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县北城街道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调查
2013-01-22
(永嘉县北城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浙江永嘉 325100)
永嘉县北城街道畜牧业较为发达,是农业生产中的支柱产业,为进一步摸清该街道畜牧业生产现状,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北城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联合街道驻村、社区干部,深入村居及养殖场(户),通过走访形式,对街道畜牧生产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 畜牧业发展现状
永嘉县北城街道建于2011年6月,下属4个社区,42个行政村,面积63 km2,户籍人口34096人,耕地面积10693亩(1亩=667 m2),是上塘中心城区政治文化中心,永嘉县政府驻地,商业及农副产品聚集地之一。
畜牧业是该街道农业生产中的支柱产业,现有各类养殖场70家,其中猪场37家,存栏猪7095头(其中母猪297头,公猪5头);牛场3家(黄牛92头);羊场10家(存栏羊939只,其中母羊235只);鸡场15家(存栏鸡9.316万羽);养鸭场3家(蛋鸭4700羽);养鸽场2家(存栏鸽0.92万羽)。畜牧生产中存在着牧场多规模小、杂乱多规范少、流入多自繁少的特点。
1.1规模养殖情况 畜牧业发展,效益在于规模。
生猪养殖方面:塘山村金某、外寮村王某、阮加山村施某、戈田村胡某等养殖大户,户均生猪存栏数均未超过1000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97头)。2013年出栏生猪3239头,主要销往上塘县城菜场和温州等地。受市场因素影响,和“四边三化”等拆违工作的推进,养殖数量有所减少,部分养殖场都有或多或少的拆违面积,根据街道拆违办提供的违章建筑拆违统计,截止2013年5月列入拆违的猪舍面积为1万m2。同时,因H7N9禽流感疫情的影响,养猪数量和养殖效益明显下降。
肉、蛋禽饲养方面:以岭后村徐某、阮加山施某、戈田马某为养殖大户。岭后徐某养殖场建于2012年,与温州藤桥禽业公司签订了常年收购合同,销路不成问题,其他养殖户均为自产自销,肉鸡主要销往上塘县城,禽蛋大部分销往上塘县城。2013年因受H7N9禽流感疫情影响,家禽业影响较大,产品销售呈停滞状态。同时,为配合“四边三化”工作的推进,部分养殖户开始自拆违章建筑,根据街道拆违办提供的违章建筑统计,截止2013年5月列入拆违的鸡舍面积为3000 m2,受疫病和养殖数量减少的双重影响,养殖户合计损失约10万余元。
1.2疫病防控情况 畜牧业发展,成败在防疫。
一是防疫责任。街道办事处成立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办公室,组建应急预备队,制定下发《进一步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实行重大动物疫情防控目标责任制,逐级签订《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责任书》。
二是防疫网络建设。成立了动物疫情监测队伍,42个行政村都明确了村级动物疫情监测员,聘请了4名村级防疫员,开展包片包村防疫。
三是落实防疫经费。2012年以来,办事处先后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经费3万元,村级防疫员工作补贴按村数和防疫畜禽数量给予补贴,2012年,村级防疫员补贴发放2万元。召开春季和秋季养殖户会议,发放务工补贴和资料费1万元。
据调查,走访养殖户防疫情况,防疫形势比较严峻。2013年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关键时刻,遇上了H7N9禽流感疫情,散养户对家禽防疫意识有所提高,规模场的春防免疫密度达100%,散养户的免疫密度达99%。
1.3落实惠农政策 北城街道自2011年挂牌成立后,先后贯彻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主要包括能繁母猪补贴,养殖户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改造项目资金落实,蛋鸽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改造项目资金落实,补贴H7N9期间受影响的规模养殖场(户)损失,支持标准化养禽场(户)恢复生产,减免有关规费,积极鼓励家禽及其产品消费等惠民政策落实。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动物防疫形势严峻 防控难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外来畜禽疫病控制难度较大,免疫抗体水平监测不够理想。畜禽养殖方式相对落后,一家一户的分散饲养还占相当比重,动物防疫条件不规范,控制难度较大。据部分散养户调查,防疫档案不健全,免疫密度不高,免疫效果不理想,与大型养殖场相比,防疫意识相对较差。
二是缺乏大型龙头企业 畜禽养殖场,规模小,水平低,产业链不长,带动能力不强。生产者素质普遍偏低,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难得及时普及推广,制约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三是牧业经费投入不足 一方面农民缺少资金支持,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程度较低,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简陋,环境污染明显。另一方面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防控体系、诊断体系、服务体系建设不能全面到位。
四是产品销售比较单一 畜禽基本以鲜活原料产品进入市场,产品附加值不高,抵御风险能力弱。农产品加工企业直接向生产者采购产品,部分用户直接到养殖户家选购所需畜禽,或生产者直接将畜禽及其产品送到客户(菜场、饭店)手中,产品销售途径单一。
五是养殖用地较难解决 国家明文禁止占用基本农田,部分有养殖要求的农户,苦于养殖用地问题很难解决。同时,随着“四边三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步伐的推进,部分违章建筑的养殖场面临拆违的同时却找不到合适的场地,且养殖环评审批手续程序繁多,费用较高,难度较大,对养殖准入有了高门栏,部分小散养户面临改行改业危险。
3 几点对策建议
3.1加强组织协调 建议由县畜牧兽医局牵头成立畜牧生产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相关单位为成员,专门协调解决畜牧生产项目建设中遇到的资金、用地、政策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3.2加快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 有关部门应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保证畜牧业技术推广事业健康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畜牧技术推广经费投入机制,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科技文化素质。加强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改善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的工作环境。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农民采用新技术、新成果的意识。深化畜牧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对畜牧业科技成果的保护力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
3.3发展规模化养殖 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畜牧业由于组织化程度低,信息传递慢,难于快速、准确决策,生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与趋同性,行情好,争着上,行情不好,改行改业,缺少坚持的信念。有关部门要围绕农业经济的发展规律,制定、落实优惠的激励政策,调动农民自觉投资、投产,不断改善畜牧业生产环境。进一步加强争项引资工作,切实抓好各项惠农政策和现有项目实施,努力争取中央、省、市、县项目资金支持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利用扶贫、小额信贷等支农资金投入畜牧生产基础建设,捆绑用活项目资金,做到大投入促大发展,大发展促大增收,大增收促大跨越。
3.4实现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的生产模式,既是畜牧业生产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一要狠抓标准化饲养场建设。为推行标准化生产提供基础载体。二要加强技术指导。做好县、街道、村、养殖场(户)四级防疫体系建设,加强防疫,加大监测,做到防疫工作全面到位,切实提高免疫密度和效果,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达到70%以上。三要强化技术服务。要推广先进适用的养殖技术,让广大养殖户从新技术中尝到甜头。四要加强管理。特别要加强环境管理,对各种养殖污染物要进行有效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3.5创新强化养殖销售环节 养殖环节应从单一的养殖畜禽转化为休闲观光产业,如建设市民农园,休闲农场,民俗农庄等相结合,销售环节应从单一的直接销售结合间接销售,做大品牌,实行畜禽产品代理,培育农产品经纪人,做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网络销售,使产品多渠道销售增加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