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动脉夹层3例并文献复习

2013-01-22任爱兵解旭东张青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13期
关键词:蛛网膜夹层抗凝

任爱兵 解旭东 张青娜

解放军第252医院 保定 071000

动脉夹层是由于动脉内膜破裂造成血液进入血管壁内,形成壁内血肿,导致动脉管腔狭窄或血管破裂。脑动脉夹层包括颈动脉夹层及椎动脉夹层,该病发病率低,临床相对少见,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有其特征性,易与急性脑卒中相混淆,常造成漏诊、误诊。本文通过回顾分析3例脑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例,女1例;年龄19~57岁,平均(38±19)岁。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外伤史,其中例1有10a吸烟史,平均每日吸烟20支,例2无任何危险因素,例3有高血压、冠心病史。

1.2 临床表现 3例患者均急性起病,例1以咽痛、头痛为首发症状,例2以头痛、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例3以发作性左上肢麻木为首发症状。

1.3 影像学检查 所有患者均行头CT、MRI、DSA 检查,结果显示,例1为左枕叶、半卵圆中心新鲜脑梗死,左颈内动脉C2、C3段夹层;例2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大脑中动脉夹层;例3为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

2 结果

例1给予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例2给予抗血管痉挛、抗纤溶治疗,例3给予抗血小板治疗,电话随访6个月病情平稳。

3 讨论

脑动脉夹层见于各年龄段,35~50岁多发,男性多见,是青年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于前循环时,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常见部位是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和大脑中动脉主干;发生于后循环时,多见于成年人,常见于小脑后下动脉起始部(V4段)。颅外段夹层的发病率高于颅内段,但颅内动脉夹层病情较重且预后较差。夹层动脉瘤在前循环少见,多见于椎基动脉系统。

脑动脉夹层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1)基础动脉病,包括纤维肌肉发育不良、动脉内弹力层缺陷、多发性结节性动脉炎、烟雾病及动脉硬化等;(2)高血压;(3)轻微外伤;(4)偏头痛;(5)感染;(6)口服避孕药等。

脑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多样,可为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头痛、眼肌麻痹等表现,部分可无任何症状。血管内膜和中膜的剥离,可引起动脉管腔狭窄,产生脑缺血症状,中膜和外膜的剥离可导致动脉瘤样扩张,易造成蛛网膜下血。前循环夹层多表现为脑梗死。典型颈动脉夹层三联征表现为:患侧头痛、面或颈痛和霍纳综合征及数小时或数天出现脑或视网膜缺血症状。仅不到1/3的患者有三联征,若三联征中有2个症状存在,则强烈支持颈动脉夹层诊断。后循环夹层多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常发生于颅内段(V4 段多见),以梭形夹层动脉瘤居多,主要表现为SAH 和脑干缺血,部分为头颈痛和眩晕。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脑动脉夹层的重要手段,血管超声、CTA、MRA、DSA 检查的特征性表现是明确诊断的依据,DSA 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2]。DSA表现为不规则管腔合并近端狭窄,梭形扩张,近端和(或)远端狭窄(串珠或线样征),双腔,不规则扇形狭窄,静脉期造影剂滞留。多项检查手段的联合应用可增加确诊率。

由于颅内动脉夹层有自愈的可能,目前多采取严格的内科治疗。抗凝为治疗首选,大多数患者抗凝治疗3~6个月,若超声或MRA 随访提示狭窄动脉完全再通,则可停止抗凝。如有抗凝禁忌则选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无效时可行血管内支架治疗[3]。支架和弹簧圈联合治疗是夹层动脉瘤治疗的理想选择。

早期诊断、早期寻求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能避免诸多严重事件的发生。颅内动脉夹层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病理过程,约50%动脉夹层内形成机化血肿,随着时间的延长转成良性血管结构而自愈。

[1]王贞,叶强,邵蓓.头颈动脉夹层的临床诱发因素和影像学特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6):418-420.

[2]马廉亭.颅内动脉夹层与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8,13(10):577-578.

[3]尹榕,石向群,张志强,等.脑动脉夹层八例治疗探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46(7):640-644.

猜你喜欢

蛛网膜夹层抗凝
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与夹层技术在深楔状缺损修复中的比较研究
浅谈夹层改造常用设计方法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Mutually Beneficial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