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13-01-22崔梅花
崔梅花
胆石病是一种常见病,是指发生于胆管系统任何部位和不同的病理状况下的结石病。包括肝内胆管、胆总管、胆囊的结石以及由于胆管扩张并发的结石。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胆囊结石发病率较胆管结石高。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54例胆石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54例胆石症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31例;年龄43~82岁,平均56岁;病程1~2年,平均13个月。肝内胆管结石16例,胆囊结石32例,胆总管结石16例。其中单发8例,多发22例,充满3例,泥沙型20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一般护理 协助患者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选择舒适的卧位,有腹膜炎体征者宜取半卧位。进食可以促进胆囊收缩,加重胆绞痛,因此,急性期指导患者禁食,病情稳定后,宜食用低脂、高糖、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2.1.2 病情观察 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并预防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或胆源性胰腺炎发生。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胆总管结石合并细菌感染时可出现发热,体温可在40℃以上,如果高热后体温下降或不升、脉搏细弱、呼吸深快、血压下降,说明已出现休克[1]。观察腹痛变化,监测血、尿淀粉酶和血清脂肪酶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胆源性胰腺炎。
2.1.3 疼痛的护理 向患者解释腹痛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指导卧床休息。观察腹痛部位及性质变化如腹痛经治疗后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波及全腹,应考虑病情加重,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2]。诊断及治疗方案明确后,遵医嘱可给予镇痛剂,以减轻疼痛。
2.1.4 高热的护理 高热患者遵医嘱给予药物或物理降温,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加强营养。及时更换潮湿被褥,增进患者舒适。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神志变化。
2.1.5 积极抗休克抗感染护理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准确应用升压药及调节补液速度,监测血压的变化,防止血压忽高忽低,影响心、脑、肾血液灌流。有计划地正确应用抗生素,维持药物的最高疗效。在积极抗休克抗感染治疗的同时,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持续低流量吸氧(2~3 L/min),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有,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更换敷料,观察腹部体征,有无腹痛腹胀等。输液管保持通畅,留置针妥善固定,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胆囊结石,术后次晨试饮水,如无腹胀腹痛不适,可进食稀饭,以后逐步过渡到低脂饮食[3]。胆道结石,术后1~2 d,根据患者有无腹胀腹痛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指导患者从进食流质、半流质、软食、低脂饮食。在肠道功能没有恢复前,要避免进食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糖及含糖的水果等;避免进食高胆固醇、辛辣刺激食物和油炸食物。做好口腔护理、尿管护理、定时翻身、雾化、患者清洁等。
2.2.2 胆囊胆道引流管的护理 按引流管安置部位,分别写明标志,如胆囊造瘘管、胆总管T形管、胆肠吻合口内支撑管等,并分别接床边无菌瓶或袋,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滑脱。观察引流胆汁的量和性状。定期更换引流瓶或袋,注意无菌操作。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受压、扭曲、折角等,如因管腔堵塞而致引流不畅,可以用手挤捏导管或用无菌盐水冲洗,但压力不宜过大,以免引起胆管炎。胆道引流管长期放置会造成胆汁的大量丢失,影响消化功能,如单纯行T形管引流者,术后7 d左右即可用抬管方法,减少胆汁丢失。胆囊造瘘管一般在术后2周以后拔除。胆总管T形管于术后10~14 d拔除。术后10 d左右,若体温正常,黄疸消失,胆汁每天减少至200~300 ml,先行夹管1~2 d,细心观察,若无饱胀、腹痛、发热、黄疸出现,通过T形管逆行胆道造影证明胆总管通畅,开放引流胆道造影剂1~2 d后拔管。
3 讨论
患者自诉疼痛得到缓解或控制;体液得到及时补充,血容量得到恢复,未发生体液平衡失调;未发生胆囊穿孔或及时发现和处理已发生的胆囊穿孔;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体温恢复正常;患者能够维持有效呼吸,未发生低氧血症或及时发现和纠正已发生的低氧血症;患者营养失调得到改善和纠正;患者未发生胆道出血、胆瘘、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等并发症,或发生后能得到及时发现、处理和护理。
[1] 杨春明.外科学原理与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28,396.
[2] 赵继军.疼痛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312-313.
[3] 李玉霞,刘桂芹,左志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1):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