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柑桔溃疡病发生规律及综防措施

2013-01-22

中国果菜 2013年4期
关键词:病果病叶溃疡病

肖 慧

(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陕西 勉县 724200)

柑桔溃疡病是近年来柑桔生产中遇到的常见重要病害,该病害给柑桔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一般发生年份病情指数在10左右,流行年份病情指数在35~45。根据笔者的调查和观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现将该病害的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危害症状

叶片、新梢及果实都能发病。柑桔溃疡病发生严重时引起落叶、落果,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枯死,直接影响柑桔的产量和品质。

1.1 叶片危害

叶片染病时先在叶背出现针头大的油渍状斑点,逐渐扩大,同时叶片正、背两面均逐渐隆起成近圆形、淡褐色病斑,不久表皮破裂,木栓化,中央灰白色凹陷,有细小的轮纹,周围有油渍状晕圈,严重时病叶枯落。

1.2 枝梢危害

新梢受害以夏梢为最多,先出现油渍状小圆点,扩大后变灰褐色,木栓化,略隆起,中心有裂口,严重时引起叶片脱落,甚至枝梢枯死。

1.3 果实危害

果实受害,症状与枝、叶相似,但病斑较大且只限于在果皮上,隆起显著,果实木栓化,有放射状裂口,病果易脱落,品质下降。

2、发病规律

2.1 侵染途径

病菌在病叶、病枝及病果内越冬,翌春遇水从病部溢出,通过雨水、昆虫、苗木、接穗和果实进行传播,从寄主气孔、皮孔或伤口侵入。病菌有潜伏侵染性,有的柑桔外观健康却有病菌侵染,有的柑桔秋梢受侵染,冬季不显症状,春季才显症状。从3月下旬至12下旬病害均可发生,一年可发生3个高峰期。春梢发病高峰期在5月上旬,夏梢发病高峰期在6月下旬,秋梢发病高峰期在9月下旬,其中以6、7月份夏梢和晚夏梢受害最重。

2.2 发病条件

气温在25~30℃条件下,降雨量越大,病害越重。潜叶蛾、凤蝶幼虫等食叶害虫是该病害的主要传病媒介,而且其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病菌侵染,加重病害的发生。另外,栽培管理不当,如偏施氮肥、品种混栽、夏梢控制不当,均有利于该病发生。

3、综合防治技术

3.1 加强检疫

加强检疫,选用无毒的繁殖材料,严禁带病砧木、接穗和果实进入无病区。做好潜叶蛾、凤蝶幼虫的防治,预防溃疡病病菌从潜叶蛾、凤蝶幼虫取食造成的伤口侵入植物组织,引发该病。

3.2 加强栽培管理

不偏施氮肥,增施钾肥。控制橘园肥水,保证夏、秋梢抽发整齐。结合冬季清园,彻底清除树上与树下的残枝、残果或落地枝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清园时或春季萌芽前喷50~70倍液的石硫合剂。控制夏梢,抹除早秋梢,适时放梢。铲除并销毁病枝、病叶和病果。

3.3 药剂防治

在发生溃疡病较普遍的果园,暴风雨后使用铜制剂(加38%恶霜嘧铜菌酯、龙克菌、氢氧化铜)全面喷洒防治。春季开花前及落花后的10d、30d、50d,夏、秋梢期在嫩梢展叶和叶片转绿时,各喷药1次。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4500倍液、20%氟硅唑·咪鲜胺800~1000倍液、38%恶霜菌酯800~1000倍液、56%嘧菌酯百菌清800~12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56%氧化亚铜悬浮剂500倍液,各种药剂应交替使用。

猜你喜欢

病果病叶溃疡病
‘翠香’猕猴桃黑头病常温贮藏期间生理特性研究
本是同根生
葡萄转色期干梗掉粒 多是溃疡病
猕猴桃溃疡病致病根源及防控对策
北方杨树枝干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
核桃炭疽病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
如何防治草莓灰霉病
夏季嫁接猕猴桃注意啥
腊叶
腊叶