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肺心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80例护理分析

2013-01-22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17期
关键词:肺心病脑病预见性

薛 梅

山东肥城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肥城 271608

肺心病严重时常见并发症是肺性脑病。肺性脑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呼吸功能衰竭导致患者体内的血氧含量降低,而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并且潴留在脑部,从而引起患者出现一系列的精神障碍或是神经系统症状的综合征[1]。本文主要是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肺心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03—2012-03收治的80例肺心病患者。入选患者并发出现有肺性脑病。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年龄在31~65岁,男38例,女4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背景以及病症类型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

1.2 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手段,对照组采用普通常规基础护理。

1.2.1 病情监控与观察:对于肺心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其先兆症状病情会变化较快,为了避免患者出现颅内高压等威胁生命的症状,护理人员首先要加强预见性护理。培养建立预见性护理意识才能做出有效的措施,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使预见性护理真正起到最大作用。

注意患者呼吸的频率、深浅度以及快慢节奏等。一般患者的呼吸较快,且呼吸深度较轻,则提示患者的病情可能出现恶化。肺性脑病患者呼吸的节律可能会出现紊乱,且意识状态出现异常。另外还需特别留意患者的咳嗽声和咳痰声,从患者的痰液颜色等也可观察到患者病情进展。若患者的痰液变稀、变多并且从黄色转变为白色则提示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在逐步的好转。若痰液情况无明显改善或加重,则说明患者的病情或是呼吸道的阻塞情况更为严重,需给予一定的干预。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才能保证患者的血氧含量,不容易发生缺氧等中毒情况。可通过给予痰液稀释剂或定期为患者拍背等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将痰液咳出。患者的脉搏是反应患者心脏代偿功能的指标之一,因此应该定时监测患者的脉搏变化情况。另外当患者出现严重缺氧以及酸中毒情况时,患者的血压会上升。但在使用人工呼吸器帮助患者排除体内的二氧化碳后,患者的血压会马上下降。因此也需关注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及时作出相应的护理处理。

1.2.2 体温护理:肺心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体温会出现突然下降,这是其中一个肺性脑病的早期症状。因此护理工作人员需定期为患者测量体温,记录患者体温的变化情况,发现有异常时能及时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由于肺心病患者多数会出现呼吸道感染,因此其体温会出现有感染时的持续低热。体温的变化还可反映患者是否出现休克状况,当发现患者出现四肢冰凉及大量出汗时,应特别注意。

1.2.3 氧气使用护理:肺心病患者合理使用氧气能有效预防肺性脑病。因此治疗期间,对其采用间断给氧法。在使用氧气的过程中需避免出现高浓度及高流量的纯氧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患者血液循环,避免由于大量氧气造成血氧分压的升高,导致二氧化碳分压下降出现抑制呼吸中枢诱导肺性脑病的发生。

1.2.4 意识观察与护理:意识的改变是肺性脑病的早期症状。患者出现意识改变一般会有两大类:①以抑郁情绪为主;②以烦躁为主。护理工作人员应该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以及意识的变化。特别是在夜间,患者常会出现精神或神经系统的症状。另外,意识障碍还可导致患者的失眠,加重患者烦躁情绪。护理人员需及时发现患者的情绪和意识变化,早期发现患者病症。

1.2.5 皮肤和口腔护理:肺心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由于体力消耗较大,因此各种肌肉组织会出现缺氧,皮肤的各种血液循环不通畅。加上患者长期卧病在床,皮肤容易出现损害并且复原较差。对此在预见性护理中,护理工作人员应清楚知道患者的情况,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外,使用气垫床。叮嘱家属定期为患者搽拭全身,避免出现压疮或皮肤破损,避免局部刺激。由于患者的唾液分泌较少,口腔黏膜缺氧,容易导致患者口腔出现感染。因此护理工作人员要叮嘱患者进行多漱口等措施避免出现口腔感染。

1.2.6 心理护理:肺心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由于患病时间较长,治疗过程长,加上患者咳嗽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导致患者休息较差,情绪较为烦躁,有时会出现低落等。实施预见性护理,护理工作人员应该在患者入院时开始,主动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取得信任,了解患者情绪心情变化。及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医学建议,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 结果

观察组34例患者经过救治护理后情况好转治愈出院,6例死亡,其中3例死于呼吸衰竭,3例死于多器官衰竭;对照组28例患者经过救治后情况好转,12例死亡,其中7例死于呼吸衰竭,5例死于感染休克。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预见性护理的主要特点是在对患者进行护理以及救治的过程中,能及时发现患者如肺性脑病的各种并发症的先兆,并且能采取相应的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其目的主要是能及时采用相应的应急措施,使肺心病患者的病情能得到早期控制,有效降低病死率[3]。

本文结果可见,对于肺心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能协助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的降低由于肺心病并发肺性脑病所导致的病死率。预见性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能提前预知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发生,有助于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工作开展。

[1]姜世洁.肺性脑病的诊断[J].成都医药,2003,29(2):110-111.

[2]李娟,张翠娟,李杰.老年人肺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4):1 612.

[3]仲文娟;刘霞娟;闵群惠肺源性心脏病的预见性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1):92-93.

猜你喜欢

肺心病脑病预见性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探究
你了解肺心病吗?4个常见症状应提前知晓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