得上是早期旗人女性有别于汉族女性的标志性服饰。
清太宗孝庄文皇后盘辫、单穿常服袍内有裙
清代后妃常服是我们极其陌生的,在晚期光绪帝时期的《大清会典》中甚至无载,长期被人遗忘。但实际上,在清前期,常服袍褂应该是宫廷嫔妃日常穿着比较普遍的一套衣服。在清早期的宫中,嫔妃大部分时间只是穿着青黑色的袍褂,而并非我们所想象的成日花团锦簇争奇斗艳。故宫现存的清前中期后妃御容中,有不少即为常服像,包括孝庄文皇后、康熙孝昭仁皇后、孝圣宪皇后(即熹贵妃)等。
而到了清后期,随着便服的兴起,常服逐渐退出日常生活,又因为其色调庄重被使用在相对严肃的斋戒场合,比如丧期内的吉庆节日,或节日期间遇先皇帝后忌辰。常服地位上升,成为介于吉服和便服之间的“小礼服”。另外,清后期后妃常服袍的马蹄袖也和吉服袍一样变得愈发宽大,仅剩曲线形袖口尚存马蹄袖之意。
便服:千姿百态的日常便装
以上三类服饰在后宫生活中实际使用较少,一般影视剧中也极少出现,常服则完全没有出现过。清后期宫廷嫔妃使用量最大的衣服是便服,也是影视剧中最常出现、错误最严重的一种服饰。
便服是最日常的穿着,比常服还要随意,但在任何正式礼制中均无记载和绘制,样式无明确规范,一直随流行变化,越到后期种类越丰富,使用越频繁。便服与常服最基本的区别就是无外褂、平袖端(无马蹄袖),以及越来越宽阔的袖口,因为无礼制上的规定,常常花样百出。
乾隆 石青缎暗团龙夹褂、古铜缎二色金锦袍
清初旗人日常穿着的常服,是马蹄窄袖紧身袍褂。大约康熙后期以来,宫廷与八旗贵妇逐渐追求安逸舒适,逐渐摒弃了马蹄袖,穿用宽松的便衫、便袍。早期便服基本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圆领右衽、平袖舒长、下摆宽阔无开裾的袍衫,穿在其他开衩的服饰内,或者可以在私下场合单独穿着,可称为“衬衣”(此名称最早出现在乾隆时期的衣物黄签中,之前不知何名,或即称便袍,后一直沿用至清末)。当时的衬衣大多装饰淡雅而不繁乱,织造精良,纹样雅丽。晚清的衬衣装饰愈发繁琐,镶绲增多,这时的“衬衣”又发展出舒袖和挽袖样式,到慈禧太后时登峰造极。
早期另一类便服的大体样式和衬衣一致,唯两侧开裾,不能单穿,需要套穿在衬衣之外。这种便服在晚清被称为“氅衣”,也发展出极尽奢华的样式,加上了华丽的绲边,装上了立领。这种衣服最后成为满族服饰的代表样式,并成为清宫戏里后妃绝大部分场合穿着的服饰。《甄嬛传》也不例外,并且戏中的后妃们氅衣内从来都不穿衬衣,直接露着里边的裤子在宫廷中行走。
实际上,这种我们最熟悉的华丽氅衣,在清朝前中期还没出现。早期的氅衣也相对淡雅朴素,在绘画中倒有不少展现。一般康、乾时期画中的便服女性形象,衬衣之外大多都有一件两侧开裾的圆领袍衫,无镶边,装饰淡雅,腰身宽松。
便服头饰是另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早期便服头饰也和吉、常服头饰一样,最简单者仅为辫盘于顶。到了康、雍时期,逐渐流行包髻,并且渐渐在髻上插饰越来越多的首饰。乾隆朝之后,吉服头饰发展为钿子,便服头饰则逐渐走向上一个发展路线,逐渐演变成为二把头。到了清末民初,我们熟悉的二把
头才真正流行,成为一般人印象中清宫服饰的第二个标志性特征。
乾隆 月白缎织彩百花飞蝶纹夹衬衣
除了氅衣之外,晚清对人们在衬衣的外面还可以套穿马褂、坎肩等其他种类的外套。马褂为长平袖的短衣,无袖短身者为坎肩。这些外套的襟式也很丰富,有对襟、琵琶襟、大襟、一字襟、人字襟等。清前期服饰都是圆领的,在清中期之后,这些随意的便服也吸纳了汉装元素,流行装上立领。
便服在后妃生活中是最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一种服饰。从《宫中朱批奏折》中可知,晚清便服制作的数量相当大。在《后妃行乐图》中,清后期后妃穿着氅衣、衬衣、紧身等便服的形象也不鲜见,甚至慈禧太后在会见各国公使夫人时也穿着便服。
“氅衣”大体样式和衬衣一致,唯两侧开裾,不能单穿,需要套穿在衬衣之外。这种衣服最后成为满族服饰的代表样式,并成为清宫戏里后妃绝大部分场合穿着的服饰。
清代后妃的靴帽也极其讲究。以皇后朝冠为例,分冬夏之别,冬朝冠为薰貂皮材质,夏朝冠为青绒材质,饰以朱纬、金凤、金翟、束珠、东珠、猫眼石、珍珠、青金石、珊瑚、宝石、明黄绦、青缎。清宫后妃脚下通常会搭配旗式坤鞋,旗式坤鞋可分数种,一种高寸许,前后微缺,名为“寸底鞋”;还有一种鞋底中间高出数寸,中微细,下端呈方形,名为“高底鞋”。高底鞋跟的形状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故而称“花盆底”;另一种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所以得名“马蹄底”。鞋的木底高跟一般是5厘米到10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高底鞋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
另外,清宫后妃们的佩饰也是丰富多样的,从上到下依次有簪钗、头花、流苏、扁方、金约、领约、耳饰、彩帨、朝珠、玉佩、手镯、手串、戒指、指甲套、荷包、香囊等。这些佩饰普遍使用了大量金银珠宝,华美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